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幸好还有书籍

人间像素 2022-05-26 17:26:30

在高原牧区,行至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嘛呢石在草地与天空之间静静伫立着。

世界上最长的巴格嘛呢石经墙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石经墙背靠雪山,面向奔腾不息的雅砻江,靠着信仰一代代堆建、维护下来。

在藏区,石渠县以高海拔闻名,4000 多米的平均海拔比拉萨还要高上几百米。石渠县下辖 22 个乡,乡镇之间距离遥远,交通不便。二十多年来,为了做家访,县中学藏文教师桑呷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

颠簸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桑呷很少有空去想其他的事情。他知道目的地正有一家人在等候他的到来,他要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传达孩子学业上的进展。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告诉家长支持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当老师以来,桑呷见到了太多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在初中阶段就辍学,他们有的务农,有的早早嫁人,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脱离贫困的循环,这让他深感痛心。

“特别到初三的时候,要跟家长交流学习的重要性,”桑呷说。“初中不是啥子大学或者研究生,但是如果要实现知识改变人,初中是一个门槛。”

娃娃们的教育接力

和许多偏远山区一样,石渠的教育资源匮乏。石渠不仅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也以极端气候著称。藏区高寒缺氧,自然条件与工资待遇都留不住老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两万名,目前只有 800 多名教师,尤其英语、物理、化学、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匮乏。

桑呷任教的县中在2 019 年才完成校舍改造,有了集体宿舍,还有了取暖器,全校两千多个学生第一次能够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专心读书。

「藏语老师桑呷扎根牧区教育事业 23 年 小龙/摄」

桑呷今年 46 岁,前几年因为肝脏检查出毛病,他不再做班主任,只担任单科老师,但也十分忙碌。

这已经是他在石渠县执教的第 23 年,带过上千位学生的桑呷,心里装着的,都是学校里的娃娃们。

五月,石渠仍然飘雪不断,昼夜温差大。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统考,同学们早上 6 点多起床,要一直学到晚上 8 点。和内地的学生一样,他们起早贪黑,必须要埋头苦学,才有机会在考场上为人生拼一把。

这一学年,桑呷带的是初二的学生,孩子们平均年龄16岁。桑呷说,许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入学较晚,很晚才有机会系统学习汉语,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克服语言的难关。

桑呷疼惜自己的学生,知道许多人光是走进校门就已经费尽全力。许多学生家里以挖虫草维生,经济来源有限,也有学生自小无人照管。对于连日常花销都要勉力维系的生活,上学更是成为了一种奢侈。

教书这么多年,桑呷忍受了许多身体和心理上的辛苦,但每次最让他难过的,还是看到学生被迫辍学。“自己一直付出了很多,娃娃们成绩提不上来,或者有些娃娃辍学,那时候心里就会很低落,”桑呷说。

他记得,2005 年,自己作为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正在准备中考。班上39个藏族学生全是贫困生,但个个勤奋好学。其中,有个叫泽仁秋珍的女生,因为父母双亡,与弟弟一起和外公生活。虽然家庭贫困,但泽仁秋珍学习很好,桑呷也对她寄予厚望。

不料中考前十天,泽仁秋珍突然消失,联系不上。桑呷到处询问也找不到女孩的踪迹,考试结束后才知道她为了接济家里去了深山挖虫草。桑呷本来找到慈善组织为泽仁秋珍家里筹了一笔钱,想帮她度过难关、顺利毕业,但泽仁秋珍错过了考试,即使后来再度联络上也难以继续学业。

桑呷顺利送走了其他的毕业生,但一直遗憾自己没能帮助这个父母双亡的女孩完成学业。再次得到泽仁秋珍家里的消息已经是两三年后。当时,泽仁秋珍的弟弟郎机也被分配到桑呷班上。桑呷知道他们家里困难,就对郎机格外费心,不仅帮他筹集生活费,自己也资助了一部分郎机的学费。

郎机在 2009 年初中毕业,考上了桑呷的母校四川省藏文学校。郎机读书时,姐姐泽仁秋珍因病去世,让他悲痛不已。桑呷害怕郎机也放弃读书,联系到郎机当时的班主任,让对方多劝劝郎机,让他为了自己和家庭继续努力。后来,郎机终于顺利读完了中职,完成了姐姐未竟的梦想。不仅如此,郎机也投身到家乡的教育行业,在甘孜州新龙县做藏文教师,接力桑呷的教育梦。

所幸的是,随着政府扶贫工作的深入和经济条件的相对改善,这些年学生辍学的情况相对少了些。现在,桑呷教的两个班里共有 100 来名学生,其中女孩居多。政府为了改善失学辍学的状况,在近年里推行了“三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再需要交学杂费、住宿费。桑呷知道,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激励孩子们为自己而努力。

幸好还有书籍

如何点亮一个孩子眼里的亮光,在他和她心里唤起对未来的渴望?

对于山区的孩子而言,答案也许就是阅读。虽然条件有限,但幸好还有书籍,让孩子们在最贫瘠的文化荒漠里也有机会看到不同的世界,努力在心中抵达向往的生活。

2021 年 4 月,为了助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帮助偏远地区的青少年阅读到经典图书,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拼多多发起“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持续走进中国最基层的高原、山区、乡村,告诉孩子们:读书不仅是一种精神食粮,更是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5 月 20 日,拼多多捐助的一万余册书籍和体育器材,和“为你读书”公益项目组一起,跨过层叠起伏的山崖、低谷,来到石渠县孩子们的身边。

此次捐赠的书籍由教育、文化行业专家精挑细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将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娓娓道来,传递红色信仰的非凡力量;《中国神话故事精选》及四大名著等,展现千年历史沉淀下的文学瑰宝,表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时间简史》《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飞向太空港》等,引导孩子们抬头望向广袤星空,探索潜藏于深处的未知奥秘……这些书籍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将外面的缤纷世界搬上高原。

对石渠县中学的孩子们来说,远道而来的书十分珍贵,这些书极大充实了学校的图书馆。2019 年校舍翻新后,这所容纳了两千多学生的中学终于有了明亮宽敞的图书馆。在以前的老校舍,所谓的图书馆充其量只是一间借阅室,由一间小会议室改造,书不多,也没有地方供孩子们坐下阅读。现在,新图书馆有 400多个平方,已经成为校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课间常常有孩子窝在馆里看书。

不过,在平均 4000 多米海拔的高原上,受限于运输成本等客观原因,阅读品类丰富的书籍,并非一件易事。现在图书馆的馆藏因收到社会各界的捐赠已大量增加,但藏语书仍只有不到 1000 册。

桑呷说,大家最希望阅读的还是由母语书写的藏文书籍。许多初中生汉语还不够精进,读不懂汉语书,只能看图片解乏。

桑呷希望未来图书馆里能有更多藏语书。书籍作为窗口,首先能让孩子们看懂,进而才有体悟。书本的陪伴也会让这些年幼的生命看到高山之外的广阔天地,书里的文化知识,也会传递到他们心中,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于学习与求知的兴趣。

作为县中的老教师,桑呷迎来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他关注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去向,欣慰于他们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脱离了贫困的循环,并自豪于选择反哺家乡的学生们。他也经常以这些人的发展激励自己正在教的学生努力学习,追寻他们想要的人生。

因为投入工作,桑呷时常顾不上对家里两个孩子的照顾,有时也让家人埋怨他不顾家。但他说,自己无法不牵挂可爱的孩子,“别说是不干教育了,就是误学生一节课就好像欠了学生多少债似的难受”。

当年,还是初中生的他,在课上聆听藏文老师的教诲,燃起了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并考上了四川省藏文学校。1999 年,面临毕业分配,桑呷找到已经成为文教局领导的老师,表达希望投身教育的渴望。桑呷说,这位严厉又慈悲的老师就是他的精神偶像,扶持了许多贫困的农村学生。

此后,桑呷回到当时还没通水电的老家,抱着同样的想法教书育人。虽然收入微薄,桑呷一直坚持留在家乡培养人才,拒绝了调入待遇更好的甘孜州中学的机会。他相信自己会创造奇迹。虽然眼前还有许多辛苦之处,但桑呷说,只要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学生,遥想着他们长大成才、造福社会的情景,自己目前的苦和难就“烟消云散了”。

作为每天服务中国最为广大消费者群体的新电商, 2021 年4月,拼多多确认知识普惠为长期战略,并启动“多多读书月”大型活动,发起支持作家及优质作品的“众声创作者计划”,联合全国各地有影响力的媒体、知名作家、出版社等,联合发起“为你读书”公益行动,把“知识普惠”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助力城乡知识鸿沟加速弥合。

“要真正扎下去。”这是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项目组的理念。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为你读书”公益行动在一年时间里,持续走进中国最基层的高原、山区、乡村为学校的孩子们捐书和读书,已在湖北、新疆巴州、塔城,青海德令哈、甘肃永登、贵州、云南等地,向中小学生累计捐赠图书达 20 万册。

“为你读书”项目想要告诉山里的孩子们:读书不仅是一种精神食粮,更是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鼓励孩子们要“多多读书”,因为读书“总有答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