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杨炯自幼便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少年时期的杨炯聪明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尤其酷爱诗赋。他博览群书,勤学苦练,加之受到家族良好的教育熏陶,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十岁的杨炯以神童身份被举荐入朝,次年,待制弘文馆,从此待制长达十六年。其后,他凭借出众的才华与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在文坛崭露头角。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任只有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杨炯极其失望,作了一篇《浑天赋》宣泄其情志。
唐仪凤年间(676—679),曾经写《公卿以下冕服议》反对冕服制度重新议定。永隆二年(681年),经人推荐为崇文馆学士。永淳元年(682年),又被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弘文馆学士,掌太子东宫庶务。一直仕途不显的杨炯,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创作了《庭菊赋》来表达自己极度喜悦的心情。
但不幸的是,杨炯伯父杨德干的儿子杨神让,追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杨炯受到牵连,在垂拱二年(686年),杨炯被贬到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担任司法参军,离开了京城。一直到天授元年(690年),杨炯才回到洛阳,分直习艺馆,掌管教习官人书算之类的工作。
如意元年(692年)冬,杨炯又离京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约在如意二年(693年),杨炯死在任职上。新旧唐书记载,杨炯在盈川任上,为政残酷,但也有说他勤政爱民的。事实真相已经很难知道。
杨炯的一生,虽仕途不畅,并未做过较大的官职,但相比较“初唐四杰”的其他三位,一生的波折并不多,已经可算平顺。
《唐才子传》记载了杨炯的一个小故事,很是有趣。杨炯恃才傲物,瞧不起那些装模作样的官员,称他们为“麒麟楦”。有人问他什么意思。他说:“那些扮演麒麟的人,先画出麒麟的形状,然后套在驴身上。看起来神奇无比,你看,剥了皮,不还是那头驴吗?”就杨炯这不饶人的嘴,又怎么会受欢迎呢,受人排挤,想想也是很正常的。
据说,当时人排出了“四杰”次序,“王杨卢骆”名声大作,杨炯对把王勃排在自己前面十分不满。不过他也谦虚了一句,“排在卢照邻前面我很惭愧”,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杨炯的诗歌创作同其他“三杰”一起,改变了齐梁遗风,对当时流行的“上官体”形成了巨大冲击,拓宽了诗歌的内容,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他注重诗文的骨气与风骨,诗歌风格激昂奔放,质朴真切,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杨炯的五言律诗尤为出色,如《从军行》、《出塞》等,以其刚健有力的笔触抒发壮志豪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