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你们家平时都是谁带娃,是爸爸妈妈,还是家里老人?老人带的话,带到了几岁?
邻居家一对双胞胎,从出生起就是爷爷奶奶在带,一直到孩子上小学3年级了,带娃主力还是爷爷奶奶。
小区里几个妈妈一起聊天,都挺羡慕他家儿媳的。但看到她家孩子和爷爷奶奶的相处方式,说实话我并不觉得为了图省事,将孩子丢给老人是好事!
邻居双胞胎上幼儿园那会经常感冒,爷爷奶奶担心孩子身体频繁请假,有时甚至1个月都不去学校,问就说“幼儿园生病的孩子太多了,等这段时间过了再去”。
这导致他家俩孩子平时都是自己玩,很少和同学凑一起,小朋友多时能明显感觉到他家孩子的拘谨。
等上了小学,孩子开始正式学习,老人有时没法辅导,碰到不会的就让孩子上网查解题方法。正是这个举动,仿佛打通了俩孩子的“任督”二脉,导致孩子们一碰到不会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网上搜答案,而不是自己思考,因为此事还被老师叫了家长。
所以你看,老人帮忙带孩子虽然能缓解年轻人的带娃压力,但适时地退出,对孩子的成长也尤为重要。
毕竟“隔辈亲”的影响下,老人很难坚持原则不动摇,孩子也容易钻空子。
老人适时退出,对小家而言是一种锻炼生活中,不少老人都被年轻父母请来带娃。不否认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但如果父母选择当“甩手掌柜”,把带娃的责任丢给老人,对家庭关系而言其实并不有利。
先不说老人的身体、精力能不能吃得消,过度依赖老人的照料,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无法充分发展起来。
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父母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和整体成长有深远影响。良好地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情感安全感与自尊心。
李玫瑾老师在做客《圆桌派》时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很多家长,总是在该管孩子时不管,不该管或管不了时,又开始想方设法地管。
同事李哥就是这样,儿子12岁前李哥几乎没怎么操心,平时加班回家孩子已经睡了,早上爷爷奶奶早早送到了学校,偶尔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玩,别说高效陪伴了,就算碰到个周末能带孩子出去一趟,孩子都能高兴好几天。
由于缺乏陪伴,孩子和他的关系亲近中总透露着疏离,进入青春期后这种“疏离感”愈发严重。
儿子开始不让父母进自己的房间,拒绝和父母一起过周末,甚至背着家长偷偷谈起了恋爱,被老师请了家长。
当李哥重视起来,发现“孩子需要管管时”,儿子已经过了听父母话的年纪。
李哥后来反思:那时知道家里有老人照顾,孩子不会受委屈,自然就不会投入更大精力。孩子这么抵触家长,回头看看确实是我们前期陪伴不够!
别说李哥,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道理都懂,但一想家里有老人兜底,便不自觉地将应该分给孩子的关注放到别的地方。
所以,老人适时退出对年轻人而言虽然是一种压力,也会成为年轻人的一次锻炼,会成为良好亲子关系的催化剂。
老人何时退出最合适?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在孩子进入学前教育阶段时,也就是3~5岁左右让老人慢慢退出。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是孩子开始发展自我独立性和社交技能的关键时期。孩子们需要走出家庭,与同龄人建立起联结、学会与外界互动,还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
通常老人带娃会比较宠爱,这对于孩子发展自身能力会是一个阻碍。仔细观察老人带大的孩子,他们在情感上会更加依赖长辈。有时甚至会因为情感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优米已经5岁了,我们上班时都是奶奶带着。最近我发现,她基本很少在人多的场合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平时都是奶奶帮她说。比如,想邀请小朋友到家玩,她自己不敢表达,就非得让奶奶帮她邀请。
除此之外,老人长时间带孩子可能会影响孩子与同龄人的互动,比如前文提到的双胞胎。小区里同龄小朋友的家长经常约着一起去玩,年轻人凑在一起聊的话题老人插不上嘴,自然也不愿凑在一起,孩子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在孩子尝试与同龄人社交的年龄,老人选择退出,对孩子成长而言也是一种助推。
老人过多参与,带给孩子的影响前面提到了,老人过多承担父母的责任,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孩子与父母关系疏远。
发展心理学认为:3岁前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期,若这个时期父母长期缺位,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孤单,让他们无力应对情绪需求,缺少稳定的情感依恋关系。
同时父母的缺位还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在生命最初的几年没有得到过父母肯定的孩子,长大后也会难以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你看,虽然老人隔代养育能减少年轻人的压力,但某些方面老人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家也是老人帮忙带娃,在孩子差不多3~5岁时就需要考虑让老人适当退出了。
当然让老人退出并不需要强硬地让他们离开,而是告诉长辈未来我们将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也会留给长辈更多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的事,这样才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今日话题:在你家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吗?有没有出现老人过度干预的问题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