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戳心的问题——就像一位家底殷实但反应迟缓的富二代,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时代浪潮中已经被年轻的创业者甩得十万八千里了。福特CEO吉姆·法利最近的一番话,让这个问题在全球汽车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直言,美国传统车企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中已经严重落后,并且根本问题就出在「代码和智能系统」这两个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上。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传统车企不是资本雄厚吗?为何会沦落到被新势力「吊打」的地步?问题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反而是因为「船大难掉头」——代码这件事太陌生,思维也太老派。更重要的是,它们起步晚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领先的市场里,这些老牌巨头能嗅到的是逼人的危机感。然而,能不能迎头赶上,还真不好说。
吉姆·法利的坦言,听着像是自黑,但透着清醒。福特虽然是美国汽车工业的代名词,但在智能化转型上,一度被时钟拧到了上世纪。
一辆车过了生产线交付消费者,代码和系统还全靠外包的供应商来更新,福特自己啥都干不了。难怪法利感慨:这是个时代性危机。
不过问题意识归问题意识,行动才是硬道理。法利显然没打算光喊口号,他开始力推福特内部的智能化改革。比如,从互联网公司挖大牛组建技术团队,拆掉思维里的墙。还记得吗?传统车企一向是零配件采购的老手,但「被代码绑定在供应链」的模式,让它们丧失了主动权。
法利开始要求供应链透明化,同时研究独立开发车载系统的能力。这就像以前习惯了买外面煮好的饭菜,现在试着自己学做饭,虽然慢,但总归能掌控味道。
法利的努力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传统车企正在「自我手术」。问题的关键是,手术能不能快、省、准地完成?毕竟,比自己更年轻、更灵活的对手,已经在前方跑得越来越远。
如果你觉得福特的困境只是特例,那么请看看欧洲大众汽车。这家昔日鼹鼠王国的工业象征,也难逃转型阵痛。大众近年来全力推广ID系列电动车,同时开发全新的MEB平台,这些努力乍一听很像是福特改革的同行者。
但老实说,大众的起步并不顺利。早期对智能化系统的轻视,以及代码开发能力的缺失,让它在智能驾驶和交互系统上出尽了洋相。这样的故事说明,这不仅仅是福特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传统车企的普遍问题。大船确实掉头慢,而且在这条路上,不反思、不认怂是不行的。
如果说大众的努力代表了一些传统车企「觉得疼了就改」的态度,那北汽新能源可以说是一个反面教材。它曾经是中国第一批新能源市场的排头兵,但在关键技术上依赖外包的弊病后患无穷。
看似风光的品牌,到如今直接被市场边缘化。这不正是福特最害怕的方向吗?
再说说美国车企为什么盯着中国市场看。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国车企已经玩转了「软硬件融合」的招数,成为了全世界的标杆。
比亚迪,就是那个名字绕着地球刷存在感的强者,它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从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到DM-i混动系统的省心程度,这家公司几乎每一个发布的新技术,都是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的样子。更惊人的是,对比亚迪来说,代码根本不是瓶颈,因为所有核心的东西,它都牢牢掌握在手里。
这种软硬结合的模式,给福特的启示大概是:光有硬件,钱不会一直赚下去,而没有「软实力」,钱可能马上就赚不到了。
比亚迪的独立性也让人不禁反思:那些只会吹智能化口号,却早早把系统外包给第三方的车企,到底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未来?在这样的对比里,福特的危机感显得格外真实。
当然,福特并不是唯一意识到中国车企领先的国际巨头。今年年末,丰田汽车的CEO澄清了一个事实: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技术领先,还拥有全球最强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换句话说,别人从上到下都准备好了,而传统车企还在摸石头过河。这也难怪福特的法利会如此痛陈「传统车企落后时代」的问题,他的同僚们或许也有类似的公开或私下的焦虑。
不少外国高管开始提到,应该向中国学习如何整合供应链,如何用技术创新弥补时间差。然而,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方面,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的快速适应力上天生笨拙,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消费者对老品牌的印象固化。这是它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场战役中必须跨越的双重鸿沟。
然而,中国车企自己也并不是稳赢的一方。虽然本土市场的技术优势明显,但想要进入国际市场,把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复制到全球并非易事。从近年来北汽新能源的衰落,可以看出一家企业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进步,也会迅速成为被赶超的对象。
福特的改革也给中国车企敲响了一个警钟:中国市场地位固然牢固,但全球竞争远比国内复杂。很多国内车企可能疏于关注国际化布局,市场眼光还需要进一步打开。而技术这张王牌,必须打到极致。
福特的觉醒是个信号,一个有风险但并不绝望的信号。道理人人都懂:无论是老玩家,还是新选手,慢一步可能就再也追不上这个时代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