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今成老师惯用语

云端逐梦志 2024-12-20 14:39:1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此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琢磨鸟琢琢琢

编辑 |琢磨鸟琢琢琢

前言

圣人也有脾气!

2500年前,孔子被弟子气得忍无可忍,脱口而出一句“脏话”,没想到这句话不仅没有被时光掩埋,反而成了后世老师们的惯用语。

究竟是怎样的情景,让孔子也难以保持风度?

这句“脏话”又为何能流传千年,成教育界经典?

答案耐人寻味。

惊世训斥:一句流传千古的怒骂

江湖中人皆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怒骂。

二千五百年过去,这句出自至圣先师之口的训斥,竟成了后世教书育人者的口头禅。

世人只知孔圣人温文尔雅,却不知这位当世大儒也曾在雷霆震怒之下,说出如此直白狠辣的言语。

在春秋战国的烽火岁月里,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怒骂,竟能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千层浪花。

桀骜不驯:名门公子的狂妄

要说这"粪土之墙"的典故,还得从一位不学无术的纨绔弟子说起。

这厢有个叫宰予的,出身显贵,从小便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主。

他在孔门之下修习,却总是桀骜不驯,处处与师父对着干。

这厮在众多弟子中,生得一副伶牙俐齿,偏又自诩才高八斗,常在孔门课堂上挑战圣人权威。

江湖传言,他的狂妄不仅来自其贵族身份,更源于一种对传统礼法的藐视与叛逆。

孝道之争:师徒对峙惊堂

那是个春日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樱花的淡淡芳香,孔圣人正在讲解古礼。

谁知这宰予突然插嘴,质疑起古时丧礼中守孝三年之说。

他嘴上振振有词:"若是人人都要守孝三年,那田地怎么办?百姓吃什么?依我看,守孝一年也就够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课堂上的其他弟子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在瞬间凝固。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孝道可是天大的事。

孔圣人听了这话,面色顿时阴沉似水。

他目光如电,直视宰予:"你可知为何要守孝三年?" 不等宰予答话,便继续道:"吾三岁丧父,难道连这点孝心都不该有?" 圣人说这话时,声音中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那是深埋心底的伤痛被触动的征兆。

可宰予依旧不以为然,继续强词夺理。

这下可惹恼了孔圣人,只见他胸中正气上涌,目光如刀,一拍案几喝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这一声怒喝,震得满堂寂静,连窗外的鸟儿都停止了啼鸣。

整个课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弟子们都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愤怒的面容。

世家往事:圣人的坎坷身世

说到这里,不妨说说这位圣人的来历。

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在尼丘这个小地方,有一户名门望族姓孔。

老爷子叫孔叔梁纥,都快花甲之年了,膝下却只有九个女儿和一个残疾的儿子。

为了延续香火,老爷子不得不在暮年又娶了个年轻小妾。

这事在当时的名门望族中也算是一桩风波,引得不少人私下议论。

这位小妾年方十几,虽说身份低微,却给老爷子生了个聪慧异常的男孩。

这男孩便是后来的至圣先师孔子。

据传,孔子出生那天,天现异象,就连向来浑浊的黄河水都变得清澈见底。

江湖上有个说法:这是上天显灵,预示着这个婴儿将来必成大器。

少年崛起:寒窗苦读铸就传奇

可惜天不假年,孔子才三岁,他父亲就撒手人寰了。

一个小妾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里,日子过得着实不易。

主母将这对母子视为眼中钉,明里暗里没少给他们脸色看。

年幼的孔子常常躲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孩子有父亲疼爱,心中不知流过多少苦泪。

但这般艰难的处境,反而磨砺出了小孔子过人的毅力和智慧。

他深知,要在这个世道立足,非得靠真本事不可。

于是寒窗苦读,勤学不辍。

那时候的孔子,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据说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别人读十遍才记住的,他一遍就能背得滚瓜烂熟。

转念归道:从仕途到讲学

到了青年时期,孔子虽然学问大成,但在官场上却难觅出路。

那时的鲁国官场,早已被权贵们把持,一个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 各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让满腹经纶的孔子看得心寒。

直到遇见了春秋时期的大贤人郯子,这位老前辈一语点醒:要想在这乱世立足,光靠学问还不够。

于是孔子大手一挥,改弦更张,创办起了私学。

这一招果然管用,很快就吸引了大批求学者。

据传,孔子一生收徒三千,其中精英弟子七十二人,桃李满天下。

这种私人讲学的方式,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

这些弟子中,有的忠心耿耿,以师父为典范;有的却像宰予这般,处处与师父对着干。

师徒之鉴:教化路上的明与暗

世人常说"名师出高徒",但有时候也会出些不成器的。

就拿这宰予来说,他仗着自己贵族公子的身份,从不把师门规矩放在眼里。

别的弟子早起晚睡,刻苦攻读,他却总是懒散度日,上课打瞌睡。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还经常质疑师父的教诲,企图用歪理邪说来挑战圣人权威。

在孔门三千弟子中,他可谓是最让师父操心的一个。

圣怒化言:千古流传的训诫

再说那天课堂上的争执,宰予质疑守孝三年之礼,其实是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行偷懒之实。

在他看来,守孝不过是个形式,能省则省。

这般亵渎礼法的言论,如何不让孔圣人震怒? 要知道,孔子平日里虽然以礼待人,但对于是非黑白,却从不含糊。

尤其是在捍卫礼法、维护孝道这等大事上,他更是寸步不让。

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不仅仅是对宰予的训斥,更是对所有不知敬畏、目无礼法者的当头棒喝。

这便是"粪土之墙"典故的来龙去脉。

二千五百年过去,这句看似粗鲁的训斥,却成了千古名言。

每当遇到那些冥顽不灵、愚不可及的学生,老师们总会想起这句话。

结语

这便是江湖上流传的一段师徒掌故。

它告诉我们,即便是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

他也会动怒,也会说重话,只不过这样的孔子,反而更显得真实可亲。

毕竟,一个完人或许值得敬仰,但一个有血有肉的智者,才更值得后人去亲近和学习。

这个故事至今仍在流传,或许正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有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圣人。

1 阅读:2
云端逐梦志

云端逐梦志

云端逐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