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圆润饱满;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注释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肥:指果肉肥厚。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菜花:油菜花。
日长:夏天白昼漫长。
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惟有:只有。
蛱(jiá)蝶:菜粉蝶。
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田园的迷人风光和农忙时节乡村的宁静,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自然、质朴的美好。
赏析
诗的前两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梅子金黄”“杏子肥”,从颜色和形态上描绘出果实成熟时的饱满与诱人;“麦花雪白”“菜花稀”,则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田野间农作物生长的不同状态,勾勒出初夏江南田园独特的景致。
后两句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以动衬静。白昼变长,人们都忙于农事,田间劳作,使得平日里热闹的篱落边此刻无人经过,一片寂静。而蜻蜓和蝴蝶悠然飞舞,更增添了乡村夏日的宁静氛围。整首诗动静结合,将乡村初夏的风光与农忙景象巧妙融合,充满了自然之趣。
写作背景
范成大退居家乡苏州石湖期间,写下了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分 “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五组,每组十二首。这首诗就出自 “夏日” 组。诗人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便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乡村四季不同的景象和生活场景。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 年 —1193 年),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的诗风格清新自然、温润委婉,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其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农忙时的辛勤劳作场景,也有乡村自然风光的美好画面。
同步练习1
一、选一选,填一填。1.《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风光。(A动静结合 晚春 B动静结合 早春)2.《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3.“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A曲牌 辛弃疾 B词牌 辛弃疾)二、判断对错我能行。1.“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阴”是“阴天”意思。( )2.《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xīng”。( )3.“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意思同“无赖”。( )三、默写古诗,回答问题。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和结句中的“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2.“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3.这首是运用了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4.“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四、写一写。“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二、1.× 2.√ 3.√
三、1.扑蝶 新绿未成阴 菜花 2.急走 追 3.白描 4.无处寻
四、示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同步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