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在港版《天龙八部》里有“能够与小僧平举手者,天下几人不多”和“则取决于阁下的斤两”等几句深入人心的台词,李国英先生的表演的确不俗,堪称令鸠摩智这个人物拥有高达主人公的知名度,甚至被一些人称为“大轮萌王”。
但回到原著中去,鸠摩智一直都是反派角色,之后凄凉的下场理所当然,但说起来金庸给的下场还太善良,而且更令我奇怪的一点就是连扫地僧都无法开导他,为什么以后他会受到段誉的开导呢?
(鸠摩智、慕容博剧照)
鸠摩智这个人物的人设,有什么不尽合理的地方?事实上,细细品味原著,才知道金庸布置得非常精巧。
少室山大战后,萧峰,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和慕容复这五个人聚集在藏经阁内,针尖与麦芒之争一触即发,须知除慕容复外,其他四人可都是读者口中的“天龙四绝”。可以想见这一场大战的盛况。
(扫地僧剧照)
但没有人想到,比武中的主人公并不是天龙四绝之一,而是一位其貌不扬、头发花白、身穿青袍、手拿扫帚、躬身扫地的老和尚,完全没有丝毫高手的样子,但是他所散发出来的灵气震慑着一群高手,下一次发生的事比大家都要预料的要多。
扫地僧便开始鼓吹自己的“武学障”,但鸠摩智并不相信自己的话,倒认为这个老和尚班门弄斧了,便在无意中给了那个老和尚一招无相劫指,灭掉那个贫嘴老和尚,还顺势来了个下马威,可是那个扫地僧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旁边布了一堵看不见的气墙,鸠摩智这一杀招就这样解决了,明王立刻面色不佳,哪敢造下次样。
也许正是鸠摩智之败,也引发了其它人对这位老僧特别是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再审视,那名老僧口中的“武学障”和他所处的境界极其相似,身体上的种种痛楚使他们只好信以为真,就这样两人相继被老僧点走了,自此伴着青灯古佛。
说起来怪就怪在那个萧远山和慕容博都是一身的罪,这个时候被扫地僧收了倒是情理中的事,但是鸠摩智何尝不是一个反面人物,他没少做坏事,金庸为什么没有安排扫地僧一起收了他呢?
严格地说,扫地僧收服萧远山和慕容博基本上也都属“管闲事”的范畴,管二人就是管二人,再加上鸠摩智就没有坏处了,不是吗?
而当情节进展至西夏驸马选举部分,鸠摩智武林生涯结束,这次他为吐蕃王子护航,结果阴沟里翻船身亡。
他首先是在和慕容复的火拼中走火入魔掉进枯井里,然后在那个枯井里和段誉过招。
当然了,严格地说,这还算不上交手,只是乱打乱撞,因为段誉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半吊子水平的武者,这时鸠摩智几乎走火入魔了,基本上两边都是乱撞一气,谁料就在千钧一发之时,王语嫣不小心咬到鸠摩智曲池穴处,其所有内力就像海水倒灌般涌进段誉的身体,两边为此苦不堪言,双腿倒在地上。
(鸠摩智剧照)
到两人醒来时,鸠摩智已是一个毫无内力的废人,段誉内力更上一层楼,除武功水平发生改变外,他似乎也改变了一个人。
醒后向段誉走去时,段誉仍认为这个人不死心,还是要知己以死,不料对方向其躬身一礼,整得段誉摸不着头脑。
而此时书中是这么说的:“段公子,吾误学少林七十二绝技,走火入魔,险象环生,要不是你吸了我内力,老衲早就疯了,奄奄一息了。这会儿老衲武功虽已失传,但性命犹存,一定要拜谢您的救命之恩……老衲虽然身处佛门,但争强好胜的心比一般人还旺盛,如今的果报,其实已经种烟三十年了。呜呼,贪嗔痴三毒药,无一免俗,而自居高僧者,贡高自慢而不惭。”
要知一开始连扫地僧都未能把他点出来,扫地僧那番“武学障”的话更是句句戳中要害,鸠摩智不以为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因为段誉的这种“吸功”行为才有了大悟呢?
事实上,大多数人根本不懂鸠摩智害怕什么。
大轮明王身为吐蕃首屈一指的高僧会“怕”些啥呢?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鸠摩智这个人嚣张到了极点,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几个人能够跟他平起平坐,对自己武功而言,他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因此他害怕的,永远不是某一个武林高手,而是如果遇到了强大的敌人,反而会激发出自己的好胜心。
譬如少室山之战,在萧远山和萧峰父子俩面前,他毫不畏惧,还是选择了和慕容博一起并肩作战,即使此战本来就和自己无关一丝一毫,他之所以还肯趟这个浑,只因他有心思会通一会儿那二位大师。
(段誉剧照)
就连顶级高手也不害怕,鸠摩智又会害怕什么呢?
很容易,生怕败给同道中人即佛门之人。
鸠摩智这本书里总共打了三场大仗,第三场他为西夏王子护航,这没什么可说的,前两场大仗他为自己打。
鸠摩智初出茅庐的第一仗就是向大理天龙寺发起挑战,除了要抢走那本《六脉神剑剑谱》外,还希望能灭尽天龙寺雄风。
而他的第二战则是挑战中原的少林寺,他以小无相功催动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妄图以翻版的少林绝技击败原版的少林绝技,好让少林派脸上无光。
(天龙寺群僧剧照)
要知道鸠摩智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向武林中各个门派发起挑战,其目的实际上就是要败落天下和尚,以此来证明其本人为天下第一高僧。
这一点在藏经阁大战时,他首次向扫地僧下手也可以看出,萧远山与慕容博为什么会受到指点,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服了那个老僧,鸠摩智不服气,在他看来,“老子作为吐蕃首屈一指的高僧,有什么资格聆听您的大放厥词呢”,所以他不惜偷袭对方,也要镇压扫地僧。
而段誉日后竟将其内力吸去,只是给了他台阶,如原著所说,鸠摩智本来确实是一位高僧,一位大智慧之人,只因执迷习武而使自己走上了歧途,这时被一个俗世之人吸了内力,倒成了自己回归正途的最好机会。
李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