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南疆英烈之七十一:以身许国践誓言——记138师414团张向东

碎梦随风飘散远 2025-01-11 18:57:53

老山对联:“碧血洒南疆,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艰苦守边关,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故取名“碧血南疆”。

遥想当年,边境起风云。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一代热血青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气吞山河、威震敌胆,打出了国威、军威,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到祖国边疆的土地上。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血燃烧的忠魂,都有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他们曾经的欢笑与关爱,虽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精神与爱,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怀念不仅是对情感的寄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怀念。

上图: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广场英烈墙

上图:张向东烈士的名字在英烈墙本张图片第3组第8行

张向东,414团一营机枪连八班战士,山东省宁津县张大庄镇白集村人。1965年5月出生,1984年1月入伍,1985 年3月随部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战时配属三连执行坚守166无名高地的防御作战任务。1985年9月22日,在敌一阵猛烈炮火的轰击下,042号重机枪哨位被打塌,张向东被压在巨石下,危急时刻,敌人又一发空爆炮弹打来,张向东再次被炸中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20岁。根据张向东同志的战场表现,团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他追记三等功,骨灰安葬在山东省宁津烈士陵园。

张向东是一营机枪连战士,重机枪手,战前向连队党支部递交请战申请:

“就要向战区开进了,我自己也经常想象战斗中那惨烈的画面。每当如此,我心中总是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愧疚思恋之情。有人说:战争是残酷的集中表现,军人是冷酷的典型代表。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军人也是人,也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并不是冷酷无情的冷血动物。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正在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这场大战就要开始了,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魔鬼就要向我们走来,我们和越军同时走在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每个军人对生都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当我们看到边疆人民惨遭杀害,看到那遗弃的大片田园,看到老人孩子无家可归栖身山林,看到越军那狂妄狰狞的嘴脸。我作为一名军人,总有一种负债的内疚感。这里的现实激励了我,军人的职责告诉了我,祖国的尊严驱使着我,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我要用军人的一腔热血去换取祖国领土的完整,用我们的青春去托付起边疆人民的一方平安。我坚决要求到最重要,最危险的地方参加战斗。”

1985年8月5日,张向东随部队接防那拉口阵地。被分配到距敌最近的三连阵地,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炮火的焦臭味。被炸断的树干和树杈,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冒着丝丝余烟。举目远眺,可以看到越南方向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头上原本树木茂密,碧绿葱翠。可眼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到处树木突立,枯枝横地,土石裸露,遍地狼 籍。阵地前到处是弹坑、铁丝网、碎石烂木和被烧焦的树桩,被踏平的草丛,被摧毁的工事,这里的景象让人感到恐怖。天空中看不见云层,炎炎烈日灼烤大地。雨季的天,时而瓢泼大雨,时而晴空万里,晒的身上冒油。道路两边潮湿的树林寂静无声,阴森森的灌木深处,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悄悄地盯着,灼热的空气变成了静止的世界。

张向东配属三连执行坚守老山前沿4个高地的防御作战,他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勇 于执行最艰巨的战斗任务。他在坚守哨位时,勇挑重担、不畏艰险,作风顽强、危险时刻冲在前。

张向东坚守在166无名高地042号重机枪哨位上,该哨位是我前沿阵地对敌实施火力打击的主要隐蔽火力点,它在支援166高地、166无名高地以及友邻友军对敌防御的作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次对前来进攻和偷袭之敌给以沉重打击,也是越军炮火重点袭击的目标。

从接防到现在,阵地上的情况一直比较紧张。敌我双方的炮击都很猛烈。交通壕被炮弹炸得红土翻卷着,好像刚被开了荒,石壁上都是枪弹射入时留下的斑驳白点,有的干脆裸露出岩石,如同一大块丑陋的疮疤。这里白色的石头被炸成碎末,全被硝烟熏成了褐色,方圆百米的林木被炮火炸平。这片旷野远近无遮挡,不远处就是越军的阵地,越军的直射武器可以控制这里,炮弹连续在这里炸响,枪弹在石子堆里钻个不停。白天没有雾的时候怕暴露目标,只能隐匿在洞内,几个小时都不敢动一下。

有一天,敌人又开始对那拉口前沿阵地实施炮击,我方进行有力炮火还击,双方阵地上炮声响成一片。166无名042号重机枪哨位在敌人猛烈的炮火袭击下,洞顶部位部分被炸塌。

班长刘广田急忙带领张向东和杨明政,爬出了哨位洞口。因为哨位是他们的战斗岗位,只要人在,阵地在就必须在。在班长的带领下,张向东他们顶着倾盆大雨,顶着越军炮弹不停的轰击,连夜抢修工事。

在敌人的炮声中,张向东他们一刻也没有停下抢修哨位的步伐,往往是这边搬来的石块刚刚摞起来,马上那边就被炮火冲击波给摧倒,他们就这样一边躲避敌人的炮火、一边搬起石块重新再垒……

危急时刻,连指派人去救。救护队到达后,只见张向东下半身压在大石头下,准备第一个抢救张向东,张向东说我不要紧,先救其他战友,就这样用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把刘广田和杨明政救出来,接着又把张向东扒了出来。几个战友将张向东抢救出来之后,背着他就走,张向东说,班长,我腿断了。刚走不远,张向东又说,我胸痛得难受。战友说,老乡你不要喊,我们离敌人阵地才30来米,如果被发现,敌人的炮火打过来,大家就玩完了,谁也走不了。就这样,大家向前走了不远,张向东就没反应了。救护队人员将张向东送到营救护所后,抢救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救过来,经检查张向东受伤部位:左胫骨中段骨折,背部脊椎正中凹陷(内伤)。张向东同志牺牲后,由团烈士组清洗干净后,送师烈士组进行了整容,火化前师团烈士组成员向烈士遗体举行了告别仪式。

为了祖国和人民,张向东硬是把生命让给了战友,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用军人的一腔热血去换取祖国领土的完整,用自己的青春去托付起边疆人民的一方平安。

上图:张向东烈士遗像

上图:团烈士组关于张向东牺牲经过的记载(资料李长奎)

上图:张向东的烈士证明书

上图:张向东烈士的立功喜报

上图:山东省宁津县烈士陵园张向东烈士墓碑(孙荣远摄)

上图:笔者孙荣远(左五)在宁津烈士陵园大门口与宁津籍战友赵宗礼、夏茹升、王希民、崔玉明、孙荣远、潘自卫、辇宝刚、刘胜元、李文杰、周春路为烈士扫墓。

0 阅读:5
碎梦随风飘散远

碎梦随风飘散远

碎梦随风飘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