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开除的AI作弊小哥,如今靠作弊神器年入百万!

余晨说 2025-04-05 17:00:00

曾经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因使用AI作弊软件在求职面试中获得成功而声名狼藉,最终被学校开除。

如今,他却凭借这款作弊神器,实现了年入百万美元的惊人逆袭。

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技术面试,曾经是筛选优秀程序员的黄金标准,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许多大厂面试官叫苦不迭,他们发现越来越难以辨别候选人的真实能力。

层出不穷的AI作弊手段,让技术面试形同虚设。

Studio Init的联合创始人Henry Kirk就深受其害,尽管他反复强调求职者在编码环节不要使用AI,并承诺在后续环节提供展示AI技能的机会,但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一些面试者频繁地看向屏幕之外,代码块是整段复制粘贴,甚至拒绝共享屏幕,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正在使用AI作弊。

Kirk无奈地表示,技术面试已经变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过场。

AI作弊软件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

那位被哥大开除的学生Roy Lee,正是Interview Coder这款AI作弊软件的开发者。

他曾用这款软件成功拿到了亚马逊、Meta和TikTok的offer,并将面试过程上传到YouTube,引发轩然大波。

尽管被学校开除,Roy Lee却因此名声大噪。

如今,他的公司Interview Coder每月以60美元的价格出售订阅服务,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00万美元。

Interview Coder的爆火并非偶然,它精准地抓住了技术面试的痛点。

用户只需将面试题目截图上传,软件就能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说明,包括解题思路和完整的代码实现。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款软件几乎无法被检测到。

它对屏幕共享和录制不可见,用户还可以使用快捷键控制窗口,避免面试官发现。

除了Interview Coder,市面上还有其他类似的AI作弊神器,例如Leetcode Wizard,每月收费49欧元,拥有超过1.6万用户,其中数百人声称通过该软件获得了offer。

这些软件的出现,与大厂面试题目的争议密不可分。

许多人认为,这些题目过于注重算法,与实际工作脱节,更像是一场表演。

AI作弊软件的出现,无疑迎合了求职者的需求。

Roy Lee在领英上公开了自己被哥大开除的经历。

他表示,亚马逊曾向哥大施压,要求对他的行为采取措施。

最终,哥大在听证会后将他开除。

Roy Lee对此表示并不后悔,他认为承担风险是值得的。

目前,Interview Coder的月收入已达22.85万美元,利润高达22.4万美元,利润率接近99%。

他认为现在是创业的黄金时代,AI技术为年轻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AI作弊软件的盛行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面试的反思。

就业指导公司Land That Job的CEO Annie Lux认为,限时编码测试本身就不真实,AI只是揭开了这层帷幕。

许多雇主期望工程师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但传统的技术面试却无法评估候选人使用AI的能力。

OpenAI联合创始人Karpathy提出的“氛围编程”概念,也暗示了理解代码的能力可能比编写代码的能力更重要。

那么,在AI时代,招聘方该如何有效地筛选候选人呢?

一些公司开始尝试新的方法。

例如,Apryse会给通过第一轮面试的候选人一个离线编程任务,允许使用AI,但要求解释工作流程,以此来考察他们对原理的理解。

IT人力资源公司Experis Services的副总裁Don Jernigan认为,需要从人类能做而AI不能做的领域来测试和评估候选人。

AI面试公司Micro1的CEO Ali Ansari则预测,未来一两年内,编码面试将会出现新的常态。

AI作弊软件的出现,无疑给技术面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招聘流程,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人才选拔的思考。

在AI日益普及的时代,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技术能力,又该如何有效地识别和培养真正的技术人才?

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0 阅读:0
余晨说

余晨说

余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