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2月20日),广州召开“拼经济稳增长·五外联动”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全市消费、外贸进出口均呈现“前高、中低、后扬”态势,其中1—11月外贸进出口已突破万亿元(10074.9亿元),同比增长2.4%,总规模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全年预计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前11个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558家,同比增长26.9%;服务外包全口径执行金额183.4亿美元、增长4.6%;对外投资新增中方协议投资额23.9亿美元,增长43.7%。
今年2月,广州出台了“五外联动”行动方案,提出22条措施,放大“五外联动”集成效应,更好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介绍,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和挑战,广州主动应变,扎实推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内在融合、互促发展。
协同发力,打好五外联动“主动仗”
一方面,广州出台外贸稳大盘促发展18条、外资高质量发展20条、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等政策举措,推动创新“外综服+专业市场”“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开展“万企贸易壮大计划”,支持希音、致景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外贸企业通过“粤贸全球”抓订单、拓市场,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护航中小企业出海。
另一方面,广州积极推进全国首批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推动“五外联动”与“制造业立市”相互赋能,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362家。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上,全市44家企业入选2024数字服务暨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今年,广州在全球最权威的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中位居第22位,排名大幅跃升,稳居世界一线城市。
聚焦平台建设,夯实五外联动“硬支撑”
第135届、第136届广交会客商规模、意向成交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吸引了近80万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其中广州交易团意向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超1/10。
广州全市形成“1+2+4+4+11”对外开放平台新格局,即1个南沙自贸试验片区、2个进口示范区(南沙、黄埔)、4个国家级经开区(广州、南沙、增城、花都)、4个综合保税区(黄埔、南沙、白云机场、知识城)、11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其中,广州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最前列,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二,实际使用外资连续5年全国第一;今年11月,花都获批成为全市第四个国家级经开区,标志着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进入“国家队”。率先在全国建成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口岸数据互通共享,获批全国首批智慧口岸试点。
聚焦制度型开放,构筑五外联动“强基础”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重大机遇,出台试点任务数量最多、服务重点领域最广、开放联动力度最大的总体方案,130项试点任务已实施121项,实施率达93.1%,走在全国前列,在商务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评估中,位居全国6个同批次试点城市第一。
今年7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广州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非营利性医疗和养老机构、旅行社、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电信业务、社会调查等9个业务领域的扩大对外开放措施,是唯一获得全领域试点的城市,再次擦亮广州改革开放的“金字招牌”。
广州率先试点在全国实现跨境电商出口含锂电货物包机在白云机场首发,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带电货物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主动对接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组建“走出去”产业联盟,支持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去年全市在海外设立企业(机构)295个、增长30%,创历史新高,今年1—11月在海外设立企业(机构)已达301个、增长11.5%。
接下来,广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持续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着力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
一是坚持改革先行,高水平办好“永不落幕”“引领市场”的广交会,高标准支持南沙开发开放,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不断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能力。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努力为全国全省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三是坚持项目先行,充分发挥市投资发展委员会作用,打响“投资广州”招商品牌,引进高水平外资项目,扎实推进“广聚英才”计划,让人才跟着产业走,努力打造形成“一区一主业、一赛道一劲旅”的人才雁阵格局。更大力度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联动发展和稳中提质,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实习生聂思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