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是用来吃的吗?高价雪糕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首先申明,高价雪糕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什么,往下看。
从几毛钱一支雪糕到如今几百元一支雪糕,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只是会让社会变得人人浮躁、浮夸、攀比、虚荣?
1、“雪糕刺客”?雪糕刺客,指的是你随便拿一根雪糕以为是一块钱的,结果付款的时候高额的价格吓破了你的胆,被高价刺了你一剑。
高价雪糕,这的确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天气热,我们吃口雪糕就为了凉快一下,因为雪糕可以降暑,而当你去雪糕冰柜里随便拿了一支,准备支付一块钱的时候,
才发现,一下子把一日三餐的买菜钱都吃光了。
当得知几十块一支的价格时,你愣住了。
放回去吧没面子,怕让人以为自己是穷人;
买吧,却又是在心头割了一块肉一样疼,哭着也得吃完。
本来还想着吃雪糕败败火的,结果上了一肚子火。
什么时候雪糕可以卖得这么贵了?
小时候在小卖铺冰柜里随便拿一支雪糕,都是一块钱,那时候最贵的雪糕也就是巧乐兹、四个圈,那时候觉得贵确实有道理,味道确实比一块钱的好吃。
而四块钱的雪糕是单独放在一个柜子里,和一块钱的雪糕是分开的,而且有的直接把价格标好,你想买哪种就拿哪一种。
不知从何时起,冰柜里的雪糕乱放了,一块钱四块钱的放一起了,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随便拿的一支雪糕,不是一块钱,也不是四块钱的,而是十块钱的起步的,吓得我赶紧放回去,并问老板一块钱的雪糕在哪里?
他们为什么要将雪糕乱放掺杂在一起呢?
因为只有这样,贵的雪糕才有机会被卖出去,而且很多人拿了就不好意思放回去,怕别人以为你吃不起,以为你是穷人,更有甚者,当你想放回去的时候,有的店老板那鄙视的眼神就开始瞄着你了,让你觉得自己就像做错事一样不敢放回去。老板那眼神似乎在透露着这样的讯息:穷鬼,没钱吃什么雪糕!
碍于面子问题,算了,忍着买了吧!哭着也要把这天价雪糕吃完。
如果把不同价格的雪糕分开放的话结果是什么呢?
人们只会买便宜的,很快就得补仓,关键利润还低不赚钱。如果老板卖出去一根贵的雪糕,利润可能是便宜雪糕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差距。
冰柜就那么大点地方,如果全放贵的雪糕,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多少,如果全放便宜雪糕,又不赚钱。
怎么办呢?
那就掺杂在一起卖,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当然不是小卖铺老板想出来的,而是雪糕厂家给小卖铺老板出的办法,只有掺杂在一起,贵的也能卖,便宜的也能卖。
这里就抓住了人的心理,有人爱虚荣,有人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有人怕别人觉得自己穷,不好意思放回去。
你以为普普通通的卖雪糕,商家愣是摸透了人的心理。
对于能够坚守内心原则的人来说,你卖五毛钱跟你卖五十块钱一根,没什么区别。
这不过是一根雪糕,吃的就是为了凉快,败火,可以短时间将心火降下来,让心里的火气不会那么大。
那么五毛钱一块钱的雪糕,和几百元一支的雪糕对于降暑这件事来说,可以起到什么不同的效果吗?
除非我们能得到这个答案,不同价位的雪糕除了在形状外观之外,其成分的营养程度是否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状况?
换句话可以说,高价雪糕能不能代替祛暑的药品或保健食品,或是可以代替含有大量维生素的各种水果,否则有什么理由卖那么贵,还可以让人们欣欣然为其买单?
雪糕除了可以具备基本的降火能力,还有其他什么用途吗?
可以当收藏品收藏起来?还是可以当摆件摆在家里?可以吗?
2、是谁在消费高价雪糕?最近一款名为“钟薛高”的雪糕上了热搜,有人称这款雪糕在31度高温下几个小时都不带融化的,又有很多网友对此进行了火烤实验,仍然无法将其融化。
雪糕是用来吃的,当然不是拿火来烤的,这个火烤雪糕的实验测试并不能证明雪糕的品质和质量是高是低,这不能作为评判优质的方法。
根据上面图片中,钟薛高公布的雪糕用料配比来看,只要固形物含量越高,雪糕本身越不容易融化。
雪糕的固形物原料无论含量超过标准多少,都不是质量好的表现,只能证明不会那么快融化。但添加固形物也不能脱离了雪糕本身的用途。
我们的共识是雪糕是用来降暑的,买来当然是立马吃了,谁也不可能在外面放半天后才去放嘴里吃,除非这人脑子有一定问题。
人们吃雪糕和吃巧克力的诉求是相同的,“只融在口,不融在手”。
所以,雪糕的抗融性程度不需要非常强度的抗融,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抗融性的目的只是不让雪糕容易融化,因此,增强抗融性并不能代表雪糕的品质就是优质的。
雪糕抗融性只能作为雪糕品牌营销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不能代表这就是优质的。
任何消费品都逐渐走阶级化,房子从平房到板楼到高层到别墅,分阶层了。
比如白酒也分三六九等,喝什么酒就能看出你拥有的财富比、以及你生活在什么社会阶层、你所处的社会圈子,由一瓶或一杯白酒就看得出来了。
不过白酒大多属于男人,尤其是中年以上到老年年龄圈里的攀比者。
而雪糕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学生和小孩,以后学生或小孩要是想霸气侧漏,就在嘴上叼根雪糕好了,一个礼拜都不带化的,不用担心出现雪糕因天热而融化后随着哈喇子留下来的尴尬。
就好像你可以在脖子上挂一张大饼,饿了吃一口,反正也不会丢,还非常方便。
大饼算不了什么,雪糕就厉害了,保质期在一百度高温下都不一定会融化,随着科技发展,用料的考究,加上背后美好的故事,白雪公主都要感动地醒过来了,根本没王子那一吻什么事,其实一根高价雪糕就可以代替王子了。
雪糕再怎么高端,消费群体也是固定的,你不会看到一个女企业家或者一个女富婆叼着一根几百块的雪糕天天炫耀吧,如果炫耀,那也是一种浪费,本身成本不高,非得把它设计成高不可攀、贵不可舔?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学生是高价雪糕的大部分消费群体,或者是男生送女友,以后情人节都不送花了,送一根雪糕代表我的心!你觉得这样的情人节礼物浪不浪漫?或者说分手率又增加了?
女学生们也许他们天天叼着的是同一根雪糕,即使女孩想天天吃,男生也不一定承受得起,毕竟赚钱不容易,花钱都要精打细算。无论是花爸妈给零花钱的学生,还是给小孩买雪糕的爸妈,在收入少而花销大的时代,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是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事儿。
看过《蜗居》的朋友都记得这样一个片段:海藻想吃雪糕,一支哈根达斯雪糕25块钱,但2008年的25块钱是可以买很多东西的,那时候的普通人的人均工资水平也就不到两千多块,还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于刚进入工作的底层社会人员,那可是小贝一个礼拜的饭钱。
蜗居.剧照
对于底层打工者来说,吃一根雪糕,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面对自己喜欢的女生面前,忍痛吃雪糕成为很奢侈的事。这是每个不同的年代所发生的现实问题。
3、高价雪糕的国际之路?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雪糕制作的目的,它就是用来解渴的,你非得让雪糕脱离了本身的作用,这太炫耀了,把自己搞的很有文化的样子,没文化都吃不起这雪糕了。
那么雪糕是智商税吗,认真过日子的人会不会买这种高价雪糕?高价雪糕会不会让社会变得人人浮躁、浮夸、攀比、虚荣?
而高价雪糕在我国历来已久,比如洋品牌哈根达斯、DQ等品牌,在我国已经几十年了,都有自己的专柜,当然也不会出现在小卖铺,是他们的品牌形象需要一间独立的店面来彰显品牌的形象。
而我国最初的雪糕比如英国和路雪旗下的雪糕开始了走高价模式,从一块的慢慢出现了三五块的。其出现高价品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路上,国货品牌也需要走上国际,自然不能让洋品牌把高利润的客单给独自霸占,于是有了瓜分洋品牌雪糕的高价之路。
其实要说这是好事坏事,暂时不能一刀切,很多国货品牌起来之后都会逐渐被资本化控制,慢慢融入了或者完全控制者都是外国资本的注入。
只不过是借着国货品牌的幌子来赚中国人的钱而已,比如康师傅,曾经国货之光而今却成为国外控制的资本化品牌。
而反观中国企业,比如方便面中的白象,死活都不上市,踏踏实实做自己的。比如雪莲,多少年了,一袋的价格也就是五毛,他们坚持初心不改,让我们有可以回忆的时光。
但这些良心企业的坚持也成为一个难题,随着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各种营销成本的增加,他们的利润也被压榨得所剩无几,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情况。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的事实情况。
4、结语回到开头的申明,高价雪糕并没有错。
所以,综上所述,任何消费品价格都可以涨,我们没权利反对,我们平时吃的用的都涨价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了,雪糕涨价只要不太离谱,都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要论社会价值,雪糕脱离了本身的作用,将社会风气搞得一塌糊涂,这并不叫品质好了。
雪糕不可怕,就怕雪糕有“文化”,
这句话套用的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细品,你细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