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瑞芳是利津县义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会长,致力于志愿服务事业10余载,组织并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769期,个人志愿服务时长4224.6小时,团队服务时长13819.5小时。
走访中,她了解到当地有的留守儿童缺少亲情,有的老人和残疾人未得到足够的照顾,这些群体亟须得到关爱和帮助。 9岁女孩"小鑫鑫"得了脑瘤,父亲患病常年吃药,仅靠母亲一个人打工维持生活。"小鑫鑫"的手术需要20多万元,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张瑞芳在利津吧看到求助帖子时,第一时间就赶到小鑫鑫家了解情况。同时,她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帮助这个贫困家庭的,立即联络其他志愿服务队员,连夜写帮助计划、做展板、印制资料,通过几天的努力,共筹集到善款9万多元,及时把钱送到"小鑫鑫"家人的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南宋的"洋洋",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洋洋"从小便养成了内向甚至有些自闭的性格。了解了孩子的具体情况后,张瑞芳便主动带着自己的小儿子进行走访慰问,希望通过孩子们之间天真无邪的交流给"洋洋"带去快乐。随着探望次数的增多,"洋洋"也从刚开始的躲避,到后来与小朋友一起追逐着踢球,看着"洋洋"脸上的笑容,张瑞芳的心里乐开了花。
明集的"萱萱",母亲由于车祸不能行动,家里靠父亲从事快递员工作为生。"萱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小成绩优异、多才多艺,主动替父亲承担家务。张瑞芳通过县妇联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协调爱心妈妈团队,不定期给孩子送去水果、文具等。临开学,又精心挑选了书包给孩子送去,希望她可以努力学习。"萱萱"的妈妈拉着她的手说:"瑞芳啊,你真是个热心肠,比我这个当亲妈的还用心。"

通过一次次的走访,让张瑞芳走进了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孩子们渴望融入集体,渴望得到关爱,这一切都坚定了她继续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几年来,只要时间允许,张瑞芳都会第一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县妇联的指导帮助下,她先后协调资助贫困学生100余人,主动认领多名贫困儿童并长期建立关爱帮扶关系,带领团队30名工友认领贫困儿童,策划并组织"向日葵计划""点亮小桔灯·关爱在行动"等系列活动,承接假期萤火虫学堂的爱心接力棒,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以电话、慰问等形式长期关爱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将这份爱心不断地发扬下去。(利津县慈善总会供稿 ,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