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14日,冷风嗖嗖地刮着,杨开慧站在断崖边上,身上衣服单薄,但她好像一点都没觉得冷。她朝着井冈山那边远远地看着,心里头就像看到了红色的旗帜在井冈山山顶上迎风招展!
杨开慧表现得十分自在,就像完全没察觉到背后那些枪正对着她,那些枪口都紧紧锁定着她。她慢慢转过身,脸上没啥表情地盯着那些嚣张的家伙,心里头一点不怕。
枪响之后,杨开慧倒在了满是血的地面上,鲜血把边上的树叶都给浸透了,红彤彤的一片,就像是在讲述她英勇牺牲的故事。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挨了这一枪的杨开慧,竟然还没立刻断气。
而这件事情,四十多年以来一直都被藏着掖着,直到后来才被人们完全搞清楚。
【虽为女儿身 志似玄铁坚】
杨开慧在湖南长沙出生,她老爸是那时候特别有名的三湘学者,叫杨昌济。杨昌济不是那种老顽固,不像以前那些读书人那么死板封建。他不仅给女儿起了名,还特别给她取了字和号。
杨开慧是在1901年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时候,大家的想法都被老一套的观念绑得紧紧的,封建思想深得人心。但杨昌济不一样,他是个敢于挑战封建老规矩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来推动男女平等的新风气,甚至让自家闺女跟男孩一样去学堂念书,学知识,开眼界。
辛亥革命没多久,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思想就让杨开慧深受启发,她劝说老妈和自己一块去衡粹女校上学。那时候,女的能上学读书可不容易,母女俩还一块儿去,那更是少见得很,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的。
1913年那会儿,杨开慧的老爸杨昌济留学回来,跑到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当起了老师。那时候,毛主席啊、邓中夏这些人老往杨昌济家里跑,问东问西,都是想着咋给国家找出路。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毛主席和杨开慧就慢慢熟络了,也为他们后来的感情铺垫了基础。
杨昌济老爸和毛主席他们聊事情时,杨开慧就在旁边安静地听着。瞅见老爸和他的学生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激昂发言,杨开慧被这份浓浓的爱国心给打动了。
1918年的时候,杨昌济被北京大学请去当老师。他心里装着救国的大志,就鼓动那些有志气的年轻人成立了新民学会。毛主席也很尊敬他的老师,就跟着杨昌济的脚步来到了北京。
毛主席和杨开慧经常一块儿聊他们的信仰,还有咱们祖国的明天。他们俩特别赞同和佩服对方的理想抱负,都被对方那股子为了国家拼命的精神给打动了。在那个思想进步的时候,他们俩很快就确定了关系。
1919年春天的时候,杨开慧她爸杨昌济生病了,杨开慧整天整夜地守在床边照顾他。可遗憾的是,到了第二年,她爸还是离开了人世。
杨开慧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简直没法说。毛主席一听到这事儿,立马就往老师家里赶,他既是学生又像女婿一样,守在老师灵前。有毛主席在身边陪着,杨开慧心里也好受了点,慢慢开始从失去父亲的痛苦里挣脱出来了。
那年冬天,他俩决定不走寻常路,直接领证结婚了。没有准备嫁妆,也没摆酒席,没坐花轿,新房也没怎么布置。虽说讲的是“四不弄”,但过后还是叫了些好朋友一起吃了个饭,在饭桌上,他俩爽快地说:“咱俩成家了!”
老爸走后,杨开慧就回了长沙,多亏了老爸的朋友帮忙,她进了一所教会学校。但进了这学校,杨开慧可没按西方教会那套来,什么做礼拜,她都不怎么去,还老逃课跑到街上去,带着工人们搞运动,罢工啊游行啥的。
了解到杨开慧老是逃课,跑到街上组织学生活动,还大力宣扬学联的事情后,那所教会学校就把杨开慧给开除了。杨开慧被踢出学校后,一点都没觉得不对,反而更加支持毛主席的革命工作,自己也一头扎进了革命活动里。
得知毛主席想办文化书社但手头紧,杨开慧二话不说,直接从她爸给的抚恤金里拿出一笔钱,递给了毛主席,支持他把书社搞起来。
【开女性先河 促革命事业】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到了第二年,杨开慧也光荣地成为了党的一员。湘区委员会一成立,杨开慧就挑起了区委的机要事务和联络重担。而且,她还得忙里忙外,照顾家庭,还得协助毛主席整理那些书稿什么的。
1922年,毛主席迎来了他的头一个孩子,毛岸英。同年,他在长沙搞了个大动作,开了家名叫湖南青年图书馆的地方,这是当地头一个青年图书馆。这背后啊,多亏了杨开慧的辛苦帮忙,那时候她怀着孕呢,但还是一直支持着毛主席的事业。
原本以为革命事业会一天比一天红火,但杨开慧万万没想到,就在革命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蒋介石竟然把枪口调转对准了我们队伍。好多为了国家四处奔走的英雄们遭到了大肆杀害,国共之间的合作也彻底崩盘了。
毛主席同样上了那份追捕的名单,革命局势变得太快,他一直没能回到杨开慧和孩子身旁。等“八七会议”一完事儿,毛主席就换了身打扮悄悄回了湖南,在板仓终于见到了老婆和孩子。
跟妻子见面后,毛主席跟杨开慧说,眼下的革命形势需要他在湖南发动一场战斗,给大伙儿打打气。杨开慧心里头虽然因为毛主席又要走而感到一阵阵失落,但更多的是从心底涌出来的骄傲,还有对毛主席安危的挂念。
两个人要分开的时候,毛主席跟杨开慧说,让她多跟农民接触接触,把农民变成革命的主力军。但毛主席没想到的是,这次见面竟然是最后一次。
毛主席走后,杨开慧把他说的话深深印在了脑海里。她带头搞起了湘阴、湖南那些地方的农民运动,这些运动搞得热火朝天,还收获了不少成果。正因为这样,反动派把杨开慧当成了必须要拔掉的钉子。
说起恨杨开慧恨得咬牙切齿的人,湖南省的军阀何健算是头一个。他下令手下不管多难都得把杨开慧挖出来,还在整个湖南贴满了通缉她的告示,说谁能抓到就给1000银元。那何健为啥跟杨开慧有这么大的仇呢?
其实,何键注意到杨开慧之前,共产党正打算模仿俄国的做法,想靠武力跟国民党对着干,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府。那时候,彭老总就在湖南,主持召开了红三军团前线的一个指挥会议。
会议期间,大家伙儿就到底是打长沙还是武汉,争论得热火朝天。要是选择攻武汉,那就得硬碰硬五个团的敌军,还有那高高的城墙挡着。再加上武汉那地界儿,是四通八达的要塞,国民党的援军眨眼功夫就能赶到,给守城的敌军添把火。
琢磨了武汉和长沙的形势后,红军计划假装攻打武汉,给敌人来个障眼法。这时候呢,等长沙的守军都去帮武汉了,城里头防守松了,红军就趁机一举拿下长沙。
一试之下,这招还真管用。那时候,中原大战正打得火热,湘军的大部分人马都被调到了湘桂边界,跟桂军的李宗仁部和粤军的张发奎部打得不可开交。
红军瞅准长沙城里敌军力量薄弱,于是在7月25日这一天,动手攻打长沙。没超过48小时,长沙就被红军给拿下了。
听说长沙失守了,何健火冒三丈,立马带着队伍往回赶,打算一举把共产党的军队给端了。可何健压根儿没想到的是,在他忙着往长沙赶的这阵子,红军在彭老总的带领下,已经井井有条地从长沙撤走了。
何健又尴尬又恼火,他火速在整个湖南贴出了捉拿毛主席和彭老总的告示。但奇怪的是,十几天过去了,愣是一点线索都没有,毛主席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半点影子都找不着。
何健深知抓捕毛主席如同攀登天际,难度极大。于是,他的目标转向了仍在湖南的杨开慧,她是毛主席的妻子,同时也是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人物。他企图通过捉拿杨开慧,来削弱毛主席的力量,仿佛要折断他的一只臂膀。
接着,何健就像发了疯似的,在长沙地界上拼命追捕杨开慧。
【肉体虽可催 意志永世存】
杨开慧靠着长时间斗争和东躲西藏,积累了不少关系和门道,好几次都是靠老百姓帮忙才没被抓住。但这回,何健已经从手下那儿知道了杨开慧妈妈和孩子的住处,他带着人整天守在那儿,就等着杨开慧自投罗网。
杨开慧的老妈年纪不小了,一个人带着三个娃真的很吃力。所以她常常会抽空回板仓店瞅瞅自己的孩子还有老妈。这天,杨开慧像往常一样,简单收拾了下就回家去了,可没想到事情说变就变。
杨开慧还没能好好抱抱她那小儿子呢,何健的手下就一股脑儿地闯进了她家。其实,在杨开慧走进那巷子时,就被特工给盯梢了。但他们没急着动手,而是招呼了大帮人,把杨开慧给团团围住了。
杨开慧一看跑不掉了,就很沉着地跟着特务去了监狱,她妈和孩子也被抓进了同一所监狱。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以后说到这事儿,还是特别生军阀的气。
在牢房里,那些军阀对杨开慧使出了所有残忍的手段,就想着让她跟毛主席划清界限,好给我们党抹黑。可杨开慧呢,不管他们怎么折磨,就是一声不吭,那些肉体上的痛苦对她来说,根本不算啥,她的精神坚如磐石。
她觉得,他们其实就是外强中干,革命肯定能赢,新中国也肯定会到来。在监狱外面,杨开慧的七舅一边把杨开慧的妈妈送到了南京,另一边呢,他就忙着联系杨昌济以前的好朋友,像章士钊、蔡元培这些大人物,希望他们能想办法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好把杨开慧给放出来。
蔡元培和章士钊等人态度坚决,一块儿给国民政府写信施加压力,让国民政府赶紧放人。眼看舆论风波越闹越大,国民政府转头就给何健施压。何健一看,气不打一处来,直接下令,说要马上杀掉杨开慧。
1930年那会儿,在识字岭上,杨开慧孤零零地站着,被刺骨的冷风吹得直打颤,心里的苦楚没人能懂。她盼着孩子们能健健康康长大,也希望中国能有个全新的模样。
但现在这状况她已无法改变,杨开慧决定勇敢面对,绝不会向敌人低头。说到死,杨开慧心里一点不怕,她很从容,大义凛然地去面对。
枪一响,杨开慧就倒下了,鲜血染红了地上的枯叶。那些特务瞅见杨开慧倒下,以为她已经没了气息,就赶紧溜走了。
走到一半的时候,那个负责杀掉杨开慧的家伙姚楚忠,突然记起了上司的吩咐:必须确认杨开慧已经断气。所以,这些密探又转身回去了,想再检查一遍杨开慧是不是真的没救了。
姚楚忠压根儿没想过,杨开慧居然还没断气。可他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反而狠狠地又开了一枪,这下杨开慧是真的没救了。
毛主席得知杨开慧牺牲后,心里头特别难过,觉得对不住杨家人。他给杨家写信,信里头说:“开慧走了,我这一百次死也换不回来啊。”就这么短短八个字,把毛主席对开慧的深深想念,还有她牺牲后的巨大伤心,全都表现出来了。
毛主席在那之后的日子里,心里一直惦记着杨开慧。他在一首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诗里写:“我丢了心爱的杨,你没了柳。”这里的“心爱的杨”,讲的就是他朝思暮想的老婆杨开慧。
说到描述女孩子,大家通常会用那个表示害羞的“娇”,而不是表示自大的“骄”。但毛主席却做了个特别的选择,他在纪念杨开慧的诗里,偏偏用了那个“骄”字。章士钊就好奇了,问毛主席为啥“骄杨”要这么用。毛主席回答说:“女孩子为了革命连命都不要了,这能不让人敬佩称‘骄’吗?”
【尘封四十年 大白于天下】
姚楚忠,就是那个在以前处死了杨开慧的家伙,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他的所作所为压根儿没人知晓,大伙儿都把他当个寻常特工看。可姚楚忠呢,心里头那叫一个煎熬。
最后,他实在受不了心里的煎熬,把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全说了出来,当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讶得不行。因为这事情太重要了,党组织马上就开始查了起来。
经过长达四年的深入核查,确认姚楚忠所说的事情是真的。虽然那事发生在快四十年前了,但姚楚忠还是在1974年被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