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懒得吵架,懒得解释,懒得争执,到最后也懒得说话。
就像很多在外界看来很恩爱的夫妻,说离婚就离婚了。当不再争吵的生活成了主题,虽然少了吵吵闹闹的烦心,也少了久违熟悉感带来的温情回忆。
相反,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吵一吵架的人,幸福指出反而更高。
好久不见,何止想念前几天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对小夫妻,经常在周一的时候手拉手去买碗。
因为他们家的碗在周末时,因为两个人吵架而被摔碎了。有意思的是,周末吵得很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夫妻两,很快就和好如初,而且更加恩爱。
在邻居都不看好这对小夫妻能生活下去时,两人的感情却一天比一天好,只是两人依然会在周末吵架,周一依然会手拉手去买新碗。
想起了一句话: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对于小夫妻来说,可能两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而水火不容,所以会产生争吵,继而摔碗。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频繁吵架摔碗的生活过得如同鸡肋,不如早点分开。
心理学家胡慎之却不这么看,他在《重建亲密关系》中说:吵架对亲密关系是有益的。
家庭关系既可以是垃圾场,也可以是蓄水池,前者损耗,后者滋养。
对于亲密关系中的人来说,小吵怡情,吵架时释放的是负面的情绪,把愤怒的情绪释放掉,爱就能自然流动。
倘若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压抑着不说,即便是表面平静,内心也是万马奔腾,蓄积到一定阶段,就变成了垃圾场,集中爆发就愈发厉害了。
最好的关系就是:好久不见,何止想念。想念既可以是温柔和热烈的感情,也可以是发泄情绪般的倾诉与争吵。
吵架过后,要及时疏通,多说:“对不起,请原谅,我爱你”。只要是对的人,对的感情,吵一吵也无妨。
感情,越吵越稳固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吵架是一种很极端的行为,忍忍不就行了吗?
这是一种误区,吵架有时对亲密关系是有益的。想一想吵架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受了委屈和情绪激烈时,这时即便选择不吵,内心的悲伤也是无法抑制的。
老李的妻子因为乳腺癌去世了,他妻子生前就是喜欢生闷气,无论遇到多么不开心的时候,都不肯说出来。
时间久了身体就不舒服了,这让老李很后悔,他宁可妻子多发闹几次情绪,也不愿意妻子这么委屈的贤惠这么多年。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无法表达出来的情绪,就会以其它渠道表达,比如自我伤害。
老李妻子就是明显把负情绪全部留给了自己,让人唏嘘不已。
吵架的时候,更容易在情绪激动下,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这点看来吵架也是一种促进沟通的有效方式。
过程虽然不怎么美好,但结果终究幸福。不是所有的争吵都影响感情,忍的结果,只能是将情绪打压,等遇到其它什么事,忍不下去时,只会以更猛烈的发泄“我不爽已经很久了”。
相对于压抑情绪,即时地吵一架,更有益于感情的稳定。
即便明明心里不舒服,当时忍了下来没有吵,但负面的情绪还在,不能及时排解情绪,只会向内攻击自我,让自己的内心受到伤害。
就好比我们生活中很多脾气超好的贤惠女人,突然因为一件小事而情绪激烈,让人有种惊掉下巴的不可理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激的情绪都不是一天形成的,都是经历了很多负情绪的集聚,最后忍无可忍时报复性爆发。
适度的吵架,也是另一种沟通的方式,可以刺激我们说出实话,在各自的边界感中找到平衡。
会吵架的人,更通透与其憋着让自己委屈,倒不如有不满,及时说出来,哪怕是吵架,也好过冷战。
很多时候,吵架也是获取对方关注的表现,是夫妻关系相处的一种安全感。它有三个好处:
首先,吵架是呈现被压抑情绪和表达情绪的表现;
其次,吵架,还可以让夫妻双方,表明各自的态度;
最后,吵架还可以澄清各自的观点,彼此倾听。
这样看来,会吵架的夫妻,才更通透。当然,吵架要适度,并不是要闹得你死我活才肯罢休,这样亲密关系才更和谐。
同时要注意的是,吵架时,也要掌握分寸感,比如不要去谩骂对方的亲人,吵架过后也不要互相记仇,制定吵架公约,一旦态势失控,就互相叫停。
对于感情来说,所有的亲密关系,都需要维护,从理想化对象,慢慢落地到吃饭、穿衣这些生活的小事,慢慢学会包容和理解。
吵架并不是坏事,慢慢告别各种消耗式相处,看见自己的情绪,才能看见所有的幸福。
偶然吵架,偶然惦记,这样的亲密关系,才会成为滋养,而不是心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