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遥感卫星成就,40万米高空200余颗遥感卫星!美国比得上吗

书包空空的 2024-08-23 15:02:01

随着我国的嫦娥六号顺利回到地球,引发广大网友们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强烈关注。

其中就有人看到了我国航天局曾经发布的一则消息,消息称“”“我国拥有200余颗遥感卫星”,于是惊叹“我国的航天事业如此强大”。

其实,我们的确应该为我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而高兴,但我国目前在轨遥感卫星虽然实现了应用要求,但仍然还并不是世界第一。

那么这个遥感卫星具体是有什么作用呢?我国目前在行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在远距离远远地看着。

当然,遥感卫星技术并不只是“看”,而是通过各种仪器对目标所产生的电磁波和辐射进行观测,在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之后绘制成为清晰的图像。

遥感卫星,就是以卫星载体,利用遥感观测技术在太空的轨道中对所要观测的目标进行观测的卫星成像技术。

其实,这种技术早就已经悄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手机的卫星导航系统中提供的实时路况就是这种技术所提供的服务。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人们就已经发明了用红外摄影、雷达扫描等方式,通过望远镜、飞艇、飞机等方式采集影像的技术,不过当时并没有产生专业的词汇来进行定义。

一直到了1960年时,美国海军研究局才正式将这种技术命名为“遥感”,并且在第二年开启了专为遥感技术开设的独立学科。

当苏联开始把人造卫星送到天上之后,美国人认为遥感技术应用在人造卫星上能够实现“站得高望得远”,于是便开始了把“卫星”和“遥感”联系到了一起。

1968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器采用遥感技术拍摄了第一幅地球的“全身照”,同时也宣布了遥感卫星正式开始为地球服务。

1976年,我国的中科院提出了“两星一站”的概念,也就是利用太空中的东方红等天文卫星、遥感卫星和地面的遥感卫星地面站点,构成一个遥感卫星的“三脚架”。

其实,我国之所以弄出这样一种特殊的结构,主要还是因为通讯技术不够过硬,所以才会采用这种“信号接力”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

尽管这时候我国算作是有了遥感卫星,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构成有效的遥感卫星系统。

从1985年之后,我国先后发射了两颗返回式卫星,通过这两颗能够为地面提供可用数据,让我国逐渐掌握了遥感卫星的数据和技术。

到了1988年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向太空发射专用的遥感卫星,并且逐年增加发射的数量。

从2015年之后,我国的卫星发射数量和当时其他国家的情况有些类似,都开始出现了一些发射方面的波动,整体上逐渐向数量多、频率大的方向发展,仅2021年当年就发射了182颗之多。

截止到2023年,我国在距离地球40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已经有超过200多颗遥感卫星正在运行,一共拥有300千克以上的大型卫星300多颗在“全天执勤”。

目前,我国的遥感卫星除了一部分是专用卫星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民用和商业卫星。

这些卫星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甚至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不仅道路被毁而且还有一部分联络设备也在地震中受损、失灵。

当时我国就调用了天上的遥感卫星为灾区百姓们提供服务,而且还为救援人员提供了精准的天气情况以及随时在变的地形情况,有力地保证了救援的顺利实行。

那么,我国的遥感卫星与美国有着多大的差距呢?

我国的遥感卫星入场较晚,但随着商业卫星的逐渐加入,从整体数量和个体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试验卫星系列、创新系列、风云系列、云海系列、遥感系列,这些都在气象、航海等自己的区域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

2017年,在微博上一个名叫“长光卫星”的账号发布了一组标题为“给你看看战斗机”的文章,文中陈列着一张张美国空军基地中的各种战斗机、轰炸机。

这个账号在一年之后还发布了美国的航空母舰缓缓驶出港口的高清照片,最为离谱的是在2020年还发布了美军称之为绝密科技的隐形飞机在云中飞行的“怼脸追踪视频”。

发布这个消息的长光卫星就是我国“吉林一号”高清遥感卫星组的“生产厂家”,在媒体账号上先后放出了美国的战机、军舰、港口、机场等多个重要的军事、民用设施高清照片,在被广大网友拍手称好的同时,也被美国当作“具有高度风险的军用设备”。

吉林一号之所以能够让美国都这样高度警惕,主要是因为其已经形成了108颗在轨运行遥感卫星的组网,预计在2025年时能够达到138颗之多。

这些卫星能够在地球外的轨道上形成一个每天连续不断围绕地球旋转的监控网,并且还是高清和超高清技术都用在卫星上。

不过,这也不能否认,我国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和排名第一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数量方面,我国即便把民间的商用卫星也加在遥感卫星的总数中,也只有346颗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距离第一名美国的504颗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在精度方面,美国的“锁眼”低空遥感卫星已经达到了0.1米的超高清级别。

2000年之前,我国的遥感卫星中,以民用的2米分辨率居多,虽然能够快速实现大面积拍摄,但却在精度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直到2010年之后,我国的科研人员们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逐渐把遥感卫星的分辨率缩小到了0.5米,在其他的光学、雷达、红外线等方面也逐渐追平甚至赶超美国的整体水平。

另外,我国这些遥感卫星还有一个整体优势,那就是物美价廉。在成本低的优势下,我国可以在太空中“下饺子”,用数量弥补精度方面的不足。

目前,美国的经济已经难以支撑美军的高额预算,NASA也因为经费不足接连推迟发射。

在卫星的经费方面也大幅度缩水,如今已经出现了有大量卫星即将“退役”却没有补充打算的趋势。

而我国在国防以及航空航天事业中则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无论是海军的“下饺子”还是神州火箭、嫦娥六号都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成果。

可以说,我们的落后只是短暂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会是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继续前进的最佳座右铭。

6 阅读:902
评论列表
  • 2024-10-09 20:40

    截止到2023年,我国在距离地球“40公里”(厉害啊厉害)的太空轨道中,已经有超过200多颗遥感卫星正在运行

  • 2024-08-26 16:06

    有点印度人的感觉,你皮痒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