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和文华:钟情根雕热爱盆景深耕园艺30年

都市时报 2024-12-08 16:21:12

丽江人爱庭院爱得深,再小的院子,都得摆上几盆花草。庭院之于丽江人,意义特殊。夏天在院里烧烤喝酒,冬天在院里烤太阳,无论是城区中心,还是郊区乡村,院子,是丽江人无法割舍的情感链接。它让家的意义变得具象化,也让生活的温暖显得颇为诗意。

爱庭院的丽江人中有不少是园艺高手,而来自七河的和文华便是其中翘楚。他在这行干了将近30年,从根雕盆景到庭院绿化,从民宿造景到盆景艺术,和文华以自己的坚持和深耕,在园艺这条路上干出了名堂。和文华也因此有了个响亮的外号——丽江盆景哥。

和文华是天生的销售。顶好的口才,随时面带微笑,谈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时双眼发着光,抛梗时不忘展现自己的专业和热情,还有恰到好处分寸感,都让人对他介绍的事物充满好奇。才刚见面,这位皮肤黝黑的纳西汉子就用略带骄傲的口吻介绍道:“丽江的‘阿勒泰’,很多是我的理念打造的。”和文华进一步解释:在丽江,只要有一个小土坡,种上草,种上大树,就成了网友口中的“阿勒泰”,如果能再加上个水塘,最好还能看日照金山,那简直就是完美。而这,就是眼下丽江最火爆的网红打卡点的“套路”。

随着网红打卡点的兴起,造景的需求日益增多。据和文华的了解,每年丽江增加的造景在20-30万平米左右,几乎都是网红打卡点、旅游景点、民宿等。网红打卡点的草坪绿化是大头,这股“造景风”从大理吹到丽江,这两年尤为火爆。和文华介绍到,造景的风靡也带动了丽江草坪的销售,“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用草坪,可以说每天有1000、2000个平方在落地,这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拉市海那边。”

网红景点的打造也是和文华近两年最常接到的合作,他做的第一个网红景点打造在白沙,拍婚纱的地方,做了几个,后来慢慢地做的人多起来了。作为专业的园艺工作者,在和文华看来,这样打造的景点完全就是为了拍照,现场去看的话没有太大的欣赏价值,这就是照片和肉眼的区别。“也许这种景点拍照非常出效果,但人一过去,就会有种‘照骗’的感觉。场景宣传是好的,但没有生命力。”

和文华认为,这种景点打造只有唯一一个功能,就是让业态区域赶紧火起来。如果里面没有内容的话马上就“死”了。因为很多打卡点是为了蹭流量,如果你蹭到了流量,还有咖啡售卖、菜做得好吃、服务做得好、民宿跟得上,才会有收益。

“我觉得打造一个地方,如果什么东西都没有,打个卡就完了,是留不住人的,只有留得住人的景点才能够长久。现在这种网红景点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很多地方都在做,但从技术含量上来讲确实不高,主要是创意,创意一出来,就有人跟风模仿。但这也是好的,至少有这么一群人在为丽江宣传。”

和文华记得,最先因为这类网红景点大火的店是一家设计收藏酒店。“当时我也参与了,后来我发现丽江的很多老树都可以这样配套去做。”有些民宿的背景太杂乱,和文华就用铺上草坪的土堆把背后杂乱的东西挡住,再在宽阔的草坪种上一棵大树,抓人的场景深得民宿老板和客人的喜爱,和文华由此开始做起了网红造景。“做了10个左右的造景,后来没人来找我了,一看,都在干这个,可以说‘丽江的阿勒泰’,很多都是我的理念打造的。”

和文华来自古城区七河镇,主要从事庭院绿化,今年47岁的他跟木头已经打了28年交道,用他的话说就是“这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木头”。从记事起,他就对植物情有独钟,少年时跟玩伴一起种过松树,之后就迷上了这一行。

1999年,和文华在黑龙潭边上做盆景,后来到大研古城做了8年木雕,随着丽江旅游的迅猛发展,古城铺面的价格飞涨。“以前在四方街边上300块一个月的房子,后来400、500,再后来20、30万,我们这帮‘雕民’活不下去了,就去了大凉山木里县。”奔着木里县丰富的木材资源,和文华跟朋友在当地开了店,专门做根雕和盆景。待了几年,根雕市场逐渐饱和,2012年,和文华又回到了丽江,在根雕和盆景之外,做起了庭院绿化,并完全投入到了这个行业。

随着产品和规模的扩大,去年春节,和文华把店从长水路搬到了西山游路,并取名三松园。占地约14亩的园子里放置了约500棵云南松、清香树和黄杨,千余盆大大小小的盆景、绿色养眼的草坪、流线型曲折的白色石子路,让这个地方不仅成为了盆景园艺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同时还成为了颇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园。“我这里主要是推广本地树种,我们所有的树木都有出处,经得起检验。”

因为对盆景过分痴迷,和文华被朋友称为“丽江盆景哥”。他的三松园镇园之宝就是棵千年的龙鳞黄杨盆景,因造型别致,宛如威风凛凛的将军关羽,该盆景被名为“横刀立马”。“曾有一位贵州老板出价120万,来了好几次,我都没舍得卖。”

和文华对盆景的热爱刻进骨子里。“民间有‘家有黄杨,世代栋梁’的说法,这棵黄杨树龄千年,没有千年也长不到这么大,你可以百度上查一下,有些气候不好的年份它是不长的,有时候还会缩。这棵我养了10年,像这些枝条,就长了这么粗。”和文华用手比了比拇指长的距离。接着,他绘声绘色地从黄杨的养护、枝条粗度、冠幅等角度介绍起了盆景的价值:

黄杨的气质跟松树、柏树一样,木质坚硬,冬天也绿,不怕风霜雨雪,象征坚韧不拔,颜色也非常讨人喜欢。叶子跟躯干对比明显,最重要的一点,黄杨长得慢,容易养护,养护成本非常低,像这么大的黄杨是非常稀有的。用美学的眼光和盆景的标准来看,这棵黄杨挺拔又富有变化,有力量又不失动感,这个粗枝长在黄金分割点,下方的树干就类似于人类的大长腿,是黄金比例。它的造型像横刀立马、拿着青龙偃月刀的关公,很有气势。院子里种进这样的树是很有气势的,玩盆景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树的好。但现在枝条的粗度还不够,过度还不够流畅,等成熟还要20多年。成熟后价格可以到千万,我这辈子就养这棵了。这不是我乱吹,全国都有参照物,我也是比对之后才得出来的价格。在盆景界可不能乱吹牛,不然会被人家笑,我说的这些是经得起考验的。现在这棵树枝条的粗度、树冠的丰满度还不够,正在培养当中,但20年后它将成为非常成熟的作品,那时候希望它能够成为代表丽江盆景话语权的作品。

在“丽江盆景哥”之外,和文华还有个外号——“金奖哥”,这是一位红河的好友送给他的名字。因为只要去比赛,就是金奖,“金奖哥”由此而来。到目前为止,和文华拿了四个金奖,省级的、国家级的都有。

其中最让和文华骄傲的,是2020年9月在首届全国盆景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的金奖。该赛事举办地在江苏沐阳,来自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支代表队共2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采取理论考试(笔试)+现场制作的评比方式,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30%,实际操作占70%。经过层层选拔,和文华以综合成绩第12名获得了比赛的金奖,实现了丽江盆景工匠在全国职业赛事中的突破。

在工作之外,和文华也从未停止学习。他通过专业美术学院的函授课程不断打磨自己,向前辈拜师求教,每年还出国去日本大阪学习园林艺术,以求精益求精。

和文华说道:“如果你没有这些功底,只是抄袭别人,是引领不了潮流的。我们要把本土的东西推出去,你不引领潮流是推不出去的。这就是为什么丽江玩盆景的人非常多,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盆景艺术家’,一说,都懂一点,但遗憾的是,要论真正有话语权的盆景工匠极少,能够被官方重视、支持、资助的基本没有。”

对于顶级的盆景动辄数百万甚至千万的价格,很多人不解,“不就是棵树嘛,怎么会那么值钱!”对此,和文华解释到,从一个松树到精品盆景,养护时间最低10年起步。在日本,有的盆景甚至是几代人接力养护。“盆景之道,讲究‘一树、二盆、三名、四架’,这些都有才能算得上是作品。不是说山上弄棵树下来就值那么多,有的盆景你养20年左右才会出作品。你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20年?”

和文华抚摸着树干,有些“着魔”似地说道:“一棵树几十年还是几百年,给你的感受是不同的,野生的树跟你培育了很多年的树,感觉完全不一样。百年的树是很亲近人的,一看就是我的‘儿子’的那种。”半夜三更,他有时候会打手电筒去看看自己心爱的盆景,看看园子里这些安静生长的树木。“我儿子我都没这么照顾过。”

和文华坦言,玩盆景的人最担心的是没有人传承,这是最心寒的。到最后,多年收藏的盆景结果就是卖的卖,送的送,这是绝大多数玩盆景的人要面临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太过浮躁,花10年、20年去照顾一棵树的人少之又少。

但盆景讲究的是“慢”的艺术,它的乐趣也恰好在这里。“人太浮躁后,其实对身体不好,而盆景最大的优势就是养心。”作为园艺工匠,和文华还在乐活社区大学给爷爷奶奶们上过三年的盆景课,老人们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还有和文华的几个好友,本来身体不太好,玩了盆景几年后身体慢慢好了,和文华将其称为“盆景疗法”。“原因很简单,就是你把心思转移到树上去了,而且玩盆景会有瘾,真的。你每天都伺候它、照顾它,它会给你回报的。这种不是说金钱的回报,而是心理的回报,你是很满足的。”

和文华经历过丽江盆景的辉煌时代。“大概是10年前的棒棒会,在香江花园那儿摆摊,一个棒棒会下来,卖个40、50万没有问题。”那时的盆景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老百姓的参与度也高,摆摊卖货的摊贩们几乎不愁生意。“当时没有微信支付,都是现金交易,我每天要跑去银行存钱,一天跑2、3趟的都有。”

和文华记得,当时拉出去的树木,几乎没有一棵是卖不掉的。就连从大理剑川拉过来的盆景,也是一扫而光。“生意不太好的那年也卖了30多万,生意最好的那年,销售冠军那个卖了80多万,我卖了40多万。我非常怀念那段时光。”

那是盆景市场的爆发期,对盆景的需求还处在量的积累上,野蛮生长的市场给了不少人机遇。和文华顺势而为,抓住精品盆景的方向扩展,打开自己的路子。即便是疫情前两年,他的生意也没有受影响,反而因为很多人闲下来侍弄花草,迎来一波交易旺季。

“玩盆景你自己要喜欢,不喜欢你是坚持不下去的,想走捷径的人玩几年就玩不下去了,冲着保值、升值来的,过不了多久也是亏着走了,而且你越急还越卖不掉。”

但这两年生意却急转直下。“像去年一年,我这边一棵树都卖不出去。”今年市场回暖,做院子的人多了起来,和文华的不少盆景都清空了,还经历了几个院子改造同时找上来的情况。

外地人过来买院子改成民宿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这些改造中的民宿有个特点,就是以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为基本点,逐渐往城市周边延伸,甚至是往山区发展。和文华说到,特别是丽江西面,如拉市海一带、西山游路、束河的山上、文海的山上等,就连中虎跳的一些民房基本都被外地人租了下来。这股改造民宿的风气逐步都在往高处走,往山上走。

和文华觉得民宿的春天来了,而且偏远地区的民宿开发得越来越多,这些民宿都有几个共同点:清静、淳朴、环境好、风景好、贴近自然,对于厌倦都市生活的人来说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民宿也从最初的品质竞争,越来越向环境竞争的方向发展。而和文华凭借独到的审美和出色的专业能力,在民宿改造和园林绿化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民宿改造也是,网红景点打造也是,专业的人和不专业的人差别还是大的。”和文华说到,园艺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从整体构图到细节装点,从树木组合到空间布局,都有讲究。“我们的园艺要求移步换景,人要生活在空间里。而园林和园艺的区别就是,园艺你需要在画中游、在画中生活,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他以松树、石头、草坪为基础点,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为追求,把新中式与日本枯山水的亮点有机结合,打造属于丽江本土的庭院特色,清新又不失韵味。这是和文华的园艺技受人欢迎的根本原因。

打造一个庭院,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和文华分享着这些年庭院改造需求发生的变化:从最初的瓦片、鹅卵石、大面积硬化风,随着新理念的涌入,这几年硬化面积越来越少,软化面积越来越多。大小鱼池进入庭院,假山越来越自然,锦鲤鱼池、流水瀑布这些都成了现在庭院改造的流行趋势。“不是说院子地皮一打就是庭院,这个概念正在发生变化,里面还是要有值得欣赏的内容。”

在这些基础上,和文化思考着盆景的进一步转化,如何把盆景精品升华后回归到大自然,而不是把它局限于盆景。“我们让这些盆景回归自然,种回地上,跟假山组合,跟水系组合,跟锦鲤鱼池组合。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理念: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回归自然,把艺术的审美真正地实践到院子里,让更多人享受园艺的真正价值。”

来源:丽江读本

编辑:汤维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