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胜,男,汉族,1970年10月生,安徽霍邱人,19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
现任福建省龙岩市委书记、龙岩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龙岩,这座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城市,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早在一万年前,龙岩地区就有先民聚居,开启了这片土地的文明篇章。夏商时期,此地属扬州;周时归属“七闽”;秦代纳入闽中郡。汉初为南海王封地,后归会稽郡冶县。三国时,孙吴势力南征,大量汉族官民涌入,中原庶民开始在龙岩集居建寨,开启了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的进程。西晋太康三年,新罗县设立,更多中原士庶南下至此。此后历经朝代更迭,龙岩的行政区划不断变迁,唐开元二十四年正式建州,因长汀溪得名汀州,这是闽西历史上最早的州。
龙岩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留存着众多珍贵的红色文化遗迹,全市共有革命旧址类红色文化遗存753处(818个点) ,占全省总数的35.3%,古田会议会址更是闻名遐迩。1929年,红四军在这里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还有闽西工农银行旧址、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等,它们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理想。《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等一系列保护规划的实施,让这些红色遗迹得以妥善保护,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
龙岩还是汉族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聚集地,200万客家人在此生活,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楼造型独特,功能齐全,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培田古民居也别具特色,与永定土楼的封闭坚固不同,它更加开放优雅,拥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和6家书院,彰显着明清时期客家人崇尚耕读的文化传统。连城四堡作为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雕板印刷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存的印坊、雕版等珍贵文物,见证了古代印刷业的辉煌。
龙岩的历史文化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红色文化的激昂奋进、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龙岩正不断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