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遭反制,美国乱局升级

特朗普一心想要“收割”全球利益,让美国“再次伟大”,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关税战。他以为挥舞“关税大棒”就能让各国乖乖就范,却没想到,这一举动刚实施,就遭到了中方的有力回击。
中方在全球众多受贸易战影响的经济体中迅速行动,成为首个对美反击的国家。在特朗普挑起贸易战后不久,中方就宣布了一系列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把部分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暂停一些美国农产品企业向中国出口资质,以及对一些稀有元素的出口进行管控等。中方的反击不仅反应迅速,而且精准打击了美国的痛点,让美国切实感受到了压力。

中方反制措施刚出台没多久,美国国内就开始乱套了。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等政策后的第二天,美国多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从首都华盛顿到其他地区,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表达对加征关税和当局削减开支的不满。仅在华盛顿,就有大量民众聚集在华盛顿纪念碑附近抗议,要知道华盛顿人口并不多,如此大规模的集会,足以说明民众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程度。在特朗普的住所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附近,也有数百人参与示威游行。而且,相关示威抗议活动还在美国五十个州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等邻国持续蔓延。
美国民众对特朗普关税战如此反感,是有充分理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特朗普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完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严重影响了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就拿中美经济关系来说,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美国民众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离不开中国商品,特朗普的贸易战政策,无疑会打乱这种经济联系,给美国民众带来诸多不便。

贸易战打响后,美国国内出现了抢购中国商品的现象。很多美国民众担心商品价格上涨,纷纷大量采购电子产品、汽车零件、园艺工具等中国商品。比如有纽约市居民就花费数千美元购买各种商品,还庆幸自己抢到了中国品牌的电视机。特朗普的贸易战导致中方采取反制措施,这使得美国国内工业品、食品、日用百货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于经济状况本就不佳的美国民众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中方的反制措施不仅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还对美国本土的农业和制造业造成了冲击。暂停部分美国农产品企业输华资质、限制稀有矿产出口等措施,让美国农业和工业企业利润减少,市场受损。这进一步导致美国民众工资降低、工作岗位减少,让美国各界民众都感受到了切实的痛苦。

然而,面对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特朗普却依然嘴硬。他声称关税将给美国带来历史性的投资和繁荣,还呼吁美国人“尽管不容易还是要挺住”。特朗普的信心究竟从何而来呢?他让美国人“挺住”,又能挺多久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很可能是在等待全球大多数国家在他的“关税大棒”下屈服。
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确实有一些国家做出了妥协。比如以色列,直接取消了所有自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让美国商品在以色列享受零关税待遇,这明显是在配合特朗普的关税战。越南也紧急降税,还有对美商品“零关税”的讨论;印度则表示将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进行谈判,可能大幅降低或完全取消关税。特朗普可能认为,如果越来越多国家像以色列、越南、印度这样,他的关税大战就能“打赢”,美国经济也能逐步好转,这就是他观望、等待、坚持的原因。

但特朗普的想法可能过于乐观了。除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之外,英国、欧盟、日韩等经济体都可能对美国的关税战进行反击。除了那些经济体量小、经济抗压能力弱的国家,主要经济强国都在考虑或者已经采取了反制措施。美国就算实力再强,又怎能扛得住各个主要经济体的联合反击呢?仅仅依靠“收割”越南、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又怎能满足美国的胃口呢?可以预见,美国民众的苦日子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