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派机关干部当侦察大队长,换了现在算是基层主官经历吗】

兵说视界 2024-09-23 11:14:17

#《战边关》读书笔记#

1979年7月下旬,《战边关》作者、11军侦察处参谋杨子谦在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赶紧回到云南看望参战负伤的妻子,而后急匆匆赶赴中越边境参加侦察作战,一心想弥补错失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遗憾。

9月上旬,杨子谦辗转来到河口县的槟榔寨,这里是11军侦察作战大队部所在地。这个大队主要负责金平至河口边境地区的对越侦察作战任务。杨子谦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侦察大队的编组方式,这其实是后来老山轮战中各大军区侦察大队的编组样例,对了解我军任务编组模式是很有帮助的。

11军侦察作战大队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军侦察处,这是指挥机构;

二是31师侦察支队:师侦察科带侦察连、各步兵团侦察排组成,下设2个中队。

三是32师侦察支队:师侦察科带侦察连、各步兵团侦察排组成,下设2个中队。

11军共3个师,33师的侦察分队哪去了呢?书中介绍,这个师是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后,由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改编而成的,驻地在思茅,其部署和任务较为特殊,师侦察分队后期和11军直属侦察连参加轮战。

书中介绍的侦察大队干部抽组来源:

一、侦察大队长:军侦察处长武思温(正团);

二、侦察大队政委:93团副政委王朝甫(副团职干部担任大队政委,这种方式常见于抽组任务单位);

三、副大队长:两个师的侦察科长为副大队长兼支队长(副团)。

此外,有一些上下左右的关系值得注意:

一、侦察大队受军区情报部指导。这是垂直业务线,注意是“指导”而不是“指挥”,侦察大队的指挥关系在11军。

二、侦察大队接受蒙自军分区的战场管理。这是战场属地管理,你在谁的地盘执行任务,就得服从谁的管理。

三、由边防13团就近提供战场生活和必要的协同保障。这可以理解为早期的联勤保障模式,因为边防13团隶属云南省军区,和11军没有隶属关系,只能由昆明军区来明确保障任务。

一点感想:

我军一贯强调基层任职经历特别是基层主官任职经历,但战时抽组的任务部队,其主官不一定来自基层,而是机关干部、参谋人员(侦察处长、侦察科长),他们担任大队长、支队长的重要经历,不可能写在干部任免命令上,这个算不算他们部(分)队主官的任职经历呢?

从能力要求、责任压力、所作贡献看,当然是要算的。要知道,各个军的侦察大队是行动自主的独立作战单位,不经上级审批即可自行决定实施侦察行动,侦察处长、科长就是最高指挥员,这还不算部(分)队主官?但如果教条式地按照任职文件来卡,肯定算不上。如何把握,考验的就是识人用人的实事求是精神了。

(独侠客)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后,被炸断的河口铁路桥。11军侦察处参谋杨子谦摄】

0 阅读:20

兵说视界

简介:聚焦国际风云,深耕战争军事,获评“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