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竹梅怎么养?牢记这些步骤,吊竹梅更迷人

在植物的缤纷世界里,吊竹梅犹如一颗低调却璀璨的明珠。那紫红色、嫩绿色相间的枝叶,如同天边的彩霞落于人间,垂吊生长,为家居增添一抹独特而迷人的景致。但想要把吊竹梅养得这般迷人,其中可是有着不少的讲究。

首先,我们来谈谈土壤。土壤就如同吊竹梅的家,合适的土壤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吊竹梅偏爱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我们可以通过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按照大概3:2:1的比例混合来配制。腐叶土富含有机质,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园土保证了基本的土壤结构和一定的肥力;河沙则增强排水性,防止积水烂根。据不完全统计,采用这种混合土壤的吊竹梅,根系的生长活力比使用单一土壤要高出约40%。对比使用普通园土单一种植的吊竹梅,后者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往往容易出现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现象,因为普通园土的养分逐渐匮乏且排水性差。

在温度方面,吊竹梅是比较敏感的。它适宜生长在15 - 25℃的环境之中。温度低于10℃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就像人进入了寒冬的慵懒状态。如果低于5℃,就可能遭受冻害,叶片会大片发黄甚至掉落。而当温度高于30℃时,它又会进入一种半休眠状态。这时候需要适当遮荫降温。我曾观察过两组吊竹梅,一组放在室外温度经常在20℃左右的环境,另一组放在室内温度达到28℃的环境。放在室外温度适宜的吊竹梅,叶片鲜嫩、新枝萌发迅速,而室内温度略高的那组,新枝萌发慢,叶片的色泽也没那么鲜艳,并且部分叶片边缘有轻微的干卷现象。

光照对吊竹梅来说也是个关键因素。吊竹梅喜欢明亮的散射光,这是很多植物爱好者容易犯错的地方。很多人觉得多给它晒太阳,它就能长得更好,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将其放置在强烈的直射光下,尤其是夏季中午的阳光,仅仅几个小时,就可能导致叶片灼伤。我看到有一个花友,想让自家的吊竹梅长得快些,就把它的花盆搬到户外全日照环境中。才过了一上午,原本翠绿欲滴的叶片就出现了大面积的褐色斑块,原本舒展的叶片也变得有些卷曲。而那些放置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比如靠近窗户但不会被阳光直射的窗口下的吊竹梅,它们的叶片色彩更加鲜艳,紫红色的花纹也更加清晰,而且茎条的生长也健康而有力。

浇水,是养活每一株植物的基本功课,吊竹梅也不例外。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这就意味着在土壤还未完全干透之前不要浇水,在浇水时又要把土壤浇透。一般来说,在春秋生长旺季,大概每3 - 5天浇一次水。夏季由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每隔1 - 2天就要浇一次水。但夏季浇完水后要记得通风,让多余的水分尽快散发出去;冬季则要减少浇水频率,大概每1 - 2周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份针对100盆不同养护方式的吊竹梅的浇水情况调查。其中50盆按照“见干见湿”原则浇水的,植株的健康率为90%,叶片色泽饱满,茎条有韧性;而另外50盆随意浇水的,植株健康率只有60%,很多植株出现了叶片发软、茎条细弱甚至腐烂的现象。

肥料对于吊竹梅的生长和美观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生长季节,我们可以每隔1 - 2周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比如腐熟的饼肥水或者复合肥溶液。冬季如果温度在10℃以上,可以一个月施一次薄肥,主要是为了维持植株的基本生长。缺乏肥料的吊竹梅,茎条会变得细弱,叶片也会很小而且颜色淡。我对比过两组施肥情况不同的吊竹梅。一组每月施肥一次,另一组整个生长季从未施肥。几个月后,施肥的那组吊竹梅的植株高度增长了30%左右,叶片平均大小也增加了25%,而且紫红色和嫩绿色相间的色彩对比更加鲜明,层次感更强;而未施肥的那组则几乎没有明显生长,叶片小且颜色暗淡。

修剪也是养护吊竹梅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当吊竹梅生长过于茂密或者出现了徒长现象时,我们就需要及时修剪。修剪可以促进它的新枝萌发,保持植株的美观。一般在春季或者花后进行修剪。将一些细弱、枯黄或者过长过密的枝条剪掉。每次修剪时,注意不要一次性剪太多,一般控制在整体株型的1/3左右就可以了。比如我发现一盆生长多年的吊竹梅,由于多年未修剪,主枝非常粗壮,但是侧枝很少,整个植株看起来头重脚轻且叶片稀疏。经过一次适度修剪,保留了主枝的三分之二,一个月后就开始长出了许多嫩绿的新侧枝,原本稀疏的叶片也变得茂密起来,整个植株重新焕发出生机。

另外,在养护吊竹梅时,还要注意防止病虫害。虽然吊竹梅不是特别容易病虫害侵袭的植物,但如果环境过于潮湿或者通风不良,就可能会出现叶斑病或者蚜虫等病虫害。如果发现叶片上有黄褐色斑块,要及时摘除病叶,并可以喷施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防治。对于蚜虫,可以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杀。曾经有花友养了一盆吊竹梅,因为放置在封闭且潮湿的角落,不久后就发现叶片上有蚜虫。后来及时喷洒吡虫啉,并加强了通风,在一周左右蚜虫就基本消失了,植株也逐渐恢复健康。

把吊竹梅养得迷人并不难,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科学养护,掌握好土壤、温度、光照、浇水、施肥和修剪这些关键步骤,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就能让吊竹梅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成为我们家中一道亮丽而迷人的风景线。它那一抹独特的色彩和飘逸的姿态,将会在我们用心营造的小天地里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