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从“善”,到“恶”的转变,曹德旺他经历了什么?

柔曼聊娱乐 2024-11-09 04:46:28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让全国人民感动落泪的"中国首善",如今会沦落到被员工当面痛斥"黑心资本家"的境地?

2021年曹德旺投资创办福耀大学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又来装好人了""拿着员工的血汗钱做慈善",网友的评论一边倒。

就连王健林也在公开场合暗戳戳地表示:"有些企业家,自家员工还吃不饱,倒在外面猛砸慈善。"

曹德旺这位74岁的企业家,到底是善是恶?

要说这位"中国首善"的慈善之路,可得从1983年说起。

那时的曹德旺还是个刚起步的小老板,但他的慈善心却一点不小。

记得他的母校老师来找他换桌椅那会儿,他二话不说连夜就把钱凑齐了,还婉拒了老师要给他留名的好意。

就这么一个举手之劳的善举,竟成了他日后投身慈善事业的起点。

1998年洪水肆虐,曹德旺二话不说就掏出300万支援灾区,还发动公司上下一起捐款。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一手可是真帮了政府的大忙。

到了2002年这位老板一出手又是420万,专门用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第二年平潭县的贫困户遇到了动迁难题,他又慷慨解囊投入百万,帮乡亲们建起了新房子。

2004年更是大手笔,一口气修了四条马路,花掉整整1300万。

啧啧要我说这位老板是真舍得,2005年又是修路又是建学校的,一年就砸出去将近1000万。

最让人咋舌的是2006年到2007年这波操作,直接捐了1.5个亿的善款和医疗物资,这手笔在当时可是震惊了整个慈善圈。

每到年底这位"散财童子"总要大显身手,搞得跟提前过年似的。

他常说要不是祖国的发展,哪有他今天的成就,这点钱不过是报恩罢了。

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付出,到2011年的时候,他累计的慈善捐款已经突破百亿大关,稳坐中国慈善榜的头把交椅。

可谁能想到这一路撒币行为不但没收获满堂彩,反而惹来了一身骚。

2007年公司里有员工当着他的面就开怼:"你少在外面装大尾巴狼了,这不都是用我们的血汗钱来打造你的慈善形象吗?"

这话要是搁在现在的网络上,那得引来多少"神评论"啊。

而2021年当曹德旺宣布投资创办福耀大学时,网友们更是炸开了锅。

"又来了又来了这不就是想给自己立个丰碑吗?"

"要我说啊与其建学校装好人,不如把钱发给员工实在。"

这些唱衰的声音,让曾经那个被称为"中国首善"的形象,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说起曹德旺这个人吧,能把慈善做到这个地步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要说他这一身家当,那可是实打实用血汗换来的。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的玻璃大王,年少时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家那艘大船说翻就翻了,一夜之间全家就得开始啃糠咽菜。

那会儿他才15岁,眼看着父亲在外打拼,母亲带着六个孩子在农村挨日子。

换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正是埋头读书的时候,可他却不得不辍学闯荡。

倒腾烟丝、卖水果、加工木耳,这小子可真是啥都干过,一个字:拼!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位后来的玻璃大亨,一开始的梦想居然只是想当个采购员。

但生活就是这么神奇,1983年政府开放私人承包的时候,他盯上了一家年年亏损的玻璃厂。

要说这哥们是真有两下子,接手第一年就把一个亏损大户给掰成了盈利的。

不过这还不是最厉害的,真正让他转型的契机居然来自一次打车经历。

那天一个出租车师傅跟他吐槽:"你说这汽车玻璃咋就这么贵呢?一片玻璃得上千块,还得从国外买。"

这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啊!

曹德旺当时就来了精神:"咱们的玻璃才卖几百块,人家卖上千这里头有大文章啊!"

说干就干这位爷立马带着团队开始研究高端汽车玻璃。

等到1993年他的福耀玻璃横空出世,直接就上市了。

更绝的是他用的"同质低价"策略,简直就是"价格屠夫"附体。

就这样那些曾经在汽车玻璃市场耀武扬威的国外品牌,一个接一个地被他给干趴下了。

用现在网友的话说就是:"这波啊,这波是降维打击!"

说起这位玻璃大王的人生选择,还真让人意想不到。

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感情生活却遇到了重大考验。

那时候他遇上了个温婉大方的"解语花",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瞧着人家小姑娘知书达理、谈吐优雅,再看看家里那个不识字的黄脸婆,曹德旺的心开始动摇了。

为了给新欢一个名分,他甚至模仿起了鲁迅写给陈凤英的诀别信。

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那不识字的原配听完信后,只说了四句话:"我配不上你,你必须要走孩子我来带,给我们留个安身之所就行。"

这话说的让曹德旺瞬间愣住了。

他突然想起了那些年妻子陪他吃的苦,陪他度过的艰难岁月。

最后这位爷做了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了漂亮的"解语花",回到了结发妻子身边。

不仅如此他还把全部财产都转到了妻子名下,这操作简直绝了!

说实话搁现在这事儿够写好几篇10万+的爆文了。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意外的。

2010年代当福耀集团在国内如日中天的时候,曹德旺又做了个惊人的决定。

他要去美国俄亥俄州建厂!

这操作可把所有人都整不会了。

国内工人一个月五千块就能两班倒,结果他非要跑去给美国人开八倍工资。

更头疼的是美国工人都是严格的八小时工作制,一到点就走人。

别说加班了就是多干一分钟都要算钱。

还有那个工会问题,简直就是个不定时炸弹。

可就是这样曹德旺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的理由听起来倒是挺实在:那边天然气便宜、运输成本低,再加上政府给的免税补贴,怎么算都不亏。

但要我说能不能赚钱都是其次,关键是这位老爷子的魄力和眼光实在让人佩服。

说到底曹德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

一边是他投资美国工厂时的大气魄,一边是国内员工对薪资待遇的不满。

一边是他数十亿的慈善捐款,一边是被质疑"拿员工的血汗钱做秀"。

这位老爷子的所作所为,就像一道难解的方程式,怎么算都不太对。

按理说一个愿意放弃"解语花"的男人,应该不会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主儿吧?

一个敢于对抗美国反倾销调查的企业家,也不像是个爱慕虚荣的主吧?

可是为啥到头来,他反倒成了"资本家"的代名词呢?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事儿还真不好评判。

企业做大了责任就更重了,平衡点也就更难找了。

你说他重利轻义吧,人家确实为社会做了不少贡献。

你说他乐善好施吧,员工们的怨言又不是空穴来风。

要我说啊这可能就是现代企业家的生存困境。

他们游走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像是走在钢丝上。

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

一个不慎又会被说成"沽名钓誉"。

曹德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做个"好人"真的不容易。

无论是员工的期待,还是社会的认可,都像是一把尺子,时刻丈量着企业家的一举一动。

也许我们不该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去评判一个企业家。

毕竟人无完人成大事者哪有十全十美的?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或许这才是给曹德旺,也是给所有企业家的最好答案。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1

柔曼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