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皇宫倒塌,英国人没做到的,地震做到了

四方井军武 2025-03-30 11:11:02

3月28日下午2点多,曼德勒的居民们突然感到地面剧烈晃动。持续几十秒的强震过后,人们惊恐地发现,那座标志性的红砖金顶皇宫已经面目全非。原本巍峨的宫墙大面积倒塌,精美的塔楼变成了一堆瓦砾。

这座见证了缅甸近代史的古老建筑,曾经挺过了英国殖民者的炮火,熬过了二战的轰炸,却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了致命打击。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用炮弹都没能完全摧毁的坚固墙体,如今在地震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一、历史开的残酷玩笑

1885年深秋,英国军队开进曼德勒皇宫,带走了缅甸最后一位国王锡袍王。让人意外的是,占领者并没有毁掉这座宫殿,而是把它改造成了军官俱乐部。那些曾经举行朝仪的大殿里,很快摆上了英式茶具和台球桌。

这座建筑经历了太多风雨。二战时期的轰炸没能摧毁它,军政府时期的疏于维护也没能让它倒下。然而在2025年,当人们以为先进的保护技术能让它继续屹立时,一场地震改变了一切。清理废墟时,工人们在一个瞭望塔的残骸下发现了锡袍王的翡翠烟斗,历经沧桑却完好如初。

二、早该来的倒塌

这座皇宫的隐患其实早就存在。2016年地震后,来考察的联合国专家就发现西南角的宫墙裂开了一道很宽的缝隙,宽度足够伸进一个成年人的手掌。但之后的维修工作一直拖拖拉拉,用的材料也都是最便宜的那种,完全没按照传统工艺使用柚木。

去年雨季的时候,护城河水暴涨,把部分地基都泡软了。现场工人只是临时堆了些沙袋应急。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师当时算过,要彻底修复至少需要300万美元,但最后批下来的经费只有十分之一。这笔少得可怜的维修款到账时,还成了当地报纸的一条小新闻。

三、比砖瓦更脆弱的

在缅甸,真正懂得传统宫殿建造技艺的木匠已经越来越少了。仰光大学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能完整掌握这套工艺的师傅,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最年轻的一位传承人,去年选择去了新加坡的建筑工地工作。

前些年日本专家来考察时,就对新换的混凝土结构提出过质疑。这次地震中,最先倒塌的确实是这些后期改造的部分。有意思的是,西北角几间一直保持原样的老建筑,虽然也受到强烈震动,但主体结构依然完好。

现在国际专家吵翻了天。韩国人说要用3D打印技术复原,意大利团队坚持要原样重修,而缅甸本地的和尚们却说:"碎了就碎了,佛经里这叫成住坏空。"

我在现场见到一群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蹲在废墟里不是拍网红照,而是在拓印砖块上的花纹。带队的助教说,这些图案有37种已经失传了。他们想做的,是用数字建模保存这些纹样,哪怕皇宫不在了,至少把记忆留下来。

0 阅读:0
四方井军武

四方井军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