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复学后又请假,比接纳和冷静更要紧是父母要做到“话软心硬”

百合读书 2025-01-09 15:15:01

这两天在辅导家长的过程中,一直跟着家长的心一样忐忑着,心想着休学复学后又开始请假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才能继续推着回学校?

欣喜的是,今天跟家长交流时,知道昨天孩子已经返校,今天早上也去参加考试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暂时稍稍落了地。

看着孩子艰难的返了校,就像我自家孩子有了进步一样欣喜。

但我知道并不能掉以轻心,也在持续提醒家长:切不可再施压,要降低目标和期待,要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来。

这个孩子是成绩比较好的学霸,因为对自我要求太高和自我认可度太低,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的情绪卡点,负情绪堆积和压抑的时间久了,集中爆发时不得不休学了。

在家休息了一两个月后,一边做同步的心理疏导,一边家长开始积极自救和学习以及改变自己之前的家庭教育方式。

孩子慢慢的走回了学校,但是家长却随着孩子的返校,一步步给孩子提了更多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按照学习的作息上课,能正常考试,能花更多的时间来恢复之前的成绩与水平。

但是孩子从学校放学之后,就不太有心学习,就想打游戏,也会吐槽学习太累,心情有点不太好。

家长见状就有点担心,觉得孩子之前都休学了几个月,休息也休息了,玩也玩了,摆烂也摆烂了,折腾家长也够够的,这下还不好好学习,就会有点崩溃和受不了。

于是,就会说一些比较过激的话与选择,让孩子选择,要么好好上学,要么出去打工,要么选择留级。

当然,家长并不是真想让孩子休学,只是想拿此为借口让孩子好好学习,让孩子学会承担和早点蜕变。

但遗憾的是,家长的这些做法和说法,不仅没有让孩子认真学习,反而情绪内耗更严重了,甚至复学后刚有一些进步,又退行回来了。

孩子开始更加畏惧学校,更加拖延,一提学校就会头疼、胃痛或者浑身不舒服。

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不提学校一切都好,玩起游戏挺开心的,看起来心情也不错,只要一提上学就各种情绪低落,各种不舒服。

其实,并不是孩子没有进步,只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随着孩子的恢复而“水涨船高”了。

刚开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能回学校就行,哪怕不上晚自习,哪怕一天去半天都可以,可是孩子真的去了学校后,家长的要求又开始变了。

家长希望孩子不要缺一节课,希望孩子正常参加考试,还希望孩子放学后在家也能好好学习,而不是拿起手机玩。

一旦,孩子没有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学习,家长就会情绪失控,就会声讨孩子这样吊儿郎当的上学特别没意思。

针对家长对孩子这样的反馈,我给出了三个调整建议:

首先,真正的接纳孩子现状。

在孩子休学或出现情绪以及心理问题时,家长只是被迫放下了对孩子的高期待与要求。

因为在健康与崩溃的情绪以及孩子的成绩之间,家长不得不选择了安全第一。

这时,并不是家长真正接纳了孩子的不学习和摆烂,而是迫于无奈做出的绝望选择。

一旦等孩子略微情绪好点时,父母觉得孩子已经安全时,就忍不住又去要求学习和成绩了。

这时候,就会容易导致刚刚从休学中复学的孩子,略微恢复的情绪又退回到从前了。

家长要想真正接纳孩子,就要完全的信任、尊重和共情孩子。

无论孩子学习不学习,是否正常返校,家长都要包容和理解以及宽容,这时孩子才有心力从焦虑和恐惧中修复,然后继续返校。

其次,保持情绪稳定和冷静。

家长往往会说,只要孩子好,我就情绪很好,孩子不好时,我没办法冷静和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的确是一种很难做到的修炼,但为了孩子,家长还是要想尽办法去先一步释放掉自己的情绪,然后冷静的看待孩子又出幺蛾子的动机以及背后的诉求。

只有家长稳定,才能洞察孩子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

一味的说难听话或撒气,并不能帮助孩子走出内耗,也不能帮助孩子有效返校。

最后,做到话软心硬。

家长对于孩子,既不能完全溺爱,也不能过于强硬。

我主张家长对孩子的方式是温柔坚定,先确定自己的界线,然后说话要软,要共情,要理解孩子。

但并不意味着要处处允许孩子,也不是说所有问题都要依着孩子。

能不包办的,原则问题不该姑息的,既不要大吵大闹,也不能随意的让步,这就是话软心硬。

有原则的允许,温柔的拒绝,但不要发脾气,说过激的话或在情绪冲动时将狠话说尽。

为人父母,也是一种智慧的修炼,但父母成长得越快,对休学孩子的帮助复学也越快。

0 阅读:0
百合读书

百合读书

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