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聊时刷到一部高分电影《我的姐姐》,好奇地看完后意犹未尽又搜起了影评。
看到不少读者认为:电影原型人物的那个女生才是人渣,强占了房子还卖了弟弟。而这部电影则用父母重男轻女来宣扬“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思想,最后还要用一种亲情和解的方式给她洗白,实在不能容忍。
有人说:“当一个作品完成后,它就不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读者。”同理,一个事情发生后也不再属于当事人,编剧将其改编成电影,两者看似有关联,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更何况,不少所谓电影原型人物是否是真正的原型,还是网友找到剧情相似的人物称之为原型?这些且先不论,当故事被改编时,编剧是会夹带很多私货的,就如同我们平时转发一些新闻事件,我们真的只是想表诉新闻中的人和事吗?我们之所以会转发、会评论一些事件,是因为这些类似的事情可能在我们身上或者周边的人的身上曾经发生过,当看到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有个东西被戳到了,于是想把这份情感流露出来。
这个世界的故事并非永远只有一个版本,即便被修改的面目全非,70亿种可能总会有一个相差无几,只不过在这之前你还没有遇见。
其实,随着二胎、三胎的陆续开放,年龄相差10-20岁的兄弟姐妹可能会越来越多,且父母大都年事已高,责任重担会逐渐转移到老大的身上。
这部电影也在探讨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但是不少观众被对“原型人物”的愤怒牵制住,并未对此再深入思考。
而另外一部分观众则是对开放式结局的不满,认为这是一个坚强女性对现实的妥协。可她到底应该怎样决择呢?把弟弟交给不靠谱的舅舅?又或者继续选择送养他人并断绝往来?
她本可以不再“扶弟”,因为她重男轻女的父母为了生下这个弟弟,让她一直假装残疾以便能够获得再生育的资格,当她没配合好被工作人员看穿后,恼怒的父亲狠狠抽打了她一顿。
高考填志愿时父母为了她能够早早毕业养家,背着她偷偷改了省内的学校,可是毕业后成为一名护士的她工作中处处受人歧视,于是她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只是可惜上天没有给她太多的机会,偏偏这个时候她的父母出了车祸,还给她留了一个年幼的弟弟。
当亲戚们围坐一桌,每个人都认为她应当照顾弟弟,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没有人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打算,都纷纷谴责她的自私,大伯父甚至准备动手打人。
一个从小不被善待的人却时刻被要求要善待他人,关键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姐姐为弟弟牺牲自己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就是天理不容的。
男朋友碍于母亲的威严,一直不敢言明自己要去北京读研的打算最终二人分手。
她原本打算把弟弟交由舅舅抚养,舅舅却把弟弟带上赌场,还拿烟给他玩。
她不由得感叹:舅舅跟爸爸真像。只是她没说后半句:都那么不靠谱。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弟弟不忘本心?她一直在泥泞中倔强地挣扎着。
好在有户领养弟弟的夫妇家庭条件不错,对弟弟也很好,但是却要自己签一份断绝往来的协议。在数月的相处下,弟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再任性挑剔,当了解到姐姐的心酸和无奈时,懂事的弟弟主动居然要求被领养。
她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拉着弟弟离开,路上弟弟问:你想不想踢球?两人踢了一会便相拥而泣,片尾只剩下一个足球在操场淋着细雨。似乎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END
文字/INC呀编辑/希遇图片/网络,侵删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