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按地理划分,可分为“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北传佛教”,又名汉传佛教,也称大乘佛教,其主要经典属于汉语系。“北传佛教”是自北印度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佛教,及由尼泊尔、中国西藏传入蒙古一带的佛教之总称。从西汉到隋朝时期,大乘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的汉传佛教体系。大乘佛教认为人人皆能成佛,把普度众生、建立佛国作为最终理想。“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也称小乘佛教,其主要经典属于巴利语系,盛行于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大约公元6世纪初期,小乘佛教从古印度经过海路,先南传入斯里兰卡,再传入东南亚一带,然后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西双版纳地区。小乘佛教主张自我修行和解脱。“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属北传佛教,其经典主要属藏文系。藏传佛教是显宗和密宗相结合的教派,尤其重视密宗,传承方式是活佛转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