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成都这两年

卢克文工作室 2025-02-20 12:41:02

写篇随笔。

2021年7月,为了写好《江苏十三太保》,我跑去江苏全省逛了一圈。

跑到常州时,猛地吃一惊,常州市区就像被全部推平过再重建,看不到一点老城市的破败残留,市区现代化搞得生机勃勃,干净、明亮、宽阔、有序,再一查常州GDP,2020年是7805亿,排江苏第五。

我突然就觉得不对劲了。

当时我还住在东莞,东莞2020年GDP 9650亿,比常州多近两千亿,为啥东莞的城建远远不如常州?

在东莞市区居住,感受不到强烈的现代化气息,整片市区只有国贸那一小片接近现代城市的基建,甚至国贸旁边就有一大片荒地,一些肮脏破败的矮楼隐藏在树荫里,离开国贸一公里以外,市容市貌就像小县城,连好一点的商场都没几家。

我被常州搞得大受刺激,当时就想,要不,换一座城市生活吧,去过更现代化的生活。

然后全公司展开讨论,我们应该迁到哪一家城市定居。

我们先把北上广深给否了,房价太高,买不起那里的房,动不动10万一平的房价,稍好一点的房子就要1000万,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一致认为,人活着要有生活质量,就不能背负高额房贷,否则生活将变得极为沉重,一定要去一家,同事们将来都买得起房的城市。

但一定得是大城市,毕竟公司以后扩张要招人,我们属于互联网文化产业,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这方面充足的人才供给。

要是人才梯队跟不上,后面工作量太大,会逼得我想跳楼。

然后我们摊开中国地图,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挑。

最后是杭州、苏州、南京、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入围。

先把杭州和苏州排除,因为这两个城市房价也比较高,普通人同样吃不消。

我其实对南京挺心动的,一度是最理想的城市,因为南京大学多,从这可以坐高铁去北京,也可以坐高铁去上海,为此还跑去南京实地比较了几次。

但去过后,又觉得它地理位置在长三角边角处,开车往返各重要城市不太方便,人口数量也不够多,民企不算发达,感觉我们这小工作室选南京,还不如选杭州,但杭州又因为房价高不敢选,纠结了两年才放弃。

重庆我是跟成都一起放在比较的,成都的优势是大平原,有多所大学,国际航班多,重庆大学少一些,地势高低错落市内交通会比较累,夏天太热,大学没有成都多,国际航班少一些。

夏天太热是大江大河沿线城市的通病,重庆、武汉、长沙都有这个小毛病。

成都国际航线是70条,重庆国际航线是20条(数据可能有误),像我这种常跑国外的,对国际航班要求较高。

而且全球各大公司选西南总部,一般也会放在成都而不是重庆,成都整体略胜。

重庆也有极好的地方,房价很便宜,山水景致错落魔幻,工业相对发达。

如果要去西南,只能在这两城中选,但刚开始时,我还没有下定决心去西南,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想留在东部沿海。

武汉则是跟长沙放在一起比较的,总体上更倾向于武汉。

长沙我也很喜欢,非常非常喜欢,长沙的东西可太好吃了,毕竟又是家乡省会,但长沙有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它城区相对较小,人口密集居住,大部分区域还不够现代化,其实很适合旅游,定居的话我狠不下心。

武汉城市更大、基建更好、人口更多,还处在中国地理中心位置,坐高铁出发到国内各重要城市,通常三四个小时,很方便我们出差——我们出差分两种,一种诉求是国际航班多,能从本市直接起飞到国外,方便写调查报告,另一种在国内跑,如果可以选择坐高铁,我们都不愿意坐飞机。

实际最后进入决赛圈的是武汉和成都,东部大城市都是因为房价高,只能咬牙放弃。

我们公司属互联网行业,全国都可以办公,哪里压力小就往哪里跑,哪里舒服就往哪里去,我知道东部很好,但我不希望同事们被房价压迫,希望同事们生活得好一点。

真的,房价低一点点,省下来的钱,都够环游世界了。

反正人就活一辈子,如果没有机会参与大国重器光宗耀祖啥的,那咱就求个平安幸福吧。

我们又开始仔细比较成都和武汉。

成都跟武汉在教育和医疗上基本打平,其中成都有88家三甲医院,武汉有111家;成都有两所985、三所211,武汉有两所985、五所211,这两项要素武汉还略强一点。

插一句,那个不起眼的长沙也有两所985、两所211,42家三甲医院,长沙生活条件不错的,我还是愿意向大家推荐长沙。

武汉在全国的地理位置更好,四通八达去哪都方便;成都人口更多,2200万人口比武汉多出800万,人口多会形成规模优势,降低行业成本、丰富行业种类;武汉高铁强、成都航空强;武汉房价均价1.5万,成都均价1.6万;这些方面也互有长短。

最后觉得武汉夏热冬冷,我们才放弃了武汉,选择了成都。

武汉宝宝们不要遗憾,我对武汉印象还是很好,江岸区那几条沿江路,跟上海真心没啥区别,有独特的中西合壁之美。

另外,国内二线城市真是各有各的好,我们挑来挑去,好多城市都舍不得。

定好城市后,几个同事飞过去挑好办公室,在2023年初,全公司咣起咣起搬到了成都。

一晃就是两年。

从东莞搬到成都,我们整体生活质量,大概上了两个台阶。

一是天气较好。

国内没有气候特别好的城市,其实全球也没有这种城市,气候完美的城市只存在幻想当中,成都也只是较好,不是非常好。

相比我生活过的其他城市,成都夏天最热一般30多度,算不上很热,冬天最冷很少破0度,算不上很冷,唯一的缺点,是冬天会被厚厚的云层盖住天空,我几次冬天乘飞机回成都,都留意到这种“厚云压城”现象,飞机要穿破好厚的一层云才能落地。

成都的冬天比较阴沉,但春夏秋都很好,绵绵糯糯温柔的好,跟这边女生性格差不多。

网络上特别多川渝暴龙的段子,但实际上接触到的成都女生并不是这样,通常阴阳师多一点,暴龙真的少见,两年了我没见过一头暴龙。

我以前在《夜行成都》里提到过,在广东定居时,每年夏天一定会长一次股癣,一穿运动鞋就容易有脚气,平时只能尽量穿拖鞋,那是岭南潮湿炎热天气的副作用,这毛病到成都后就再也没有,我夏天时,终于可以穿着运动鞋跑来跑去又没有脚臭了。

你要是不开心了,上海人劝你去伦敦喂鸽子,长沙人劝你去沐足,广州人只会说你湿气重,要喝凉茶和冬瓜排骨汤,这都是由头的。

是真的湿气重。

离开我生活了23年炎热潮湿的岭南,到一个四季分明的新城市,人生体验感都丰富了一些。

二是成都的基建很好。

我过去来过成都几次,但都是非常匆忙就离开,从来没有好好打量过它,2022年跑四川调研时,向导带着我从兴隆湖一路开车到都江堰,贯穿了整个成都,我已经见过全球许多大城市,还是被成都质感极高的城市界面给深深打动,第一次有了把公司搬过来的想法。

成都的整体城建在国内是一流的。

成都从科学城到武汉路立交这一片,是兴隆湖、鹿溪河、天府公园,建得大气通透;再往北,是麓湖、麓山、南湖湿地公园,是国内顶级的居住区;再再向北,是天府五街到一街,鳞次栉比的商业写字楼、展馆、金融城,中间还夹杂着桂溪、中和湿地公园、交子公园,城市像活在大自然里一样;再再再向北,就是烟火气十足的老城区,以及北部密麻的大众聚集区。

难得的是,成都还有个绕城绿道,约100公里,把整个成都串成一个环线,是全国最适合骑行的地方。

成都这个绿道我要吐血推荐,在这里慢悠悠地骑单车,是我经历过的,人世间最美好的享受之一。

东莞的松山湖也非常非常好,国内顶级的好,在松山湖骑车,骑着骑着,就能看到华为园区极美极美的建筑群,但松山湖离主城区太远了,我每次想去松山湖骑车,还要先开车近一个小时左右。

可惜东莞只有一个松山湖可以游玩,其它地方全是工业园工业园工业园。

作为游客,大家来成都无非是宽窄巷子春熙路大熊猫这些,现在我们这些本地人,散步爱去金泉街、麓镇、竹苑巷、芳华街、铁像寺水街、航空路、兴隆湖、桂溪公园、人民公园、百花潭、浣花溪、黄忠公园、凤凰山、天府艺术公园。

要想拜寺院,就去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石经寺,能去的地方非常非常多。

成都还有数量极多的优质商场。

我以前在东莞东城生活,平时带娃逛街,只能去星河城,或者开车去汇一城和民盈国贸,海雅、君尚、万达都太老气了,真的没啥可逛的。

可是在成都,有太古里、万象城、国金、银泰In99、环球、大悦城、和悦广场、SKP、光环、ICD、IFS、大魔方等等好多全新一流商场,开车也比较方便。

三是成都周边的旅游条件太好。

如果是近一点的去处,有龙泉山、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大佛、平乐古镇、三星堆、柳江古镇、安岳石刻等,如果是远一点的去处,则有九寨沟、色达、稻城亚丁、四姑娘山、毕棚沟、黄龙、鱼子西、新都桥、若尔盖、达古冰川、贡嘎雪山等。

好多都是国家顶级风景区,玩不完,根本玩不完。

到了成都后,我爱川西爱得不可自拔,川西真的太美了,从成都去一趟又特别方便。

所以说生活质量提升了两个档次,完全没有问题。

我现在出国只要超过五天,我就想回成都,已经觉得哪哪都没有呆在成都舒服。

四是成都招人方便。

成都有111万在校大学生,这么多大学和人才储备,给我们公司招人提供了极大便利,很容易招到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我们也可以耐心慢慢培养他们。

顺便多聊两句成都。

成都目前的发展,主要有三条脉络。

一是中央政府的大力投资和转移支付,使成都获得了大量产业和资金。

像能造出歼20和六代机的成飞,搞航天重大装备的第七研究院,搞内燃机的银河动力,搞航空的中电科,搞时间频率和北斗研发的第十研究所,还有成都华微、亚光电子、摩尔线程等近30家半导体公司等等。

二是本地孕育出的新希望、通威这些传统大佬,还有成都本身的“低成本、高自由度”的生产要素,使成都越来越接近巴黎这条发展路线。

全国的美术、研发、设计、软件人才都跑成都来,才使成都有了《王者荣耀》《哪吒》,育碧成都、腾讯成都、可可豆动画、艾尔平方、原力动画、娃娃鱼动画、星合互娱、乐狗科技、天上友嘉等,大批游戏和动画公司都不由自主汇集到了成都。

根据世界各城市的发展路线,成都走的就是文娱、文创、艺术领域的逻辑,除了游戏和动画,娱乐、美食、设计、网红、媒体都发展得不错,成都和长沙在某些方面特别相似,但因为人口规模大,成都在文创领域,像一个大号的长沙。

而成都和长沙,将来要对标的就是巴黎这样的艺术城市。

三是成都先进制造业的正常发展。

成都2024年在全国百强先进制造业里排第8名,前七名分别是深圳、苏州、广州、宁波、长沙、青岛、杭州,前八除了长沙,其他全是沿海城市,成都地处西南,制造业能胜过南京、无锡、合肥,已经相当不容易。

成都目前拥有38个工业大类,184个行业细类,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和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前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是因为成都养人,地理交通又不方便,进出四川麻烦,少年人多出去闯荡,老人家则能不动就不动。

现在成都航空旅客吞吐量全国第三,一年达8700万人,进出已经十分方便,工业与文创行业发达,成都又这么好玩,年轻人都应该多来经历经历。

为了方便年轻人来成都找工作,成都青年人才驿站,甚至最长能30天免费住宿。

我公司有成都同事辞职去别的城市后,回来跟我说,还是喜欢成都,因为在成都的幸福指数确实高不少。

如果有了大工业,又有了大文创,待在一座随时可以向雪山出发的城市,确实比很多城市,要幸福很多。

《风云录二〇二三》深度解读时政与人生

5 阅读:565

评论列表

小牛

小牛

9
2025-02-20 13:54

我也想去成都了!

蓝色陀螺

蓝色陀螺

5
2025-02-20 14:14

这里就是家乡

怎能忘记

怎能忘记

3
2025-02-20 14:57

我要去你公司当保安。

开心快乐

开心快乐

1
2025-02-20 16:47

继续吹吧,只是你个人喜欢而已

juntang_ 回复 02-21 10:34
你有点搞笑,别人觉得好也没强迫你喜欢呀,你急什么?

atticus heck 回复 02-21 23:13
喜欢的人多了 怎么人家夸奖几句就是在吹了?你什么脑回路?[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