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10大开国元帅中,朱德、彭德怀以及林彪是开国元帅的“前三甲”,之后第4位是刘伯承,第5位是贺龙,第6位是新四军唯一的元帅陈毅。
而这几位元帅的排名都是有章法的,含军功、资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朱德、彭德怀和林彪其中朱德元帅排在第一毫无争议,他身上有两个光环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元帅。
其一是他作为工农红军之父的身份,其二是他是十大元帅中资历最老的一位。
在第一点上涉及到三河坝分兵这一历史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朱德元帅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带领的800起义军后来上了井冈山,成为了最早的工农红军。
在第二点上,朱德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在1909年时朱德就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反清运动。后来1911年10月朱德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革命战斗——重九起义,带着部队打进了当地总督衙门。
可以说朱德是中国革命的活化石,他的资历在我军中,无人能出其右。
彭德怀排在第二也不难理解,资历加上军功奠定了他的地位。
在资历上彭德怀最早参加湘军,后来到1928年参加了平江起义,参与了工农红军建军。在军功上彭德怀带着志愿军抗美援朝,打赢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打得最漂亮的一场对外战争。
至于林彪,他作为10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能排在这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功。
毕竟林彪和彭德怀是中国历史上唯二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并且林彪率领的4野从中国最北方一路打到了最南方,可谓是战功赫赫。
因为军功的缘故,林彪在1951年时在解放军内的职务非常高,担任着中央军委副主席,这个职务奠定了其“共和国第三元帅”的地位。当然林彪能排在第三元帅,很大程度上也和其堂兄林育英有关系。
林育英在1935年时劝服了张国焘北上,避免了工农红军走向彻底分裂。可以说这是一个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物,在党内有极高的地位。
从1930年林彪开始担任红四军军长,之后的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长征途中,林彪都有赫赫战功。再加上其堂兄林育英的贡献,直接将其地位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贺龙贺龙元帅排在第五,除战功外主要和其资历、“带资进组”有关。
在资历上贺龙参加过北伐战争,是一个从南昌起义之前,就已经在参加革命的革命者。至于带资进组,和南昌起义的部队组成有关。
南昌起义共有约2万人参与了战斗,其中贺龙带领的第20军就下辖约7000人,占据了起义部队的约3分之1。所以贺龙在工农红军的建军阶段,就是非常重要的领导人,没有他的第20军,南昌起义中我军的实力要下降几乎一半。
并且贺龙还是当时民间社团——哥老会的高层人员,是袍哥大佬。这一身份为工农红军在早期发展阶段带来了很大便利,贺龙常常利用这一身份拉着一个村子的人闹革命。
刘伯承和陈毅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刘伯承和陈毅,之所以这么排和其资历以及出身有关。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朱德的资历最老,其次就是刘伯承了。除了没参加辛亥革命外,刘伯承几乎参加了中国后续的每一次重大革命事件。从1915年的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到1917年反对北洋政府的护法战争,再到后来的南昌起义,刘伯承均有参与。
陈毅和刘伯承的资历比就差远了。和朱德、刘伯承这种走“暴力革命”路线的人不同,陈毅走的是学生运动路线。1921年时,陈毅最早在法国留学期间参加了“拒款运动”,抵制北洋政府以中国采矿权、筑路权为抵押从法国贷款。
后来到1923年陈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才算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并且陈毅未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爆发前他人在武汉。在中国共产党谋划南昌起义的时候,陈毅接到了命令,要求他赶紧前往南昌参加这次起义活动。
随后陈毅赶紧上了去南昌的船,结果他刚上船南昌起义就爆发了。等陈毅进入南昌城后,起义军已经离开了城区,城内正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陈毅在南昌城内找队伍,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得知队伍已经出城后,他也立马出城去追队伍,最终在南昌起义爆发6天后,于抚州一带追上了起义军。
这时候的起义军非常缺人,像陈毅这种在法国留过学的高材生,肯定是要吸收进队伍的,所以当陈毅要求加入队伍时,他也是直接被任命到第11军第25师第73团当团政治指导员。
在战功上,刘伯承也要更大一些。刘伯承可以说是撑起了中国西南解放的半边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可谓是插在国民党心脏附近的一颗钉子。
并且刘邓大军能在严重缺乏群众基础和物资的大别山生存下来,已经展现了其高超的政治能力。
当然除了战功和资历外,刘伯承排名在陈毅前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人的出身,前者出身八路军,后者出身新四军。
八路军和新四军虽然都是中共领导下的部队,但八路军算是主力,新四军算是“偏师”。
诚然,新四军的抗日环境比八路军艰苦很多,但不管是军队规模还是抗日效果,新四军都要差很多。
此外在工农红军被国民党“收编”时,八路军是“路军”(虽然编制很快就被蒋介石改为了第18集团军),新四军是“军”,编制比八路军低了一级。所以后续八路军和新四军合并时,新四军的地位要差一些,这也就导致新四军出身的军官地位不怎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