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解读西游记时,可能是受到阴谋论影响,又或者被几本书、无良媒体影响,认为西游就是在说“佛道之争”,认为西天取经,不过是如来佛祖扩大地盘势力的行为。
这种解读,完全是无中生有,刻意制造对立,制造矛盾,相当于立了靶子,再硬从原著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证明。
实际上,从原著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佛道并不存在明争暗斗,争夺势力。相反,佛道两家反而是很和睦,有时候还互相帮助。
以镇元大仙为例镇元大仙得知唐僧师徒要经过五庄观,特意交待清风和明月,等唐僧来了,一定要给他两个人参果吃。
此时,清风、明月这两个弟子还很疑惑:自家是道门,唐僧是佛门,为何要对那和尚这么好呢?
然后,镇元大仙就做了解释。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从镇元大仙的话,至少可以看出来两点。
其一,镇元大仙虽然是道家神仙,地仙之祖,但是佛祖开设的“盂兰盆会”(也叫兰盆会),也曾邀请他去参加。所以,镇元大仙能和佛子相识。
其二,作为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很尊重镇元大仙,亲手传茶给镇元大仙。而镇元大仙也铭记于心,五百年后还记得这份情义,所以要打两个人参果给他吃。
这两点都能看出来,佛道两家是很和睦友好的,不然,道家神仙不可能去参加佛家兰盆会,佛子也不可能亲手传茶。
另外,最后镇元大仙和孙悟空结义为兄弟,许多人也觉得不可思议,以至于各种阴谋解读都出来了。
实际上,这不仅是镇元大仙和孙悟空在交手中,惺惺相惜,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在借此表达佛道两家的和睦。
比如这段故事结尾,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镇元子却又安排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这才是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了一家。
“不打不相识,两家合了一家”,这不仅是说,唐僧师徒和镇元大仙两家成了一家,也是在说,佛道两家成了一家人。
以唐僧师徒为例唐僧是个僧人,但他对道人、道士却没有偏见,有时候看到了受伤的道士,还会主动帮忙,甚至“感同身受”。
在金角、银角故事中,银角大王变成受伤的道人,企图控制孙悟空。唐僧看到后,马上就过去帮忙。
他独跳下山来,在那道路之旁,摇身一变,变做个年老的道者……他在那大路旁妆做个跌折腿的道士,脚上血淋津……三藏在马上见他是个道者,却又年纪高大,甚不过意,连忙下马搀道:“请起,请起。”
银角大王说,自己跟着同门去禳星,徒弟半路被老虎叼走,幸亏他命大跑掉。只是,他受了伤,腿摔断了。
唐僧一听,果断要施救,要说佛道都是修行之人。
三藏闻言,认为真实,道:“先生啊,你我都是一命之人,我是僧,你是道,衣冠虽别,修行之理则同。我不救你啊,就不是出家之辈。救便救你,你却走不得路哩。”
倘若西游是说佛道相争,佛祖借西天取经来开辟势力,排挤道家,难道唐僧不知道,他还会去救道人吗?可事实就是,唐僧对道士确实是好。
就算是妖怪变成了道士,也没想过排挤道家,反而很友好。
三藏见了,厉声高叫道:“老神仙,贫僧问讯了。”那道士猛抬头,一见心惊,丢了手中之药,按簪儿,整衣服,降阶迎接道:“老师父失迎了,请里面坐。”
这个道士,是蜘蛛精的师兄,也就是蜈蚣精。他设计要害唐僧,自然要变成唐僧亲近之辈,最好是佛家。可是,蜈蚣精变成了道士,一样欢迎唐僧师徒,唐僧也不觉得奇怪。
这就说明,西游中佛道一家亲,所以双方互相看到,都很客气礼貌,不会怀疑。
在书中,佛、道两家也没有泾渭分明的势力范围。灵山脚下,就有道家的玉真观,观里有一位金顶大仙。观音菩萨告诉他,以后他负责接唐僧上灵山。
后来,唐僧师徒来到玉真观,金顶大仙真的热情接待,而且亲自带着唐僧从人间之路,达到云路,再到佛祖圣境。
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那大仙笑吟吟,携着唐僧手,接引旃檀上法门。原来这条路不出山门,就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大仙指着灵山道:“圣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蔼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
这里也能看出来,佛道一家亲。
以太白金星为例太白金星是道家神仙,但多次帮唐僧师徒。在悟空上天做官之前,太白金星几次下界招安孙悟空,使得悟空心满意足,成功做了齐天大圣。
等唐僧开始取经,太白金星也几次帮助。
在巩州城外,太白金星救了唐僧。
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在黄风怪故事中,太白金星也指点悟空,去找灵吉菩萨。
那公公化作清风,寂然不见,只是路旁边下一张简帖,上有四句颂子云:“上复齐天大圣听,老人乃是李长庚。须弥山有飞龙杖,灵吉当年受佛兵。”
在车迟国,太白金星还显灵告诉和尚,以后会有齐天大圣来救他们。
众僧道:“我们梦中尝见一个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诲我等,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教错认了。”行者道:“他和你怎么说来?”众僧道:“他说那大圣: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咨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惯使金箍铁棒,曾将天阙攻开。如今皈正保僧来,专救人间灾害。”
在狮驼岭,太白金星也去给悟空报信。
公公拄着杖,对八戒说:“此山叫做八百里狮驼岭,中间有座狮驼洞,洞里有三个魔头。”……纵云赶上看时,乃是太白金星。
悟空说,以后帮忙,希望太白金星借一些天兵。太白金星马上表示,只要一句话,十万天兵都有。
行者谢道:“感激!感激!果然此处难行,望老星上界与玉帝说声,借些天兵帮助老孙帮助。”金星道:“有!有!有!你只口信带去,就是十万天兵,也是有的。”
玉帝也是道家神仙,在西游中,他还是三界之主。连佛祖见了玉帝,也得尊称一声“大天尊”,因为佛祖只是玉帝的一个臣子。
试想一下,连玉帝都支持唐僧西天取经,西游会是说佛道之争吗?更何况,西游还多次说过,三教合一,三教并重。
事实上,菩提祖师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菩提祖师这个人物,糅合了佛道两家。菩提,本是佛祖的大弟子,但作者偏偏让他叫菩提祖师,而祖师又是道家才有的称呼。而且,菩提讲课,也是“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总而言之:西游主题是说修行,讲究三教并重,三家配合,根本不是说佛道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