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个性,似乎成为当下一种潮流,例如欧阳询的楷书,就以险绝峭拔的独特风格,备受今人追求,就连现在盛行的“田楷”也是从“欧楷”演变过来的。
那么“欧楷”到底有何种魅力?能让世人如此痴迷,现在就让我们详细看一下,欧阳询楷书最初以“二王”为宗,后来取学索靖等人,以及北碑的劲峭之力。
将“险峻”之势放大,字体呈现欹侧姿态,点画较为瘦硬,展现出与世独立的“冷峭”之美,但又不会失去楷书的平稳端雅。
笔势极为凝劲,每一笔都写的较为紧凑,毫无松散之气,有着“铁面无私”之感,散发出强烈的个人之风,因此欧阳询被后世誉为“楷圣”。
他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不过它虽然地位高,却不适合初学者临摹,此作为奉敕之作,点画过于精严谨慎。
碑上的文字也破损较多,因此初学者无法领悟笔法转换的精妙,很容易走进僵硬的围笼,之后也很难再出来,其实对于学“欧楷”者来说。
他的《李誉墓志》才是不容错过的经典范本,此作是欧阳询写给名臣李誉的墓志铭,全文共计1249个字,写于贞观八年(634年)。
时年正值欧阳询78岁,可谓是欧阳询的“终极遗作”,用笔更是达到“人书具老”之境,整体气格上依然延续了他的“平正险绝”之风。
字体结构端正平稳,每个点画的利断金戈都达成统一,并加入了一定的疏朗感,用笔上将劲力与温婉融合,搭配隶书的古雅之感,似有“二王”的俊逸之气。
相较于早年的作品,此作在气韵上没有那么“峭拔”,添加了几分舒润典雅,初学者更加容易把握,而相较于今人热爱的“田楷”,此作有着正宗的古法。
行笔的变化上更灵动多彩一些,没有今人刻意追求的工整势态,写起来更加自然独特,对于后续的深层学习也会更有帮助。
并且这幅作品一直埋存于地下,直到2014年被人从陕西西安一座大墓中挖出,所以碑文保存极为完好,通篇完整无缺,字迹也是颇为清晰。
要知道欧阳询的作品大多为刻碑,但是大多刻碑历经千年,早已毁损严重,很难见到气韵完整通畅的真迹,这幅作品是非常难得的完整范本。
彻底暴露了“楷圣”作品的真实样貌与完整气韵,是学习“欧楷”的一件必备之作,时常临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晋唐笔法,提升用笔的法度意识和准确性。
掌握到更加完善的古人技法,同时“欧楷”的点画瘦硬,符合当代的审美理念,实用性较强,用在硬笔书写也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