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给你一个机会成为金庸笔下的主角,你会想化身为他们中的哪一位?
萧峰固然英勇,但最后的结局凄凉;杨过固然潇洒,但那断臂之痛让人难以接受;韦小宝固然风流,但他的武功水平又太一般,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变成张无忌,毕竟他有一身神功,身子健全,甚至以新修版那开放式的结局来看,他的余生可能不止赵敏这一位佳人相伴,只是金庸没将这段故事写出来罢了。
不过以张无忌的身份来看,后来的他或许会经历诸多苦难,甚至可能会被人围杀,那金庸为何不敢把张无忌写死,这桥段必然会成为剧情爆点,不是么?
(张无忌、赵敏剧照)
或许这事还得结合张无忌之子的故事来看。
一、盖世英雄张无忌
绝大多数武侠故事中,主角在习得神功,败尽群魔之后,往往会被推上武林盟主之类的位置,张无忌在故事后半段的定位也几乎算是武林盟主了,不过他的身份却又不仅仅只是武林盟主而已,因为他是有机会当皇帝的。
比如他当初与周芷若要成婚之时,那韩林儿就在一旁打趣。
书中只道:“韩林儿拍手道:‘那时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杨左使和彭大师便是左右丞相,那才叫好呢!’周芷若双颊晕红,含羞低头,但眉梢眼角间显得不胜之喜。”
不过张无忌倒是从无帝王之志,他只连连回绝,说道:“韩兄弟,这话不可再说。本教只图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贪富贵,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更不可违了圣火令上的严训。”
(张无忌、周芷若剧照)
可那又如何?他有成为帝王的能力,对于某些真有帝王之志的人而言,他就是最大的隐患,比如朱元璋就一直将他视为眼中钉。
哪怕后来张无忌已经退隐,朱元璋也十分忌惮那明教是否会出现第二个张无忌,于是金庸在新修版原著最后一回中加上了一段朱元璋镇压明教的描述。
说是:“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人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华所建的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势必会在暗中命人打探张无忌的下落,继而除掉这隐患。
那后来的张无忌会经历什么?
真的躲去大漠?从此不再踏足中原?
不,金庸甚至亲口否决了这种可能性。
二、张无忌与黄衫女
尽管张无忌口口声声说要为敏敏一生画眉,但他哪里舍得放下其他女子。
金庸在后记中就提到这么一句:“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
(张无忌、黄衫女剧照)
因此张无忌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但金庸还少说了一种可能,也就是与黄衫女走到一起。
是的,其实黄衫女登场的时候就有暗示。
她两次出手帮张无忌的行为就有些让人不解,毕竟古墓派与明教几乎没什么交集,而你若细品黄衫女穿的衣裳与她退场时说的那番话,就大抵知道她对张无忌是什么感情了。
先看衣裳,那可不仅仅是件黄衫,书中只道:“他见这黄衫女子年纪已然不小,但仍是穿着未嫁人的闺女衣饰,八女前导,气派非凡,心中苦苦思索,实想不起武林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未嫁人的衣衫”,金庸若非让她与某位侠士走到一起,又何须强调这一点。
你再看她退场时的话语,张无忌明明是问姑娘高姓大名,黄衫女却答非所问,只回了一句:“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黄衫女剧照)
她的意图不言而喻,正是“想了解我,就来终南山后的活死人墓找我”,张无忌这小子向来多情,越是这种欲擒故纵的女子,他越是把持不住,后来的他多半会回到中原,继而前去活死人墓,与黄衫女走到一起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张无忌若与黄衫女成婚,那么后世武林中一位高人的崛起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那人即是风清扬。
三、后世登场的剑术高人
《笑傲江湖》的故事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不过根据书中已经存在武当派,并且武当派的掌门已不是张三丰来看,这段故事自然是发生在明朝,算是后倚天时代。
不过凭什么说风清扬是张无忌与黄衫女的孩子?
答案很简单,因为风清扬没法越过杨过去继承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要传承剑魔的剑法,唯有通过杨过这一脉。
至于那剑谱是哪里来的,也不难解释,当初杨过进入了独孤求败的剑冢,并不是他无心练剑,而是雕兄帮他挑选了那柄玄铁重剑,接着他便以重剑之重来克敌,而放弃了相对灵巧的那几柄剑,乃至他后来弃剑练掌,都是因为他断了一臂,不适合修炼剑法,但这与他夺得剑谱并不冲突,那剑谱多半早已被他藏在了活死人墓中。
(风清扬剧照)
后来黄衫女和张无忌见他们那孩子天赋不俗,便将那剑法传给了他,让他代替自己在武林中惩奸除恶,同时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杀,张无忌便效仿当年他爹娘的做法,让这孩子别跟自己姓,而是跟黄衫女姓“杨”。
是的,风清扬的原名当是“杨清风”,他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才将名字倒过来读。
如此一来,诸如“张无忌最终的归宿”“黄衫女的暗示”“风清扬的身世”“独孤九剑的传承”等问题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