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4日,淞沪会战结束不久,日军向南京进攻,老蒋在庐山收到了一封来自欧洲的电报。
他看完电报后长叹一口气:“外国佬,靠不住。”
这封电报从布鲁塞尔发来,《九国条约》缔约国在布鲁塞尔的会议刚刚结束,西方国家联名谴责了日本的侵略,并要求中日停战。
但美、英、法、苏这些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对华进行支援,他们只是安静看戏。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顾维钧告诉老蒋:“英美间接支持日本,苏联有意支持中国,但不愿公开和日作对,外交周旋已无望。”
实际上,8月开始,中日军队在沪进行决战,双方出动百万大军在租界旁边血战,老蒋当时就希望西方能来调停。
但西方人作壁上观,让淞沪会战的意义打了折,也给日本增加了信心。
淞沪会战是抗战最残酷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出动精锐70万人血战三个月,伤亡20多万人,最后却没能守住上海。此战不仅让中央军损失惨重,各地军阀的嫡系部队也损失不少。
而且因为淞沪失败,大军溃逃,导致南京防线不战而丢,日军在12月就占领了南京。
淞沪会战从战果上来看是失败的,但在后世的解释中,很多人强调此战“战略意义大于战术意义”,它有争取时间、调动日军注意力、争取国际同情、团结全国人民等意义。
那么,在中日全面开战前,国民政府是怎么计划应对日本侵略的?淞沪会战真的调转了日本的进攻方向吗?这一战到底该怎么评价?
{1}1931年后,中日必有一战1931年9月,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扑向东三省,东北军不战而撤,东三省被日本占领。
放眼当时的世界,在几百年里,从没有任何国家能以如此轻松的方式,占领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
日本人的这次胜利成果超过了甲午和日俄战争,日本政府和军队都感到振奋。
在他们看来,国民政府虽然表面统一,但没有改掉军阀性质,地方对中央三心二意,阳奉阴违,军阀只想保卫自己的利益,心里没有国家。
日本把国民政府比喻为“诸侯联盟”,各地军阀的组织很松散,应该是一打就散。
关东军的胜利也得到了天皇的嘉奖,指挥层全部被提拔,可谓鸡犬升天,日本军部的将领们一时野心蓬勃。
彼时,陆军的少壮派军官、甚至军校生都希望能从中国夺走更多领土,包括华北、山东,建立东北亚的殖民地网。
然而,国际上对日本的行为都表示愤慨,关东军的侵略受到国联的批评,但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都在经济危机里挣扎,无力去管东方的事。
1932年,国联派出调查团来到东北,调查团在几个月后带着资料回到欧洲,国联在1933年初宣布不承认伪满政权。日本政府表示抗议,愤而退出国联。
随后,日军调集国内的侨民组成“开拓团”开拓东北,并扩大关东军规模,完全是一副不想走的架势。日本官方一直在强调“日本对满洲无领土野心”,但国际上已经认定日本有侵略意图。
1933年,美国的东亚事务专家们认为:日本未来肯定会入侵中国,美国曾以外交途径警告过中国政府,中方很重视。
老蒋也知道日本不会轻易吐出东北,而且日军前出到长城一带后,对华北和内蒙的野心昭然若揭。
老蒋当时就提出:“中日必有一战,要么中国收复东三省,要么日本南下入侵中国腹地。中国未来抗日的根本在于西南,云贵川易守难攻,未来将会是中国的大后方。陕西和山西是战略重点,西安、重庆都可以做陪都。”
这是老蒋1935年提出的战略,但应该是老蒋手下将领的集体智慧。作为中国的时任执政者,老蒋虽然常被嘲讽没文化,但靠着巨大的智囊团,这点基本的判断力还是具备的。
南京政府一边制定战略计划,另一边,中央军开始整军备战。
当时,国民政府主要和德国合作,用资源换取武器,请德国教官训练,计划打造50个德械和德训的主力师。但因为时间和军费不够,直到1937年也只有几个中央军的部队能叫“德械师”。
与此同时,德国人还在南京周围设计了一道防线,是欧式的地上碉堡防线,以步兵碉堡为主。
这条防线的规模和战斗力虽比不上法国马奇诺、德国的莱茵兰,但是在亚洲地区已经很优秀。
准备好了这些工作,时间已经来到1936年,伪满洲国已经完全成为傀儡,日本国内也蠢蠢欲动,战争的阴霾已经笼罩在中日的上空。
军部很多少壮派急于在中国开始侵略,最终酿成1937年的“七七事变”。
{2}“京沪本为一体,国军却顾沪而失京”“七七事变”爆发时,日本军部内部分为两派,少壮派主张全面入侵,认为三个月就能搞定“中国事变”。少壮派之所以着急,是因为在中国潜伏的间谍传来对日本不利的消息:
中国的国力和军力在快速增长,国共的内战也基本结束,假若再等两年,日军和中国开战后胜负难料。
但还有一派人认为扩大和中国的战争是自寻死路,关东军的参谋石原莞尔就是代表。
石原认为,日本消化了东三省后,已经可以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发展经济和军事。如果日本深陷中国战争,一旦中国全面抗战,日本就失去退路,最终会被拖死。
但华北日军听不进去石原莞尔参谋次长的话,因为他们这次行动,效仿的就是当年石原莞尔领导关东军占领东北,驱逐张学良的行动。
石原莞尔则尽量控制着局面,他提出可以用撤军来展示诚意,换取“七七事变”和平解决。
石原莞尔的理论在军部也有人遵从,但日本人没想到,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居然主动进攻上海日军,日本军部一片哗然,石原莞尔的“不扩大计划”失败了。
关于中国第9集团军主动进攻上海日军的前因后果,一直有很多的分析,最主流的就是“转移进攻方向说”。
当时日军在华北挑事,并占领京津,很快就能沿着铁路和公路扩散到整个北方,威胁秦晋、遥指武汉。
老蒋听从蒋百里和陈诚的意见,在长江流域主动开战,把日军的战略重点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河网密布的南方能迟滞日军的进攻,为抗战争取时间。
这种说法现在基本被人们接纳,也是抗战初期淞沪会战动员70万人打三个月的唯一解释。
但在史学界,对老蒋决战淞沪的动机一直有其他说法。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就曾在蒋氏的日记里找到蛛丝马迹,他认为蒋氏在淞沪开战并未有太深的考虑,不能上升到战略“大棋局”的高度。
当时中国军界普遍认为要对日本进行反击,以改变被动局势,老蒋于是将反击战场定在了上海,主要因为这里有租界,能引起国际重视。
诚然,在淞沪打仗有两个好处,第一肯定是引起国际关注,英、美、法都在上海有租界,在这里开战,他们无法忽视。
第二是能给军阀们做个表率,告诉他们南京政府是真心抗日的,各军阀必须要同仇敌忾。
实际上,上海和周围地区都是老蒋的基本盘,也是南京政府的靠山——江浙财团的老家,在这里主动抗日,代表老蒋要拼上家底,这对于各路军阀无疑是一种敦促。
淞沪战争之初,老蒋把自己的德械师87、88师丢了上去,随后教导总队、税警总团都上了战场。这些部队打得很顽强,但面对日军的陆、海、空兵力,这些精锐很快被打残。
老蒋一上来就拼命,西北军、桂军、东北军、粤军、川军、湘军都看在眼里,他们也没理由再以保存实力为由消极抗战。
但纯粹军事上来说,在上海打仗是非常不明智的,德国教官认为应该把防线放在后方的苏锡常地区,部队更好展开,日军的海军也无法肆无忌惮炮轰、轰炸中国军队。
在日军视角,他们从未想过中国军队会在上海主动开战,而且打得如此坚决,让日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日军本来的计划是从华北南下,寻找老蒋的主力打几场围歼战,只要老蒋的兵打光,军阀们很可能反水。
军阀们一旦叛乱,老蒋必然孤立无援,只能被迫和日本签订城下之盟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不然就会变成民国版“明思宗”。
之后,日本方面计划让南京政府承认伪满独立,让华北自治,日军就撤出关内。
而在开战前,日军认为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任务很简单,几个精锐师团就能打垮中央军。
但没想到淞沪之战却打得血肉模糊,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宝山、大场、罗店反复争夺,全国前后调来70万大军和日军决战,逼得日军倾国出动。
整个淞沪战役,22万日军带着航母、炮舰、战斗机才夺下了上海。
打完淞沪,军部头脑发热的少壮派们也犯嘀咕:“第一次大会战就打成这样,后面还要怎么继续呢?”
{3}淞沪大战,让中国的“国格”苏醒淞沪会战打到10月底,日军于杭州湾登陆,中国军队紧急撤退,会战结束。
日军登陆之时,几十万中国军队如果有序撤出上海,淞沪会战的收尾就不至于那么狼狈。
但在撤军之前,老蒋寄希望于布鲁塞尔的九国峰会调停,他必须要做出中国还在顽强抵抗的态势,借以“感动”外邦。
可惜九国最后没能调停中日战争,老蒋却延误了军队撤离的时间,导致大军在恐慌中出现溃退。
日军借机追杀,很多军队损失在撤退路上。
由于淞沪撤退太仓促,直接导致后来南京保卫战的失败。20多万溃军只顾逃跑,老蒋直接放弃了南京正面的军事防线,南京城的城防也组织不力,军队士气低迷,导致南京被日军一鼓而下。
经历淞沪三个月苦战后,日军对中国军民怀着极大的仇恨,日本军部也决定以恐怖主义的方式震慑国民政府和中国人民。所以他们默许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大屠杀,残害中国军民30多万。
抗战胜利后,老蒋的手下们在“功德林”曾回忆淞沪抗战的不足,除了军队素质较差,指挥混乱外,他们也吐槽了蒋氏选择战场的失误。
当时最著名的论断就是:“京(南京)、沪本为一体,国军却顾沪而失京,这是一大昏招。”
淞沪会战同一时间,日军进入山西,和淞沪同时开始了太原会战,最后基本占领山西大部。
1937年底,打完淞沪后南京陷落,同时华北日军也开始南下,日军还从山东登陆,韩复渠不战而逃,日军得以进入江苏。
1938年初,徐州会战爆发,中国军队顽强抗击日寇,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日军还是拿下徐州,和江南日军会师,继续西进。
如此来看,一直流传的“淞沪会战把日军的进攻方向转移到长江流域”,这一说法似乎值得商榷。
在抗战爆发前,日本军部原本制定的对华战争计划就是杀向长江流域,以控制南京、武汉为最终目的。
因为武汉是中国水陆交通枢纽,南北铁路从这里通过,长江、汉江水运在这里交汇,一旦日军打到武汉,意味着中国最有价值的地区基本被日本全部占领。
1938年秋天,武汉会战结束,日本基本完成了战前制定的目标。但有一点却和他们想象的不同——老蒋并未投降,南京政府迁都重庆,继续抗战。
至此,日军其实已经知道自己难以在中国取胜了,外交上的活动再次秘密进行,中日代表在香港地区见面,讨论日军撤军的条件。
日本依然要求中国承认伪满政权,还要中国让出华北,并禁止在上海驻军,老蒋一概不允,最终和谈失败。
进入1939年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继续在西南地区蚕食,多次湖南湖北发起进攻,意图攻入重庆,迫使老蒋就范。
中国抗战在1939到1941年也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当时德国入侵苏联,苏联自顾不暇。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正面抗战的压力才得以减少。
至于淞沪会战,它是抗战第一次大会战,它的战略和战术上虽都有不足,但淞沪会战的影响不容质疑。
淞沪会战告诉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时刻到了;也告诉全世界政府,中国不会再任人宰割,中国军队不全是军阀和匪军,中国军人是一支忠诚、勇敢的爱国武装。
淞沪会战之后,世界各地的报纸争相报道淞沪抗战的新闻,西方国家虽然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但他们也被中国反抗侵略的精神感动。
自清末以来,中国在对外战争上未尝一胜,哪怕民国建立,早期在对外战争上还是很软弱。
直到淞沪会战的3个月血战,30万将士的伤亡,才给中国重新树立了“国格”,西方人重新审视中国,就是从淞沪会战开始。
参考资料:
1.《重评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陈廷湘
2.《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和日本的战略与淞沪会战》程晓
只要是抗日,都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