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他的一生,文能定国,武能安邦,正如他的谥号“文正”那般,代表着对一个人文化修养道德境界的最高认可。
现在的人总是说,寒门难出贵子。当年的范仲淹,却是妥妥的寒门出身,逆天改命。他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为了改变命运,范仲淹发奋图强,刻苦读书。年仅十六岁时,他就立下志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由此可见,他少年时就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胸怀。
22岁时,范仲淹踏上艰难的求学之路,因为贫穷,每日只能住在破败不堪的寺庙里读书。为了省钱,他会在晚上煮一碗粥,隔夜待粥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这便是有名的“划粥断齑(jī )”的故事。
范仲淹26岁科举及第,从此步入仕途。有一天,他在苏州任知州时买下一块宝地,谁能想到,他买地不是为了盖私宅,而是将这块地捐出来兴办苏州学府,首开东南兴学之风。当时他觉得,这既然是块宝地,如果天下世子都能来此地读书学习,将来必定人才辈出。
范仲淹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干净的官吏。他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纯仁”、“纯粹”、“纯礼”,代表了他一生所奉行的品格。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上远不及同时代的欧阳修和晏殊等人,但他却是比苏轼和辛弃疾还要早的开宋词豪放派第一人。
他那首《渔家傲》,堪称宋朝最早的豪放词: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姜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语文课本中必备的一首宋词,有人说它突破了宋词一贯春恨秋悲的樊篱,有着以前没人写过的词风;也有人说它的基调太过悲凉,尤其是末句读起来有点“丧”。其实,当你真正了解范仲淹当时的生活经历,就会理解词中的那股英雄气,了解先生的内心世界。
公元1040年,西夏进犯北宋边境,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当时西夏兵马强悍,宋军屡战屡败,勉强支撑。无奈的宋仁宗,只能重新重用众望所归的范仲淹,与韩琦一起领兵打仗。
身为一介文人的范仲淹,对军事似乎不应该在行。但当时范仲淹已经年至50岁,仍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奔赴边防前线。作战之际,范仲淹认为西夏军擅长游击战,于是采取“屯田守久”的军事战略,最终扭转了宋军不利的局面。在此之后,西夏人对范仲淹十分敬畏,称赞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北宋有民歌唱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其中“一韩”和“一范”指的便是韩琦和范仲淹,但其实这只不过是宋朝为自己鼓劲的宣传词。
范仲淹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家,他深知,宋军的战斗力极弱,却还要苦苦支撑着去面对强大的敌人,正是在“孤城闭”的不利情况下,每当遥望“长烟落日”时,他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他和那些战士们一样,都要远离故土,都要在环境艰苦的边塞,默默坚守着保家卫国的使命。更何况,他身居要位,肩负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他一边修筑关隘,一边提拔将才、训练士卒,就等着数年之后有望平定边事,等着像狄青这样的宋军将星横空出世。
可眼下外患不断,战事还未平定,“姜管悠悠霜满地”,即使天气严寒,霜雪满地,夜深时分,他和战友们也无法安然入睡。他们心里想的仍是万里之外的家人,他们担心的仍是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怀着这样的心情,范仲淹写下那句无比悲凉而又英雄气满满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看似是一首极其悲凉的词,但其实回荡着一股悲壮的英雄豪气,有着令人感动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真实的边塞生活经验,给范仲淹带来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他能够理解每一个普通战士的经历和心情,正因如此,才能写出如此有温度有力量的千古名篇。
羌管
千古文人俩完圣:范仲淹与王阳明。文人带兵,立功立言立行[点赞]
喜欢范相的渔家傲[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