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晨间驯化与归巢习性培养
珍珠鸡这种家禽啊,长得可特别了。浑身毛茸茸的,羽毛大部分是黑白色相间,还有像珍珠一样的白点,特别好看,在养殖界也算是个“小明星”呢。不少养殖户都想养珍珠鸡,为啥呢?这珍珠鸡蛋营养价值高,肉质也不错,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可养殖珍珠鸡有不少痛点。就拿养殖环境说吧,在南方的湿热环境里,珍珠鸡容易得病。我有次去广西一个养殖户那,他说以前珍珠鸡老是生病,死亡率挺高的。珍珠鸡还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好动,归巢习性不太好培养,这就导致它们有时候会走失,养殖户的损失可不小。有个网友就分享说,他在北方干冷的地方养珍珠鸡,珍珠鸡特别不爱回窝,他愁得不行。
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就拿珍珠鸡的晨间驯化来说吧。我认识一个广东的养殖户老陈,他有30多亩的养殖场。老陈发现早晨的时候珍珠鸡特别活跃,就想从这方面入手。每天早上,老陈会在固定的时间站在养殖场的一个角落,拿着个小铃铛轻轻摇晃,然后给珍珠鸡喂食。一开始,珍珠鸡还没什么反应,但是老陈特别有耐心,坚持了快2个月。慢慢地,珍珠鸡一听到铃铛声就知道有吃的,就会朝着老陈那边走。这就说明晨间驯化有了一定效果。
再说说珍珠鸡归巢习性的培养。在东北的一个养殖场,李经理是个很有经验的养殖户。他的养殖场地形比较开阔。李经理在养殖珍珠鸡的时候,发现南北地域差异对珍珠鸡的行为也有影响。北方的珍珠鸡相对更怕冷,在归巢这方面就更依赖温暖、隐蔽的窝。李经理就在养殖场各个角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窝,有的是用树枝和干草搭建的,比较类似珍珠鸡在野外的栖息环境;还有的在窝下面铺了厚厚的干草,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
李经理还在珍珠鸡舍里种了一些绿植。他发现不同的绿植对珍珠鸡的影响不一样。比如薄荷这种绿植,它散发的气味能让珍珠鸡很舒服,珍珠鸡经常在薄荷周围活动;还有迷迭香,它有一定的驱虫效果,在有迷迭香的区域,珍珠鸡身上的虫子明显少了很多;薄荷叶和艾草比起来,薄荷叶更能提神,珍珠鸡闻到薄荷叶的味道会更活跃;艾草和艾蒿相比,艾蒿的味道更浓烈一点,对珍珠鸡的驱虫效果可能更持久一点。李经理把这些绿植合理分布在养殖场,珍珠鸡在里面生活得很惬意。
为了提高珍珠鸡的归巢率,李经理采取了好多措施。他在每天傍晚接近天黑的时候,会给珍珠鸡喂一次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轻轻吹一声口哨。他连续这样做了3个多月,慢慢地,珍珠鸡只要听到口哨声就会往他的方向跑,然后回窝。而且,他把养殖场的照明设置得很有规律,就像我们人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一样,珍珠鸡也有了一定的生物钟。灯光慢慢变暗的时候,珍珠鸡就知道要回窝了。
另外,我还了解到有个云南的养殖户,他养珍珠鸡的山坡地形有点复杂。他就在山坡上设置了一些简单的标识,就像我们路边的路标一样。他找了一些小木棍,然后用彩色的布条系在上面,形成一些特别的形状。珍珠鸡慢慢就熟悉了这些标识,知道沿着这些标识的方向就能回到窝里。他养了1年多珍珠鸡,通过这个方法,珍珠鸡的走失率降到了几乎为零。
在北方的一些养殖场,如果冬季寒冷,珍珠鸡可能会因为天气冷不想动,就不想回窝。这时候就需要给珍珠鸡提供一些温暖的小窝。可以用一些废旧的棉被或者专门的保暖布制作成小窝,里面再放上一些柔软的干草。有个北方的养殖户这么做了之后,珍珠鸡都很喜欢回窝,而且在寒冷的冬天,珍珠鸡的发病率也降低了不少。
珍珠鸡幼崽的驯化也不容易。在浙江有一个养殖珍珠鸡幼崽的农场主。他发现珍珠鸡幼崽很胆小,在晨间驯化的时候,稍微有点大动静就会吓得乱跑。他刚开始每天只让幼崽接触很短时间的铃铛声和喂食的过程,大概15分钟左右。过了一段时间,把时间延长到半个小时。大概经过2个月的慢慢适应,珍珠鸡幼崽也养成了听到铃铛声就过来吃饭的习惯。
珍珠鸡在不同季节的归巢习性也有些不同。在山东,一个养殖场老板发现夏季的夜晚比较炎热,珍珠鸡有时候会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乘凉。他就给珍珠鸡的窝增加了通风设备,还在窝的周围种了一些藤蔓植物,形成了天然的遮阳凉棚。这样珍珠鸡在炎热的夜晚就更愿意回到自己的窝里。
如果想让珍珠鸡的归巢习性养成得更好,在养殖的早期就像是培养一个小孩一样。比如我在河南认识的一个养殖户,他从珍珠鸡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他对自己的鸡群特别有耐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围着珍珠鸡转。他把珍珠鸡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从喂食、饮水、清洁,到训练归巢、驯化等各种环节。他这种精心的培育让他的珍珠鸡不管是生长速度还是习性养成,都比其他养殖户的要好很多。
还有一个在青海的养殖户,那里地形开阔,养殖环境比较自然。他发现在珍珠鸡归巢的引导上,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他在养殖场的边缘有一些小山丘,他把小山丘的一些石头堆成有规律的形状,然后把珍珠鸡经常活动的路线引到这些石头堆附近,再连接到他的窝舍。珍珠鸡在这种自然的引导下,也慢慢养成了归巢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过去了,这个青海的养殖户发现珍珠鸡的归巢习性已经非常稳定了。他现在每天只要稍微在养殖场里走动,珍珠鸡听到动静就知道是主人来了,纷纷跑向他。而且不管天气怎么样,到了晚上珍珠鸡都会按时回巢。这就像养孩子一样,只要坚持,就会有很好的成果。
我还在网上看到一个福建的养殖户分享他的经历。他的养殖场靠近海边,风比较大。他发现珍珠鸡对强光比较敏感,所以在早上驯化和晚上归巢训练的时候,他注意灯光的强度和角度。他用比较柔和的灯光,从下往上照珍珠鸡,这样珍珠鸡就不会因为强光而惊慌失措。他在养殖珍珠鸡的这3年时间里,珍珠鸡的生长都很健康,走失率也一直很低。
在珍珠鸡养殖中还有很多趣事呢。在陕西有个养殖户,他把珍珠鸡和土鸡放在一起养。他发现珍珠鸡有时候会跟着土鸡走,土鸡回窝了,珍珠鸡有时候也会跟着回去。他就想啊,这能不能利用起来呢?于是他开始调整土鸡的养殖模式,让土鸡的归巢习惯慢慢影响到珍珠鸡。这也算是一种很独特的养殖经验了。
从这么多的养殖案例来看,珍珠鸡的晨间驯化和归巢习性培养虽然有一些难点,但只要养殖户有耐心、有方法,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说南方潮湿的地方,要更注重珍珠鸡窝舍的干燥和通风;北方寒冷的地方,要更关注珍珠鸡的保暖。
那现在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啦,如果你们是养殖户,在养殖珍珠鸡的时候,你们觉得最难解决的问题会是什么呢?是珍珠鸡的饲料搭配,还是像我们今天说的晨间驯化和归巢习性培养呢?或者是有其他更棘手的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