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独居,在现如今俨然成为了一种时代洪流。有人是为了享受一个人的自由,有人是为了寻找内心的一片平静,也有人是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无论怎样,独居都不等于独世,而是在最好的年纪,留下一段充实而难忘的人生经历。
像本案中这位来自河南的姑娘,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终于在29岁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独居生活。虽说房子面积不大,但像她这样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奋斗信念,也真的是圈粉无数,非常让人佩服。
原户型是一套旧宅,使用面积55㎡,两室一厅一卫的格局,家庭成员一人两猫。
秉持节省预算的原则,并没有做全部拆除处理,仅针对部分结构进行了调整。具体通过下面的实景,再来慢慢分析。
进门就有一个完整的门厅过道,不过由于入户门另一边就是厨房卫生间,所以并没有合适的玄关柜空间。
因此为了解决基本的入户收纳功能,就给墙面安装了成品的超薄鞋柜,再搭配上入户门上的鞋架,日常需求刚好够用。
此外,全身镜、衣柜、折叠凳的配置,也让原本紧凑的小玄关,具有了完善的功能性,让生活更有舒适。
通过玄关就是餐厅,一体化的空间结构,最大化展现了该户型的优势,哪怕套内面积只有55㎡,也有了不错的空间感,丝毫没有小户型的局促性。
一个人生活不需要太大的餐厅,一张小尺寸的圆桌,搭配不同造型的餐椅,反而可以让用餐氛围更加温暖舒适。
考虑到餐厨区的动线过于迂回,餐厅增加半墙餐边柜,既延伸了部分厨房的功能性,又丰富了餐厅的收纳与展示。
餐厅收纳展示,拆掉原餐厅与卫生间的隔墙,并通过一组储物柜隔断。不仅实用性更强,还在解决冰箱收纳的同时,拥有了更加细致的收纳分区。
客厅硬装部分,重新铺贴了木地板、更换了墙面漆颜色、以及打通了阳台,让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温暖。
此外,家具布局这块,也舍弃了常规的茶几,并通过一块舒适的大地毯,赋予了生活更加自由、开阔的场景模式。
电视墙简单留白,再搭配上悬浮式柜,简洁又好打理。而为了节省预算,顶面选择了最普通的吸顶灯,既便宜又不难看。
舒适的云朵沙发,藤编材质的墙面装饰,以及上方的轨道灯,立马就烘托出了一个极为柔软、放松的居家模式。哪怕一天的工作再累,也释然了。
阳台的设计比较常见,一边设计整面墙的家政柜,满足洗衣机、干衣机、日杂物品的收纳。
一边以留空的方式,打造出了一个休闲区,一杯咖啡、一本书,慵懒惬意的生活就此展开。
通往睡眠区的小过道,安装了一幅简单的装饰画,再搭配下方的原木架、绿植,立马就为空间增添了一抹自然的气息,并打破了单独挂画的单调性。
来到主卧,结构上通过两个拱形的门洞,做了一分为二处理。一来可以让睡眠区更有仪式感,二来丰富了空间功能性。
利用拱形隔断打造的小小功能区,虽说让卧室变得更加紧凑了,但对于独居的屋主来说,却也有了更舒适的睡眠安全感。
此外,该功能区不管是用来工作,还是睡前阅读,影音,都十分惬意自在。
主卧硬装部分同样没有做过多的处理,并以留白的方式,为空间保留下了更多的想象,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在飘窗台不可拆的情况下,直接将床贴着飘窗摆放,做半围合布局,既舒适又很有松弛感,并且两边隔断吧台,以及飘窗台上的小桌子,还兼具了床头柜的功能。
床尾摆放了两组半高的成品柜,方便收纳一些零散的物件,且保留下了60cm的动线空间。
衣柜收纳展示,柜体结构以挂衣区为主,对于年轻来说,可以让收纳更加高效,使其变得更加整齐秩序。
次卧是一个多功能房间,兼具了客房、猫室、书房、储物区等模式,让每一寸面积都能被充分挖掘。
在房间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榻榻米布局,这种半高床布局显然更加实用,并且极具趣味性。
床下收纳展示,抽拉式收纳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原本逼仄的储物区,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整面墙的大衣柜,成品的书桌,该有的功能一点也不少,还保留下了一个舒适的动线区。
都说狭长型厨房利用率很低,可屋主却挖出了每一块可利用面积。比如左侧超薄的橱柜,虽然大件物品放不了,但用来收纳一些瓶瓶罐罐,还是非常好用的。
再比如上方墙面整齐的置物架,就解决了部分厨具的收纳需求。
转角结构的橱柜布局,充分遵循了人性化的操作动线,并且还做了大量的细节处理。比如吊柜下方暗藏灯光;比如燃气表用柜子包裹;再比如顶面的专用空调等等。
厨房旁边就是卫生间,洗手台独立在外,日常使用更加高效。柜体悬浮式安装,既轻盈又方便了下方储物;而陶瓷一体盆选择,美观又方便打理。
卫生间内部重新铺贴了墙地一体砖,让空间更加整体美观。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独立的淋浴间,不过对于自律的屋主来说,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