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中国权利,芬兰对华连开2枪,退返我国熊猫,中方接下挑战书

小酱爆娱噶 2024-09-28 17:02:40

芬兰,一个以千湖之国和极光闻名的北欧小国,最近却频频因为其外交动作登上国际新闻头条,引发舆论场上的震荡。

尤其是涉及中国的一系列举动,更是让人嗅到了一丝微妙的气息,让人不禁思考:芬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时间回到2018年初,彼时中芬关系正处在蜜月期,“华豹”和“金宝宝”两只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在万众瞩目中抵达芬兰艾赫泰里动物园,开启了为期15年的旅芬生活。

芬兰民众对这两位远道而来的“贵客”报以了极高的热情,它们的到来不仅为动物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被视为中芬友谊的象征。

然而,这份看似牢固的友谊,却在六年后悄然变质。

2024年,芬兰动物园突然宣布,将提前归还这两只大熊猫,理由是动物园无力承担高昂的喂养费用。

消息出来后,大家议论纷纷,质疑声不断。

芬兰方面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有商业上的考虑,不得已才这么做的。

诚然,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夹击下,芬兰经济遭受重创,通货膨胀率飙升,动物园经营也陷入困境。

仔细一想,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芬兰政府在“断供”大熊猫的同时,却慷慨地向乌克兰提供了总额近22亿欧元的军事援助。

这种“肥水流了外人田”的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芬兰政府的决策动机。

另一方面,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近期的一些言论,也为“大熊猫事件”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的阴影。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国发难,指责中国帮助俄罗斯规避国际制裁,并暗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如果说“大熊猫事件”还只是芬兰外交政策转向的一个信号,那么芬兰加入北约和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惊人”提议,则彻底暴露了其“拥抱”西方的决心。

2023年4月,芬兰成了北约的一员,站在了北约东边的前哨位置。

此举不仅打破了芬兰长期以来奉行的军事不结盟政策,更在地缘政治上彻底倒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在2024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再次语出惊人。

他不仅呼吁废除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还提议将常任理事国数量从五个扩大到十个,并公然要求暂停俄罗斯的联合国成员国资格。

芬兰总统的这番言论,与其说是在为世界和平发声,不如说是在迎合西方国家的口味,以刷存在感,巩固其在西方阵营中的地位。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芬兰总统的计划在国际上没得到多少支持,连美国都表示不满。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直截了当地说,芬兰总统的提议根本行不通,实现不了。

事实上,芬兰作为一个国际影响力有限的小国,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往往受到大国博弈的影响。

芬兰“亲近”西方,一方面固然有其自身安全的考量,毕竟作为俄罗斯的邻国,芬兰对俄罗斯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求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以期在大国博弈中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大熊猫事件”和联合国改革的争议,让芬兰的外交政策调整成了焦点。

这其中,既有芬兰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量,也折射出大国博弈对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

芬兰一直采取务实的中立政策,在大国之间小心平衡。

然而,俄乌冲突的爆发,彻底打破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让芬兰的“中立”政策难以为继。

对芬兰来说,俄罗斯总是那个避不开的邻居。

两国之间的边界长达1300多公里,历史上彼此之间的恩怨也多了去了。

俄乌冲突让芬兰人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感到不安,加入北约成了他们寻求保护的现实选择。

另一方面,芬兰“亲近”西方,也有着经济和政治上的考量。

加入北约,可以获得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有助于提升芬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然而,芬兰深知,完全倒向西方并不符合自身的利益。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也是芬兰的重要贸易伙伴。

芬兰在“大熊猫事件”后急于撇清政治因素,强调重视对华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芬兰外交政策的“平衡术”,说到底,是小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选择。

它既想从西方获得安全和利益,又不想失去与中国的合作机会,只能在两者之间小心翼翼地试探,避免选边站队,以期将风险降到最低。

中芬关系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双方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希望双方能把握机会,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芬兰外交政策的转变,给中芬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熊猫事件” 尽管只是一个小插曲,却也暴露出两国关系中的一些潜在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大熊猫事件”时表示,中方理解芬方作出的决定,并强调中方愿同芬方继续共同促进中芬友好关系发展。

中国对芬兰的决定表示了理解,但芬兰的一系列举动,无疑给两国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芬兰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既要坚守原则,也要保护国家的利益。

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绝不退让,坚定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也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继续推动中芬合作。

中芬两国的经济很有互补性,合作空间很大。

双方可以在经贸、投资、科技和创新等方面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芬关系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加强沟通对话,增进互信,就能推动两国关系在健康稳定的轨道上发展。

芬兰外交政策的转变,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也给其他中小国家敲响了警钟。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抬头,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国需要以更开阔的视角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来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

中国会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信息来源:

千龙网2024-09-27 08:38芬兰动物园计划提前归还旅芬大熊猫,动物园园长: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金融界2024-09-24 08:59旅居芬兰大熊猫华豹、金宝宝将与今年提前返回中国

国际在线2024-03-02 17:26芬兰新总统宣誓就职 专家认为在安全问题上芬兰将更加倚重北约

观察者网2024-09-20 22:13芬兰总统呼吁把俄罗斯踢出“五常”,美国务院:整点现实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9-24 15:35芬兰动物园两只大熊猫提前回国,外交部回应

0 阅读:0
小酱爆娱噶

小酱爆娱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