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射雕:侠之大者》:好莱坞特效在中式大片中的水土不服

最让人骄傲的 2025-02-17 15:44:46

国产大片“超级英雄化”的困境与突破

在国际电影文化的交流画卷中,不同美学范式的影片犹如灵动的画笔,通过互展互动,为国际或区域间的电影文化与创作性格搭建起深度互鉴的桥梁。电影文化作为20世纪至今那熠熠生辉的视觉媒介,其相互借鉴与融合,无疑是当代全球文明交流大舞台上的重要篇章。

对中国当代主流商业电影创作者来说,运用富有学习价值的世界电影语言,来补充并弘扬既有国族电影美学价值,这本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然而,近期的部分影片却让人有些失望,“国产大片”创作似乎陷入了某种怪圈,创作者们往往将重心过度倾斜于视觉营建,尤其是那种较为狭窄的、类似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所说的“主题乐园”式的超级英雄电影视觉架构,这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这种创作倾向,在近十年漫威系列电影风靡全球的浪潮下愈发明显。2019年,《复仇者联盟4》为漫威宇宙系列电影画上阶段性句号,也让超英电影影响力达到巅峰。凭借酷炫的视觉特效(漫威影片不少编剧作品水准颇高,但视觉特效在吸引观众方面仍是重点)以及超英系列IP的叠加组合,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病毒传播效应。

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在2010年代风靡的关键,在于视觉效果的数字化与多元化,更得益于电视剧式的剧作连环套阵法。十数部超英单片有机组合,最终汇聚成吸引所有单IP观众的“复仇者联盟”,实现票房最大化。

2025年,最新国产大片呈现出“超级英雄化”的特点,《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便是典型代表。前者扎根于《封神演义》原著及中国神话内涵,展开“众神之战”叙事;后者借助金庸武侠经典IP,融合青年成长与家国情怀,从剧作内核来看,都颇具“中国性”。

可这两部影片也陷入创作困境。在神话、武侠题材基础上,它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特效全开”模式推进叙事。《封神2》中多种打斗、追逐及战争动作模式,让超英特效在展现中国“超英”戏份时大放异彩,但不少场面倚靠超能力隔空完成任务。《射雕》则以视觉特效替代具体招式,引发不少争议,与原著武侠风格渐行渐远。

这种舍本逐末的视觉营建方法,如同盲目崇拜视觉轰炸,导致影片失去本真。事实上,美式超英电影的高潮在漫威第三阶段结束后已渐处下坡路,2020年后剧作乏善可陈,独立影片关系破碎,纯视效大片魅力不再。

中国电影市场对“大片”的认知与欣赏已超30年,经历了诸多阶段。《流浪地球》系列更是实现了从效仿好莱坞到构筑共同体意识的进阶。它凭借独特的视效与叙事节奏,融入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典范。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档期王者。它借鉴好莱坞超英视效,却深度解构国人集体记忆,剖析民族深层精神结构,赢得广泛欢迎。相比之下,盲目追逐视觉经验而牺牲主体精神的做法,无法推动创作者美学进阶。

唯有充分发挥自身艺术创造的主体个性,鉴他国之优,才能激发无限美学动能,推动中国电影未来前行。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好运连连

好运连连

3
2025-02-18 09:13

恶心,洗钱!

用户12xxx24

用户12xxx24

3
2025-02-17 23:07

别侮辱好莱坞特效 封神2那是印度阿三特效

漂亮的回旋踢

漂亮的回旋踢

1
2025-02-17 22:32

好莱坞特效?环大西洋都比它们特效厉害好吧

最让人骄傲的

最让人骄傲的

男人最怕什么 兄弟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