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位于二十四节气第十七位,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划分节气最初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农田耕作,发展到后来已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指导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国关于节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集中在黄河流域活动,发明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经过多年的完善,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全部成型。
西汉的书籍《淮南子》中就详细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节气的记录。
而在西方的历法中,只有四个节气,相比较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先进很多。
今年的寒露从10月8日2时59分43秒开始。
按照自古流传下来的说法,寒露时间在白天则代表着一年的冬天较为暖和,而像今年这样寒露时间在夜晚则代表着冬天比较寒冷,过冬时要注意保暖。
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人们会在每一个节气到来之际开展对应的活动,比如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等。
寒露代表着正式进入到秋天,如果夜观天象的话,会发现代表着盛夏时节的大火星已经沉向西方。
从寒露开始,太阳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日照温度也逐渐降低,古人说“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因此称之为寒露。
老话讲“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讲的就是寒露之后越来越冷,不能再赤足下水了。
寒露饮食每逢节气,人们会根据节气的特点制作美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从健康养生的角度来说,大体上有以下几种食物。
比如红薯,尤其是北方喜欢储存冬菜的地区,会在寒露前后购置红薯储存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红薯刚好成熟,另一方面,红薯具有很好的抗寒效果,天气逐渐转冷的时节,吃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岂不美哉!
有一些地方会在寒露前后吃鸭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姜母鸭、四物老鸭汤等,两道名菜都在中医典籍中有所记载。
在寒露时节吃这些菜系能够养胃健脾、祛寒化痰,都是对抗寒冷的好食材,在福建等地比较盛行。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不少地区选择在寒露时吃芝麻制品的食物。
芝麻内所含的蛋白质尼克酸、卵磷脂等等营养元素,能起到养阴防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芝麻酥、芝麻绿豆糕等食品在寒露时都比较热卖。
寒露气温转冷,身体对热量的需求逐渐增高,吃螃蟹是个不错的选择。老话讲“九雌十雄”,这个时节的螃蟹肉质细腻好吸收,味道鲜美营养足。
这时候的雌蟹卵黄饱满、鲜香浓郁,是吃螃蟹的好时机。
在上海、南京等地,蟹黄包是不容错过的寒露美食,蟹黄、蟹肉拌以猪肉、虾肉等作为肉馅,做成蟹黄汤包,不仅包子好吃,里面的汤汁味道更是一绝。
当然,最经典的吃法还是清蒸,清蒸螃蟹可以保证养分不流失,鲜味十足,是寒露时节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在寒露时吃柿子也是很好的选择,这时候的柿子刚好成熟,柿子内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维生素、钙、锌等营养,还具有润肺的功效,可以适量食用。
寒露时,梨子也正好成熟,于是有些地区也会在这个时节刻意使用梨子。
尤其是北方地区,进入秋季之后,天气转冷的同时也开始干燥,梨子含有丰富的水分,具有润肺止咳、养阴补液等功效,适合在入秋时食用。
养生理论还提出朝盐晚蜜,秋季干燥身体容易缺失水分,仅仅依靠多喝水往往无法缓解秋天的干燥,白天饮用盐水可以更好的补充水分。
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功效,可以缓解干燥的气候对肺部造成的侵害。在寒露时节“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可以更好地保养身体。
在饮食上辛辣、干燥的刺激性食物,多吃具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这都是古人不断总结形成的结晶,结合中医的养生理论,可以更加健康的度过寒露时节。
寒露养生随着天气转凉,人体机能会不同程度的收到侵害,为了避免造成损伤,人们总结出许多寒露时节的养生小常识。
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可见其重要性。
由于足部的位置在身体最末端,且在治理状态下在最下方,导致非常容易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没有足够的脂肪层保护,很容易收到冷气的侵袭。
谚语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穿着凉鞋或裸露在外,防止”寒从足生“。
另外,足部的受凉还会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神经发生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降。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流通循环,缓解下肢的疲劳酸痛。
除了足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也要加强保暖。
适时增添衣物,在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的环境下,病毒感染能力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合适的衣物,保护自己身体。
在生活习惯上,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寒露之后白天逐渐缩短,昼夜开始变长,在阴阳调和的理论中此时阳气逐渐收缩。
古代的书籍中曾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在告诫人们要早睡早起保养阳气。
对于肠胃敏感的人群来说,寒露开始要加强养胃,胃肠道对低温的刺激很敏感,白天要穿好衣物,晚上要盖好被子,也可以采用暖水袋热敷等方式保证胃肠部位的温度,避免胃肠疾病的产生和加重。
养生的理论中还有灸脐养秋的说法,通过使用烧着的艾灸在肚脐上方熏烤,缓解脾胃寒冷,治疗胃肠功能混乱。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姜片放在肚脐上相隔,姜片上扎孔,隔着姜片进行艾灸也是常见的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在寒露时节还应该开展适量的体育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强化身体各个部位的免疫能力,在受到天气寒冷侵蚀的时候能够有效防御。
运动方式以有氧训练等心肺功能为宜,强度适中即可。
民间还总结有寒露三侯的说法,具体指的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第一候是寒露期间,在北方生活的大雁会飞往南方过冬,古人也经常以大雁南迁为题材写作诗词,抒发情感。
二候是小鸟飞向大海的方向,古人不知道小鸟飞去了哪里,看到海里的贝壳与鸟的颜色相近,便形容小鸟飞向大海变成了蛤蜊类的贝壳。
三侯是形容寒露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大部分草木都是向阳而开,菊花却是在阴气重的时候开放,这种独特的性格也让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所欣赏,比如晋陶渊明独爱菊。
寒露时节,昼暖夜凉,雨季结束,也是秋收的好时节。
常言道“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种植棉花的地区要趁天晴采摘棉花,江南地区的单季晚稻也开始成熟,华北地区的甘薯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融合了古人的智慧和今天的发展,蕴含了很多自然规律和生活常识,人类可以好好利用节气的规律,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