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正满心欢喜地驾车行驶在旅途上,突然,汽车发出奇怪的声响,或是仪表盘上亮起了陌生的警示灯,这时候,你是镇定自若,还是惊慌失措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焦虑不安,毕竟在行驶过程中遭遇汽车故障,实在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但其实,很多汽车故障在发生前都会给出一些 “信号” ,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关知识,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故障恶化,甚至可以自行解决一些小问题。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常见汽车故障的初步判断方法与应对措施,让大家在面对这些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淡定。
常见故障大揭秘发动机故障发动机作为汽车的 “心脏”,一旦出现故障,汽车就如同失去了动力源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有启动困难和抖动。
如果你的爱车启动时需要比平时更长的时间,甚至多次尝试才能启动,这很可能是发动机发出的 “求救信号”。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蓄电池电量不足或老化,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启动发动机;也可能是点火系统故障,比如火花塞老化、点火线圈损坏等,使得点火能量不足;燃油系统出现问题,如燃油泵工作不正常、喷油嘴堵塞等,无法保证燃油的正常供应,同样会造成启动困难;此外,进气系统不畅,空气无法顺利进入发动机,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能。
当发动机启动后,若感觉到车身明显抖动,就像一个人在剧烈颤抖一样,那可就要注意了。这种抖动可能是因为燃油质量不佳,燃烧不充分,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点火系统的故障同样会引发抖动,比如火花塞点火不正常,使发动机各缸工作不均匀;空气滤清器堵塞,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不足,也会让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抖动;还有可能是发动机的支撑脚损坏,无法有效缓冲发动机的震动,使得震动直接传递到车身。
面对发动机启动困难的情况,首先可以检查蓄电池的电量,若电量不足,可以尝试使用应急电源启动车辆,或者找其他车辆搭电;如果怀疑是点火系统或燃油系统的问题,最好将车送到专业的维修店进行检修,让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火花塞、点火线圈、燃油泵等部件的工作状态。而对于发动机抖动的问题,如果是燃油质量问题,可以尝试更换高品质的燃油;若是空气滤清器堵塞,就需要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如果是发动机支撑脚损坏,那就只能去维修店更换新的支撑脚了。
制动故障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制动失灵是最为危险的制动故障,当你踩下刹车踏板时,车辆却没有按照预期减速,这时候,恐惧可能会瞬间涌上心头。
制动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刹车油不足,这会导致刹车系统的压力无法正常建立,从而影响制动效果;制动片过度磨损,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也会使刹车失灵;另外,刹车系统的管路出现泄漏,导致压力泄漏,同样会造成制动失效;还有可能是刹车总泵或分泵故障,无法正常控制刹车系统的工作。
如果不幸遇到制动失灵,首先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尝试连续快速踩刹车踏板,看是否能恢复部分制动效果。如果不行,可以迅速将挡位切换到低挡位,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来降低车速,同时,缓慢拉起手刹,但要注意手刹不能拉得过快过猛,以免车辆失控。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要观察周围的路况,寻找安全的地方停车,比如路边的开阔地带、紧急停车带等。停车后,一定要在车辆后方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并尽快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前来检修。
轮胎故障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常见的轮胎故障有漏气和爆胎。
当你发现车辆行驶时方向跑偏,或者轮胎气压明显下降,很可能是轮胎漏气了。轮胎漏气的原因通常是被尖锐物体扎破,比如铁钉、玻璃碎片等,或者轮胎磨损严重,导致胎壁变薄,出现漏气现象;另外,轮胎的气门嘴损坏,也会造成漏气。
爆胎则是更为危险的情况,在高速行驶时如果突然爆胎,车辆会瞬间失去平衡,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爆胎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漏气和磨损严重外,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也是常见因素。气压过高,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增大,容易发生爆胎;气压过低,轮胎变形过大,也会导致胎体温度升高,增加爆胎的风险;此外,长时间高速行驶、轮胎受到剧烈撞击等,都可能引发爆胎。
一旦发现轮胎漏气,应尽快将车辆停到安全地带,更换备胎。如果没有备胎,或者自己不会更换,可以拨打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在更换备胎时,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使用合适的工具,确保备胎安装牢固。而对于爆胎的情况,在行驶中如果感觉到车辆异常抖动或方向失控,首先要双手紧握方向盘,尽量保持车辆直线行驶,千万不要急踩刹车,以免车辆失控。然后,缓慢松开油门踏板,让车辆逐渐减速,待车速降低后,再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地带,更换备胎。
电气故障汽车的电气系统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控制着各个部件的运行。常见的电气故障有电瓶故障和车灯不亮。
电瓶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为车辆的启动和各种电器设备提供电力。如果电瓶出现故障,比如老化、电量不足等,车辆可能无法正常启动,或者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电器设备工作异常的情况。电瓶老化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瓶的储电能力会逐渐下降;而电量不足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停车未关闭车灯等电器设备,或者发电机故障,无法为电瓶充电。
车灯不亮不仅会影响夜间行驶的视线,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车灯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烧坏,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灯泡在长时间使用后,灯丝会逐渐老化、熔断;也可能是电路故障,比如保险丝熔断、线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等,导致电流无法正常供应到车灯;此外,电瓶电量不足或发电机故障,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也会使车灯不亮。
当遇到电瓶故障时,如果车辆还能启动,可以先启动车辆,让发电机为电瓶充电一段时间,看是否能恢复正常。如果无法启动,可以请求其他车主帮忙搭电,或者拨打救援电话。对于车灯不亮的问题,如果是灯泡烧坏,直接更换新的灯泡即可;如果怀疑是电路故障,最好将车送到维修店,让专业人员检查电路,修复故障。
快速判断有妙招当汽车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通过看、听、感等方法来初步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看首先是观察尾气颜色。正常情况下,汽车尾气应该是无色或接近无色的。如果尾气冒黑烟,那就说明混合气过浓,可能是空气滤清器堵塞、喷油嘴故障等原因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这时候就需要检查空气滤清器和喷油嘴了;要是尾气冒蓝烟,极有可能是发动机烧机油,可能是气门油封老化、活塞环磨损等问题造成的,这种情况需要对发动机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维修;而尾气冒白烟,除了在寒冷天气刚启动时属于正常现象外,如果在正常行驶中冒白烟,就可能是发动机气缸垫损坏,冷却液进入气缸参与燃烧,或者燃油中水分过多,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检修,以免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
仪表盘上的故障灯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当发动机故障灯亮起时,表明发动机可能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等,需要尽快用专业诊断设备读取故障码,确定具体故障原因;如果是刹车系统故障灯亮起,那就意味着刹车系统可能有故障,比如刹车油不足、刹车片过度磨损等,此时一定要谨慎驾驶,尽快检查刹车系统;还有胎压报警灯亮起,说明轮胎气压异常,可能是轮胎漏气或者胎压过高、过低,应立即停车检查轮胎气压,必要时进行充气或更换备胎。
听仔细留意发动机的声音。如果发动机发出 “隆隆” 的低沉异响,可能是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磨损,如曲轴、连杆等出现问题;要是听到 “哒哒” 的清脆声音,很有可能是气门间隙过大或者气门挺杆故障;而当发动机出现 “敲缸” 声,即一种类似金属敲击的声音,通常是因为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或者燃油标号不适合,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维修发动机或者更换合适的燃油。
刹车系统如果发出 “嘶嘶” 的声音,一般是刹车片磨损到极限,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的报警片开始摩擦发出的警报,这就提醒我们要尽快更换刹车片了;要是刹车时出现 “咯噔” 的异常声音,可能是刹车系统中有异物,或者刹车盘变形,需要检查刹车系统并清理异物,必要时更换刹车盘。
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发出 “嗡嗡” 的声音,很可能是轮胎磨损不均匀,出现了偏磨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检查四轮定位和轮胎气压,必要时进行轮胎换位或更换轮胎;如果听到轮胎发出 “啪啪” 的声音,可能是轮胎表面有异物,比如卡了石子,及时清理异物即可。
感在驾驶过程中,要注意感受车辆的异常震动。当方向盘出现明显抖动时,如果是在高速行驶时抖动,可能是轮胎动平衡出现问题,需要对轮胎进行动平衡测试和调整;要是在怠速时方向盘抖动,那就可能是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比如火花塞点火不良、节气门积碳等原因,需要检查火花塞和节气门。
另外,感受转向的轻重变化也很重要。如果转向突然变重,可能是转向助力系统故障,比如助力泵损坏、助力油不足等;要是转向感觉发飘,方向盘虚位变大,可能是转向系统零部件松动,或者四轮定位不准确,需要检查转向系统和四轮定位参数。
紧急应对别慌张安全停车一旦发现汽车出现故障,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立即打开危险警示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灯,它就像一个显眼的警示标志,能让其他车辆在远处就注意到你的车处于异常状态。然后,要尽快将车移至安全地带,比如应急车道、路边的开阔空地等,千万不要在行车道上停车,以免影响交通,引发追尾等事故。
如果车辆无法移动,那就要在来车方向放置三角警示牌。在常规道路上,三角警示牌应放置在车后 50 - 100 米处;要是在高速公路上,这个距离就要延长至 150 米;要是遇到雨雾等能见度较低的天气,为了确保后车能及时发现,应将警示牌放置在车后 200 米处 。放置三角警示牌时,要注意将其放在车的正后方,并且要确保警示牌摆放稳固,不会被风吹倒。
简单排查在安全停车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故障排查。比如,如果车辆无法启动,可以先检查电瓶电量。看看仪表盘上的电瓶指示灯是否亮起,如果亮起,很可能是电瓶电量不足。可以尝试打开车灯,如果车灯亮度很暗,或者几乎不亮,那就基本可以确定是电瓶的问题了。还可以检查刹车油液位,打开发动机盖,找到刹车油壶,油壶上一般有上下两条刻度线,正常的液位应在这两条刻度线之间。如果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那就可能是刹车油不足,这时候要检查刹车系统是否有泄漏的地方,并且及时添加刹车油。
对于轮胎故障,要仔细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破损、鼓包,或者被扎的痕迹。还要检查轮胎气压,可以使用胎压计测量轮胎气压,看是否符合车辆规定的标准气压值。
寻求救援如果经过简单排查,发现自己无法解决故障,或者不确定故障的原因和严重程度,那就不要强行继续行驶了,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时候,要及时拨打道路救援电话,比如 12122 是全国高速公路报警救援电话,也可以联系保险公司,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提供道路救援服务,只要你购买了相应的保险,就可以享受免费的救援服务,像拖车、搭电、送油等 。在拨打救援电话时,要准确告知对方你的位置、车辆故障情况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并做好相应的救援准备。
日常养护小窍门定期保养定期保养可是汽车保持良好状态的 “法宝” 。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车辆保养周期及时保养,一般来说,小保养的周期在 3 个月或 5000 公里,主要是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大保养的周期为 40000 公里左右,除了更换机油、机油滤芯外,还需要更换空气滤芯、空调滤芯、汽油滤芯、刹车油、变速箱油、火花塞等 。这些零件就像是汽车的 “小卫士”,及时更换它们,才能保证车辆正常运转,减少故障的发生。就好比人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对汽车的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平时开车时,要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刹车,这些激烈的驾驶行为就像对汽车进行 “暴力对待”,会大大增加车辆的磨损,就像你一直猛拉硬拽一件物品,它肯定很容易损坏。而且,急加速、急刹车还会导致油耗增加,真是既伤车又费钱。我们应该平稳加速、减速,让车辆保持一个舒适的 “节奏”,这样不仅能减少车辆故障发生的概率,还能降低油耗,何乐而不为呢?
日常检查在每次驾驶前,花几分钟检查一下车况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检查机油液位,通过机油尺测量,确保液位在正常范围内,机油就像汽车的 “血液”,如果液位过低,发动机就会 “生病” ;还要检查冷却液,冷却液对于发动机的散热至关重要,观察冷却液的液位是否在规定刻度之间,避免发动机因过热而出现故障;轮胎的检查也不容忽视,查看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胎表面有无破损、鼓包等情况,这些小细节都关系到行车安全。就像我们出门前要检查自己的装备是否齐全、完好一样,检查车况能让我们提前发现潜在问题,确保行车安全。
写在最后汽车故障虽然让人头疼,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初步判断方法和应对措施,就能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应对,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知识牢记在心,平时也要多关心自己的爱车,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如果你在开车过程中遇到过有趣的故障经历,或者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让行车之路更加安全、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