小时候,家里老人总会讲这样的童话故事:
“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的糖果🍬,说不定那个人就是女巫😈,小心她会让你变成吱吱鼠🐭或者咯咯鸡🐔。”
可自从看了这部电影,发现这童话故事竟然是真的
——《女巫》
《女巫》
《女巫》是一部奇幻题材电影,根据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儿童小说改编。
说到罗尔德·达尔,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但提到他的另外几部作品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反叛的童谣》、《圆梦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这些儿童文学作品颇为经典,其中很多都被改编搬上了大银幕。
正因如此,罗尔德·达尔也被誉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奇幻文学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构思奇特、情节紧凑,故事往往从一开始就打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常规对应,给人一种或幽默或荒诞或机智的美感。
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为之深深着迷。
01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七岁时父母因车祸去世,被外婆接走一起生活。
外婆竭尽全力帮助他走出悲伤,买宠物鼠,跳欢快的舞,时刻用温暖包裹着他。
在其悉心照料下,小男孩逐渐走出失去父母的悲伤。
可好景不长,某天,小男孩在超市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人。
她戴着长长的绿手套,伸手递出一块糖果,袖口里却爬出来一条蛇。
外婆告诉他,那是一名女巫,二人随即逃离小镇。
在旅馆过夜时,小男孩无意中竟又撞见一场女巫集会,并得知了她们的巨大阴谋……
《女巫》
邪恶的女巫们极为讨厌小孩子,她们穷尽一生的目标就是消灭世界上的所有小孩子。
女巫想要消灭人类小孩,小男孩则要保护自己同时还想着消灭女巫。就这样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女巫》
小男孩很快就被女巫变成了小老鼠。小男孩不仅要防止自己被女巫踩死,还要想着反将一军,把女巫们变成老鼠。
《女巫》
在外婆的帮助下,小老鼠们成功的打败了女巫,将所有的女巫也变成了老鼠,并获得了世界上所有女巫信息,他们的目标就是消灭所有的女巫。
但是结局却不是我们想象的大团圆,小孩们却再也变不回人类了。
02但是,我看完电影却不知道怎么评价它,最终只能把他定位为“儿童恐怖片”。
《女巫》
坦白说,在正片放出之前,本片强大的纸面实力还是让人期待的:安妮海瑟薇毁容版的牺牲贡献(话题性),外加上著名童话作品的护航(原著品质)以及好莱坞引以为荣的特技场面加成(技术),而且又是在这么冷的市场,你简直找不出来不看这部片子的理由。
但结果是令人极度失望的,可以说,这是罗尔德达尔作品改编最差的一部,没有之一。
童话电影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应该是主题以及内涵。经典的查理巧克力工厂,通过糖果天堂的引诱,将小朋友各种类型的缺点全部引诱了出来。而这个引诱与激发的过程,覆盖的也不仅仅是孩子的认知,更有对成人社会的映射,整个故事的内涵,在老少咸宜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种协同和平衡。孩子看到的是善良和丑恶,成人看到的是虚伪和真挚。
《女巫》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明白本片想表达的主题。无论是外婆的善良和蔼,干练精明,还是男主三人组的冒险精神,乐观精神,还是女巫的伪装、丑陋、虚伪以及凶恶。。。所有这些元素,好像都有涉及到,但是涉及的也不深刻。
主创显然缺少面面俱到般反应多元化、深刻内涵的能力,但他又不想丢弃他对于原著的深刻理解,最后不得不妥协的结果就是,一部平庸到乏味的冒险。
《女巫》
最重要的是影片结尾,被女巫变成老鼠的主人公和小伙伴们终究没能再变回人类。
这虽然与原著小说相吻合,但作为一部儿童电影却又是不及格的。
但若是由于电影恐怖的女巫形象将其定义为成人邪典,剧情又实在显得有些小儿科。
03但并不是说电影毫无意义,至少 从故事上看也是颇有教育意义——
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的食物,说不定那个人就是女巫,她会让你变成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