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能够在电视上看到一群大臣站在朝堂之上,对着高坐龙椅的皇帝念念有词的上朝情景。只不过,在电视中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普通话,皇帝和大臣们交流也是使用的普通话,相互之间的交流并没有任何困难。而放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古时候并没有普通话,上朝的官员使用的都是各地的方言,那么皇帝在上朝的时候是怎么听懂各地官员的讲话的呢?其实原因有以下几点:
1、皇帝从小要学习很多语言
皇帝并不是很好当的,从小就有针对性的培训,就已经将皇帝的学习任务安排地满满的。皇帝在学习的期间,不光要背诗写字,还要学习满、藏、蒙、汉几种语言,就是为了以后做皇帝做好准备。皇帝从小就学习的这些语言,很大程度上的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大概口音。虽然全国的口音各不相同,甚至有成千上万种方言,但是皇帝从小学习的这些语言,即使不能将全国扥方言全部听懂,也能为理解或是意解方言打好基础。
2、皇帝从小接触很多人
皇帝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是作为一个孩子开始,其在学习之外,仍然会有很多时间和不同的人接触。自己的父皇是全国最高的权力统治者,自己自然也可以接触到不同方言的人群。不管是太监还是大臣,不管是宫女还是夫人,其来自四面八方,口音自然不同。这也为皇帝打下了理解各地方言的基础。
3、可以“翻译”
在朝堂上,有的人说方言,如果皇帝听不懂,自然会有其他的人可以听懂。这些听懂的人就可以在朝堂上充当翻译,这样皇帝就能帮助皇帝解决一部分烦恼。
4、“官话”的诞生
即使皇帝从小接触不同方言,学习很多方言,在朝堂上也有 大臣可以担当“翻译”一职,然而因为中国之大,村落之多,方言之数不胜数,还是会让皇帝遇到自己听不懂,别人也听不懂的尴尬状况、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从西周时期开始,朝廷就规定所有官员必须学习“官话”来作为上朝语言使用。一开始,朝廷规定的官话是河南话,因为河南话相对于其他方言来说,兔子较为清晰。即使不是很难本地人也几乎可以听懂河南话所表达的意思,所以用河南话来作为官话是当时最好的选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北京一带推移。所以官话也紧接着改成了北京话。北京话相对于河南话在发音上也更加字正腔圆一些,所以朝廷规定改用北京话作为官话。
制定了官话以后,朝廷在对人才的培训上面便增加了“学习官话”一条。朝廷规定,凡是被录取的官员,必须将官话学习好之后才能正式 胜任职位,否则在上朝时就将面临着被皇帝斥责的状况。所以,当时的很多官员,都会在被录取之后费心学习官话,上朝因为语言听不懂而备受困扰的问题才得以改善。在学习语言方面,历史所记录的就有一个牛人,不光会自己地方的语言,还迅速地学习好了官话,并且“十三省语音,朕悉通晓”。没错,这个人就是康熙。
虽然康熙懂得这么多地方语言,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特殊地区的语言会让康熙困扰,毕竟中国地大物博,想要听懂所有地方语言,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这些地方尤以闽广地区最为严重。因为他们虽然学习了官话,但是因为地方语言原因,在说官话的时候仍然会夹杂着吐字不清的地方语言。这种语言很让皇帝头疼,因为在上朝时,这些官员发表讲话,总是会让皇帝捉摸不透,甚至康熙还会因为语言的原因来怀疑这些地方官员的做官能力。当然,这也不能怪 皇帝,我们看看现在闽广地区的人民说普通话的样子,就能懂得当时的皇帝有多抓狂了。
为了纠正这些地方官员的口音,康熙甚至在闽广地区建立了正音书院,聘请官话老师来教这些地方官员讲官话。甚至,他还规定了想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要讲好官话以后,才能参加。但是即使是这样,收效却并不明显,这也是很让皇帝头疼的问题。
今天,地方语言困扰沟通交流的问题几乎不存在了。这得益于我们从小教育的普及,才能让人人都会讲了普通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因此缩小,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存在,才 映衬出历史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