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滨州的舞台上站着一位老者。他的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有力,说着振奋人心的话语。台下的观众都被深深打动了,他们知道,这位66岁的演员就是王霙——那个用20多年时光,50次塑造伟人形象的特型演员。
"在中青年中演绎伟人,我是最接近的。"这句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或许会觉得太过狂妄。但从王霙口中说出,却让人觉得份外真实。
为啥这么说?要知道在演艺圈里,演伟人可不是件容易事。前有古月、唐国强这些老戏骨,后有侯京健、王仁君等新生代演员,每个人都在这条路上拼尽全力。可王霙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分量。
你说他是不是有点狂?一点也不!这份自信背后,是2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从1989年第一次出演伟人开始,王霙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每次演绎都要从零开始。
别看现在王霙能把角色演得炉火纯青,其实每接到新本子,他都会重新研究、重新揣摩。这活儿看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可真不轻松。
有意思的是,王霙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稳。明明可以接各种角色,但他偏偏选择了专注演绎伟人这一个角色。这种专注,让他在特型演员这个圈子里独树一帜。
从舞台到荧幕,从年轻到花甲,王霙用真诚和实力征服了观众。现在的他,虽然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只要他一登台,那股特有的气质依然让人过目难忘。
有人问:为什么王霙能把伟人演得这么传神?答案或许就藏在他那句话里——"我是最接近的"。这不是自夸,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笃定。
因为他知道,自己把整个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这个角色。
如今的王霙,依然保持着对角色的那份执着。在滨州的那场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戏骨对艺术的坚持。
这就是王霙,一个用真心演戏的演员。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源于持之以恒的坚持与付出。
而这,也正是他能自信说出"最接近"的底气所在。
说起王霙的戏剧人生,就不得不提1989年那场改变命运的试镜。那年,电影《开天辟地》正在全国海选伟人的饰演者,导演对这个角色的要求特别严格。
你们猜怎么着?导演一口气看了21个候选人,试妆试戏都做了,结果都不满意。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导演翻档案时突然眼前一亮——王霙的照片映入眼帘。
"就是他了!"导演当场拍板。工作人员火速联系上王霙,而我们的王老师也是雷厉风行,接到消息后三小时就赶到了现场。
这速度,讲究!当王霙换上蓝色长衫,手持油纸伞站在那里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也太像了吧!那气质,那神态,简直就像是伟人本人站在那里。
但你们以为王霙当时就胸有成竹了吗?错!
"说实话,我当时特别忐忑。"王霙在后来的采访中坦言,他甚至动过放弃的念头。为啥?因为他觉得自己无论是年龄还是体型,都不太适合这个角色。
没演过电视剧,更别说要演这么重要的角色了。
但王霙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为了能完美诠释这个角色,他真是拼了。每天花大量时间研究资料,从行为举止到面部表情,事无巨细地观察揣摩。
更牛的是,他专门跑去了韶山,去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为了亲身体会伟人当年的生活轨迹。在这些地方,他和当地人聊天,了解历史,在伟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反复演练。
最让人动容的是,王霙还专门去伟人父母的坟前祭拜。这份用心,这种敬畏,让人不得不佩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天辟地》作为建党70周年献礼片播出后,获得了一致好评。王霙的表演也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观众们更是给出了高度赞赏。
从这一刻起,王霙正式开启了他的特型演员生涯。虽然在此之前,他并不是专攻影视演艺的,但这次经历却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回头看这段经历,简直就像是命运的安排。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及时的赶场,一身简单的装扮,就这样让王霙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舞台。
这不禁让人感叹:有时候,人生最重要的转折,往往就发生在看似普通的一天。而王霙,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导演的慧眼。
说起王霙的艺术之路,还得从1957年说起。他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虽然家境殷实,但小王霙从小就特别懂事,学习认真,家长也没给他太大压力,就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谁能想到,命运的转折来得这么突然。
12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浙江艺术学院来了位老师招生。按理说,当时在操场上散步的王霙,应该和这次选拔完全无缘。
但巧的是,那位老师正好觉得累了,来操场透透气。
这一眼,就看中了王霙。
就这样,12岁的王霙进入了浙江省艺术学院舞蹈班。要知道,这可是多少热爱艺术的孩子梦寐以求的学校啊!
但生活总是充满惊喜。1970年的那个夏天,王霙和同学一起去看了场越剧演出。那优美的身姿,动人的曲调,起伏的剧情,彻底把他迷住了。
"这才是我想要的艺术人生啊!"
说转就转,王霙决定放弃舞蹈,改学越剧。面对老师的反对,这个倔小子硬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老师被他的决心打动了。
要说从舞蹈转到戏曲容易吗?一点都不!
王霙每天起早贪黑苦练基本功。半路出家的他比其他同学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因为对戏剧的热爱,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文化部下属的中央红旗越剧团。在这里,他一边深造越剧,一边开始接触话剧。
1983年,25岁的王霙考入中央实验话剧团,为他日后的影视表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看似跌宕起伏的求艺之路,其实都是为日后成为特型演员做准备。那些年的舞蹈功底,戏曲韵味,话剧技巧,全都成了他演艺生涯的重要养分。
这不就是命运的安排吗?一个杭州少年,经历了舞蹈、越剧、话剧的历练,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特型演员。这条路,走得虽然曲折,但每一步都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些。
说到王霙的人生,不得不提两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1981年,王霙和成郁馥结婚了。这一走就是16年,在事业起步的关键时期,成郁馥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家庭上。
可是你们知道的,演员这行总是东奔西跑,长期两地分居让两人渐行渐远,性格也慢慢有了分歧,最后只能选择说再见。
但是缘分这事儿,还真是妙不可言。
在一次拍戏时,王霙认识了化妆师贺亚琳。两人相谈甚欢,那叫一个一见钟情!后来王霙说过一句特别走心的话:"我一生要感谢的人肯定不止你一个,但我要爱的只有一个。
这不是撩妹的情话,是实打实的行动。
贺亚琳是国家二级化妆师,专业水平没的说。每次王霙演戏,她都会在边上看着。有意思的是,王霙演完总会下意识看贺亚琳一眼。
要是贺亚琳摇头,就算导演说过了,王霙也会主动要求重来。
就这样,两人既是夫妻,又是事业上的好搭档。
最让人佩服的是《血战湘江》拍摄前的那次"大瘦身"。一位见过伟人的老军人说王霙有点胖,年轻时的伟人偏瘦。
连导演都说:"这种敬业精神,真不是谁都有的。"
这哪是什么敬业,分明是有人在背后一直支持着他啊!正是有了这两段婚姻的经历,让王霙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稳,飞得更高。
或许这就是生活和艺术的奇妙交织吧,既有柴米油盐的平淡,也有演艺事业的精彩。而在王霙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演员的成长,更是一个人在爱的滋养下不断进步的故事。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20年。
这一年,王霙在《光荣与梦想》中再次饰演伟人。
这份认可来之不易。
要知道,这些年来王霙几乎拒绝了所有其他角色,就专注于演绎这一个形象。有人说他太固执,可这份专注却让他的表演越来越纯熟。
如今的王霙已经66岁了,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很少能听到他的新消息。
"又是王霙老师!"
"这气质,这眼神,绝了!"
"看过这么多版本,还是最喜欢王霙的演绎。"
一个演员,能把一个角色演绎得如此深入人心,已经很了不起了。而王霙,愣是靠着这份执着,在观众心里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印象。
现在的年轻演员里,也有不少在尝试演绎伟人形象。但说实话,要超越王霙的表演,这门槛还真不低。因为他不只是在演戏,更是在用生命诠释一个角色。
或许这就是特型演员的魅力所在:当你把全部的热爱都倾注在一个角色上时,那份真诚自然会打动人心。
王霙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专注于一件事,或许才是最了不起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