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了就扇扇子?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用上“冰箱”了

飞绿聊国际 2023-07-27 06:50:02

今年夏天格外热,连着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种异常的气候现象在古代还出现过一次,那就是乾隆八年(1743年),当时身在北京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哥比在寄往巴黎的信里,描述了北京的高温天气。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专家张德二根据哥比记录的温度推算,1743年7月20日到2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连续超过40摄氏度,其中7月25日更是高达44.4摄氏度!

古代没有如今的空调、电扇等便利有效的消暑降温手段,在盛夏季节,古人如何避暑,有哪些降温手段呢?

▲青铜冰鉴(战国时期)国家博物馆藏

扇子不可或缺

中国传统的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产生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起源。殷代有人用五光十色的羽毛制成扇子,称为“障扇”,因此“扇”字中有“羽”。

古人手持羽扇,既可纳凉,也可起到装饰作用。三国时诸葛亮露面时,总是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其实,在东汉时,民间已经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代替羽毛,以便点缀绣画。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扁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的现象出现于三国时期。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妇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形式有琴式、如意头、竹节式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文人风雅,所用扇面喜欢附上字画,但从功用来说,芭蕉扇或曰葵扇,才是最实用的。宋代王质的《蒲葵扇》曰:“轻蒲猎猎野风秋,吹上蟾宫白玉楼。想见东山红粉里,超然惟有此风流。”

古代还有用水流带动的风扇。宋代诗人刘子翚的《夏日吟》写道:“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清朝的“水木明瑟”殿就有扇车的明确记载。能工巧匠们在圆明园的“水木明瑟”殿制造了一种像水车一样的风扇,称为“水激扇车”,借用水能推动一个轮子的扇叶,给室内扇风,这就是机械风扇了。

清代之时,对于机械的运用已经有所进步。清中期内务府造办处曾制作了一件“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一童子笑容可掬地跪坐在基座上,基座内放置着由发条带动童子动作的机械装置,上弦孔开在基座一侧,基座外层用染色的象牙片粘贴装饰。童子一手持扇,一手握方巾,一副时时听候召唤的姿态。这件玩具以暑日生活中挥扇纳凉的动作为原型,将复杂的机械传动借助一稚嫩清秀的童子造型来完成,既符合常理又别具巧思。上弦后,童子会手持扇子上下挥动,是一件兼具实用功能的玩具。

▲《浴马图》卷(元代)赵孟頫绘故宫博物院藏

“冰箱”构思巧妙

现代有冰箱,可以很便利地使瓜果有冰镇之效,古代没有电,却也有构思巧妙的“冰箱”可用。

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青铜冰鉴,冰鉴是古代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冰鉴箱体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上开双钱孔,既是抠手,又是冷气散发口。国博收藏的冰鉴是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由一件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鉴内壁与缶外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这件青铜冰鉴外表华丽、体态厚重、结构精巧、工艺精美,见者无不惊叹。

《周礼·凌人》记载:“祭祀共冰鉴。”原来青铜冰鉴是古时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这可以算是古代最早的“冰箱”了。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柏木冰箱,该冰箱是清代皇家所用。冰箱外部为柏木质,箱上有一对箱盖,盖上有四个铜钱纹开光,用于将箱盖提起。箱内设一层格屉。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在格屉下放置冰块,将食品置于屉板之上,而箱内四壁用铅皮包镶,可以隔绝外面的热气进入箱内,利于冰块保持低温,对箱内储藏的食品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冰箱外部的两个侧面各安两个铜提环,以便提拉冰箱之用。冰箱下承柏木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处均包镶铜片,足下连托泥。此冰箱造型简洁实用,设计巧妙,颇具实用性。

扇子在古代是人人可用,但冰箱可就不是了,在夏天用冰块更是达官贵人才用得起。古代制冰是利用自然条件,一般是在冬天从冰封的河中取出冰块,保藏在冰窖或者冰室内,或者把河水引入河边的冰窖,使其结冰。早在周代,我国就已经有了冰窖。据《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就是冰窖,又称冰库、凌室、冰室等,而凌人就是为周天子掌管冰室的人员。

明代北京冰窖的数量较少且为皇室所有,藏冰主要用于皇家各坛庙祭祀、宫廷消夏食品保鲜、应对皇室巡幸差务,以及赐给各官署衙门和陵寝专用等。明代冰窖的分布大致有三处。据清代朱一新著《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述,一处是位于北海陟山门内的雪池冰窖,建于万历年间,重修于清代康熙年间。因其紧邻北海,而北海又是最大的人工湖,出冰量大且水源优质,故为皇家专供。清代震钧《天咫偶闻》记载:“雪池冰窖,在北海陟山门内,为诸冰窖之冠,御用取给于此。”

清代除了官窖,还有府窖,府窖是为战功卓著的清王府设立的,由各王府管理。清代的冰窖最多时有21座,藏冰计215700块。明清两代延续了“赐冰”制度,明朝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记载,每年立夏,朝廷会赐冰给文武大臣。清代也是这样,把赐冰当成一种官员福利。朝廷给予官员“冰票”,官员再凭票去指定部门领取冰块。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就曾记载:“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清代震钧所著《天咫偶闻》则载:“以岁十二月藏冰,来岁入伏颁冰,各部院官学皆有之。掌以工部司员一人;以数寸之纸,印为小票,名冰票,为领冰之券。”

瓷枕一度风行

在古代,瓷枕一度是非常流行的消夏利器。瓷枕始现于隋代,唐代开始流行,宋代成为主流。李清照的名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中,“玉枕”应该是青瓷枕,因为宋人常常将青瓷夸赞为“假玉”。

北宋诗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对于瓷枕的消暑功能赞赏有加,也印证了古人用瓷枕消暑的事实。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不少瓷枕,其中有一件宋代的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腰圆枕,枕面前低后高,通体施白釉,枕面及枕侧以黑彩装饰。枕面边框以双线勾勒弦纹及如意形开光,弦纹与开光间饰四组卷枝纹。开光内绘婴戏主题图案,两个婴孩相对站立,其中一孩儿头上落一只小鸟,孩儿惊愕不已,另一孩儿作兴奋状,欲上前捕捉小鸟。

磁州窑器物装饰以婴戏为题材的很多,如池塘赶鸭、打陀螺、蹴球、骑马、钓鱼、放爆竹等。不论是游戏、玩莲或赶鸭,寥寥数笔,把孩儿天真、可爱的童趣表现出来。虽然着墨不多,用笔简练,却生动传神。宋代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形制多样,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等。

炎炎夏日之中,水是不可或缺之物,各种清凉饮料和时令瓜果在夏日很受欢迎。什刹海在老北京是避暑胜地,不仅可以赏荷,荷花市场的饮食排档还售卖冷饮和时令瓜果,以及什刹海出产的鲜莲子、鲜鸡头米、鲜菱角等水产。小吃主要是清凉开胃的小豆凉糕、小枣切糕、荷叶粥等夏日美食。

护城河也曾经是一些百姓降温纳凉的好去处。从一些老照片可以看到一些劳动人们和儿童在永定门外护城河游泳、洗浴降温的画面。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孟頫绘制的《浴马图》则描绘了夏日疏林间,马倌在水塘为骏马洗浴纳凉的情景。人物与马各具姿态,生动自然,相互呼应,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

古人消夏避暑的方法有很多,“修心”也是其中之一。正如白居易在《消暑》一诗中所说:“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完)

作者/朝华

0 阅读:0

飞绿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