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还有一种英雄,他们深居幕后,伪装的身份是他们的保护色,一旦身份败露,那么他们所面临的将是死亡的威胁,这群人就是特工。
共产党在与敌人抗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能力不俗的特工,其中一位直接听命于周总理,就连“特工之王”李克农都无法调动他,他就是阎宝航。

“石破天惊”情报来
日本在经历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对周边国家的资源垂涎,这让中国的各个有志之士迅速意识到危险的到来,阎宝航就是其中之一。
1934年,阎宝航受到宋美龄的邀请,在张学良的首肯下成为了“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的书记兼干事,同时也成为了委员长行营的少将参议。
日本侵略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中国政府并不打算坐以待毙,南京方面为了获得苏联这个靠山的支持,主动组织了“中苏文化协会”,由孙科担任会长,以扩大中国与苏联的文化交往,加深南京政府与苏联政府的友谊。

孙科为了为中国争取到苏联的援助,还在阎宝航等一行进步人士的推动下成立了国民外交协会,而阎宝航则承担起协会对外活动的承办等工作。他拥有着非凡的才干与不俗的勇气,很快成为了重庆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活跃在各个社交场合。
1941年6月,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于右任与孙科和阎宝航在社交场合相遇,几人闲聊之时,阎宝航获得了一份重要的情报。
中国驻德国使馆方面近日向重庆方面报告,根据可靠的情报,德国准备在1941年6月22日前后对苏联发起进攻。

国民党方面并没有将这一情报透露给苏联,但是阎宝航的心根本就不站在国民党那一边,早在1927年,他就秘密加入了共产党,现在以特务的身份在国民党内部活动,是共产党直插敌人心脏的一把利剑。
警示盟友刻不容缓,得到消息后的阎宝航迅速将情报传递给了周总理,又让自己的助手李正文直接向苏联大使馆方面报告这一消息。
在共产党为了盟友的安危不断传递情报的时候,国民党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犹豫之中,他们明白,德苏的战争对于中国的形式必然是颠覆性的,但是如果这时候中国站出来,做了苏联的“吹哨人”,必然会引起德国方面的不满,到时候如果苏联忙于自身抗战无力支援中国,那中国必然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条情报只有少数的国民党高级成员才知道,而孙科等人将这一情报透露给阎宝航也是看中了他卓越的形势分析能力。
中共将情报传递给苏联后,苏联方面迅速做出反应,但在他们经过一系列调查之后,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真假情报
情报从来都是有真有假,有些情报甚至是敌方故意披露迷惑对手。苏联在收到中方的情报之后也开始了迅速的调查,但是他们却得出了与阎宝航情报完全相反的结论。

在收到情报不久的6月14日,苏联政府旗下的新闻机构塔斯社发表声明称德国和苏联一样信守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样看来,苏联根本不认为德国会入侵苏联。
苏联方面认为德国的入侵情报完全是无稽之谈,但在阎宝航看来,德国为了啃下苏联这块硬骨头,完全可能会提前透露消息给国民党政府,以拉拢中国站在他们那一边。
在德国的评估中,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战胜这个在世界上称霸的国家,于是,他们希望拉拢日本和他们一起,从东部与他们同时对苏联发起进攻。

但当时日本正深陷侵华的泥潭,侵略战争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而掏空了日本的国库。因此,对于侵略一个比中国强大百倍的苏联并不在日本的计划当中,而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打算静观其变。
德国为了让日本有加入计划的倾向,决定下场帮日本“解围”,于是,“阻碍”了日本的中国成为了德国另一个拉拢对象。
国民党正是考虑到如果日本与德国合作,国内情况必然会缓和,所以没有将情报传递给苏联,他们还是幻想着可以靠外部的力量来灭国内的火。

阎宝航分析清楚了国民党的“小算盘”,并将自己的判断再次转达给周总理。周总理对于阎宝航十分信任,在看完阎宝航的分析后,他立刻联系了远在延安的毛主席。
既然苏联大使馆对于这条情报坐视不管,就只好请国家主席亲自出马联系苏联高层管理。当毛主席收到情报时已经是6月16日,距离预告的时间仅剩下了六天,好在延安已经与莫斯科建立了无线电联系,收到急报的毛主席立刻命人联系苏联当局。
在各方不懈努力之下,这条情报最终出现在了斯大林的桌子上。

虽然苏联大使馆已经认定这是假情报,但是来自一个国家主席的情报无疑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于消息的认可,斯大林也不敢耽误,立刻命令苏联最大的情报网“红色乐队”搜集情报,从四面八方传回来的情报都证实,德国已经蠢蠢欲动。
真正将消息坐实的是一个德国军官,他在被捕之后为了逃避拷打向苏联透露了这一情报,德国真的打算在6月22日对苏联发起突袭。
阎宝航传递的情报无疑为苏联争取了宝贵的部署时间。在多年以后,虽然苏联已经土崩瓦解,但俄罗斯依然将“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的纪念奖章授予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吹哨人”。

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阎宝航也利用情报为解放中国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利用自己无党派爱国人士的伪装身份,在各个场合里搜集有用的情报,为共产党方面赢得了许多有力的战机。
1944年,阎宝航收到消息,在国民党军委第三厅中存放着关于日本关东军部队在中国东北领土上的布防图,这份布防图十分详细日本兵力部署,从军队种类,名称,到军队指挥官的情况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这份情报对于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份重要情报,阎宝航立刻以好奇为由借阅了这份资料。在南方局的同志的配合下,这份绝密的军事情报被送往了延安。

得到情报后的周总理意识到消息的重要性 迅速将它与其他信息整合一并送于苏联。在这之前,苏联有出兵支援中国的心,却又害怕日方在边境线上部下重兵,贸然进攻可能会使苏联蒙受严重的损失。
这份情报刺穿了日军的伪装,使整个关东军在苏联眼中暴露无遗,很快就找到了日军防线上的致命缺点。
原来,在中蒙边境上,日本根本就没有布下大规模防线,而是希望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戈壁滩作为天然的屏障。

掌握这一情况的苏联军方决定将计就计,他们调集了可以翻越山地与戈壁的坦克,从没有日军把手的戈壁滩和大、小兴安岭对霸占东北的日军发起进攻,迅速割据了日本主力部队。
这次对于日军的进攻是致命的,苏联凭借着自己先进的装备和阎宝航提供的详尽的情报,对日军进行碾压式的进攻。在日军还没来得及调整部署之时,苏联就已经将霸占东北的关东军打得屁滚尿流。
这场战争,苏联一个歼灭日军84000余人,俘虏日军57万,被黑暗笼罩了14年的东北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小结:
阎宝航的身份一直鲜为人知,他一直以无党派的社会活动家活跃在各个社交场合,让国民党方面对他放松了警惕,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宋庆龄都与他有着不错的交情。
但其实,只有一直与他联络的周总理知道,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个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祖国的革命者。他的名字曾被人熟知,却无人知道他的信仰,他的情报曾拯救千万人的性命,却无人知道吹响警哨的人究竟是谁。
如今,在历史已经翻过这一篇章,他的故事也终于可以展示在众人面前。虽然在他生时无人歌颂,但我们依然应当铭记他的名字。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