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伤怎么办?这篇“保命指南”请收好

也说法律 2025-03-28 21:39:19

李依晓虞姬剧照

昨天小法看到明星李依晓和明星叶璇的纠纷案,原因是两人去另一朋友家做客,叶璇带宠物犬去的,期间李依晓被叶璇家宠物犬咬伤面部,李依晓不得不去整容,两位明星还打起了官司。明星家宠物狗咬伤另一明星,两人各执一词,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网友讨论得热火朝天。其实在咱们日常生活里,宠物伤人事件屡见不鲜。要是不小心被宠物狗,甚至流浪狗咬伤,这责任该怎么划分?咱们今天就用几个真实发生的案例,讲讲背后的门道,让大家一看就懂!

一、被狗咬伤,民事责任怎么定

1. 衡阳市代班遛狗案:狗主人刘某让崔某代遛,却未告知崔某狗狗的习性。遛狗过程中,颜某主动逗狗,崔某未能及时制止,导致颜某被咬伤。法院根据《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判定刘某担责30%,崔某担责40%,颜某自担30%。这一条例明确,饲养动物致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担责,不过若受害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可减免饲养方责任。

2. 株洲市电梯犬只互咬案:两只狗在电梯内相遇,因双方主人均未拴绳,导致犬只互咬受伤,法院判定双方各担责50%。由此可见,即便饲养人没有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但未做好拴绳、戴嘴套等防护措施,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责任划分另有规定:饲养禁养烈性犬导致伤人,饲养人需承担全部责任;流浪狗、被遗弃狗伤人,原饲养人要担责,长期投喂流浪狗的人,可能会被认定为“实际管理人”,同样需担责;若因第三人故意挑逗导致狗咬人,受害者可向饲养人或第三人进行索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受害者可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二、刑事责任不可忽视

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饲养人故意驱使狗咬人,将构成故意伤害罪;若因饲养人重大过失,导致被咬者因狂犬病死亡,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虽然目前因宠物伤人直接定罪的案例相对较少,但潜在的刑事风险依然不可小觑。

三、行政层面的约束

以《株洲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为例,遛狗需拴绳、戴嘴套,禁养烈性犬。若养犬人未给狗狗办证、未接种疫苗,或遛狗时未拴绳,相关部门可对其进行警告、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没收犬只。比如前文提到的电梯犬只互咬案,涉事双方因未拴绳违反规定,就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四、被狗咬伤后,如何正确维权

1. 及时就医并保存凭证:被狗咬伤后,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治疗,并妥善保存病历、缴费单据等医疗凭证。

2. 做好现场证据收集:用手机拍摄伤口、狗的外貌特征、事发地环境,同时尽可能寻找目击证人,并留下联系方式。

3. 借助公权力与调解组织:可选择报警,让警方记录事件经过,也可以向居委会、调解组织寻求帮助。

4. 通过诉讼解决纠纷:若与饲养人、管理人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五、养犬小贴士

1. 合法合规养犬:按规定为狗狗办理证件,按时接种疫苗。

2. 做好安全防护:外出遛狗时,务必拴好狗绳、戴好嘴套,避免狗狗接触陌生人。

3. 做好信息告知:若需他人代养或代遛,要将狗狗的习性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对方。

4. 转移风险:可购买宠物责任险,降低意外发生时的经济损失。

宠物给我们带来陪伴与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责任。无论是养犬人,还是普通路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共建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