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7首宫怨诗排行,哪首能当“压卷之作”?是杜牧的《秋夕》吗
宫怨诗,是反映古代宫廷女子幽闭于深宫之中哀怨的诗歌,它最早出现于《诗经》,到了唐代,宫怨诗的创作达到顶峰。
从初唐到晚唐,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有宫怨诗流传于世,如王昌龄、白居易、杜牧等等。
今天,为大家精心挑选了7首宫怨诗,如果为它们做一个排行,谁才是“压卷之作”呢?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这首诗,通篇是宫人自诉悲怨,层层深入地倾吐出她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到苦望,再由苦望直到绝望的心态。
所以,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曰:“极直致而味不减,所以妙也。”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夜之中,万物安眠,主人公却不肯就寝,反而冒着露水,静静站立在门前的玉阶上,显然是心有所思,无法安睡。
随着时间的流逝,露水渐渐浸湿了罗袜,虽然时值秋日,露水繁重,但要浸湿袜子,并非一时之功,但是主人公全心投入在相思中,不但无心穿上鞋子,连袜子被浸湿也毫无所觉。
终于,她意识到了时间已经很晚,回到了房里,放下水晶门帘,应该是准备安寝了。
但最终她还是没有闭目安歇,而是重新抬起头,在门帘的缝隙里眺望空中的秋月,继续痴痴沉迷于心事。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的诗,除了《遣悲怀三首》以及《离思五首》外,就以这首《行宫》最为出名。
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即“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冷宫里一待就是四十多年,从豆蔻少女熬成了白发宫人,其间的酸楚只有她们自己知晓。
这首诗平实却很有力度,含蓄而有深意,以小见大,给人以想象的天地。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是唐代一首悲歌的名字,据说是玄宗时有名的歌者何满临刑前所作,乐曲悲苦无比,令人闻之断肠。
到了唐武宗时,有一位孟才人因为擅长笙歌,深受皇帝宠幸,后来武宗病危,临死之际将孟才人叫到床前,询问她今后的打算,孟才人早就决定随唐武宗而去,便在御床前最后唱了一曲《何满子》,歌罢气绝而死。
张祜的这首《何满子》,歌咏的就是这位孟才人的事迹。
才人从三千里之外的故国来到宫廷,在深宫中兢兢业业地服侍了皇帝二十年,这段漫长而精彩的生涯,最终全部浓缩在了一曲哀歌、两行清泪之中,在生命最后一刻完全爆发出来,君臣相得的默契、以死相报的决绝,带给人强大的震撼力。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纱窗外,日影淡去已近黄昏,宫殿空空,无人见我满面泪痕。
庭院寂寂,春日繁花将尽,梨花满地,我不愿开门。
诗中人的怨情给人以美人迟暮之感,“日落”,“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都象征着诗中人的命运和结局。
全诗委婉含蓄,主要通过侧面描写将寂寞孤苦之感表达得入木三分,耐人寻味。
有多少人,因为“寂寞空庭春欲晚”一句,而记住了这首诗呢?
《长信秋词五首(选其一) 》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天色将明,宫中的女子开始打扫宫殿,一个动作就体现出了她已是受到冷落的“旧人”。
在打扫之余,也只能手持团扇在宫中徘徊,一个“且将”表现了她的无所事事、孤寂无聊之状。
后两句则用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说自己的美好容颜还不比寒鸦,则更显其深居后宫的怨念之情。寒鸦还可以从昭阳殿上飞过,带过日影。
古时常用“日”来比喻君王,因此日影也可理解为君王的恩宠。
这句用一个强烈的对比,含蓄地表达了由于君王有了新人冷落旧人而产生的孤寂幽怨之情。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烛光、秋光、星光、萤火光,画屏、罗扇、天街、夜色,这一切的巧妙交织穿插,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幅情调优美,如梦如幻的秋夜纳凉图。
然而,“天阶”二字,却暗示出这是在皇宫之中,而纳凉的女孩子们则是一群宫女。
于是,末句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也就被赋予了深意——由于进入了深宫,她们作为正常人的种种生活,包括爱情、家庭,也随之被剥夺了。结果只能向着缥缈的天际,寄托她们内心的渴求。
《全唐诗》中收录的宫怨诗近五百首,这七首这是其中一个的一个缩影。
从个人的喜好来说,我最喜欢杜牧的《秋夕》,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名。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婉约,整体灵动,颇能动人心魄。不知道大家又是怎么看的?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8首让人相见恨晚的诗句,美到骨子里,一定要读一次8首让人怦然心动的诗句,读一次,就爱上了它作者,清风,书墨丹青,诗意江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漫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