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0元和团队解决世界难题,西方专家狡辩,马伟明:不懂可以教

史纪文谭 2024-09-14 13:43:42

前言

舰艇发电系统堪称舰艇的心脏,海军要想强大,改进发电系统是必行之路,而当时的中国在这方面完全是空白,所有的器械都依赖进口。

每次马伟明院士询问西方的专家相关的问题,想指出对方产品的缺陷,换来的都是对方的不屑和嘲讽,这更加坚定了他研发属于中国舰艇电力系统的决心。

研究起步的时候他和团队实验的环境有多么艰苦?这位堪称传奇的科学家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做出了哪些贡献?

电磁弹射先驱者

马伟明是海军中的电机工程科学家,也是一位资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深知舰艇发电系统对于舰艇性能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海战对舰艇机动性、隐身性和作战效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发电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美苏争霸的格局之下,我们也迫切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海军舰船的战斗力,不然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自然没有保证,因此马伟明及其团队致力于研发更为先进、高效的舰艇发电系统。

不过那时候的中国在这些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西方必然是不会把这么关键的技术分享给我们,西方专家的傲慢态度深深刺痛了马伟明,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主研发的决心。

中国的科技实力相对较弱,海军装备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加上这让马伟明心中满是不甘,但同时他也有了使命感,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个难题,让中国海军能站在世界的前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马伟明一上来就先投入最难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的研究,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太多的研究先例,数据和实验室几乎都是空白。

当时马伟明团队面对的问题是超乎想象的,可不仅仅是国内没有研究的先例这么简单,国家甚至都没有太多的资金拨给他们开展正常的研究,研究的经费不够的还要他们自己的想办法。

实在没有办法,那就自己过的苦一点,就是自掏腰包也要让研究进行,他拿出三万五千元的全部家当,当时这笔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自己的工资也不高,还有家庭要养,马伟明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经费问题是暂时解决了,但他们也没有地方做研究啊,连一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实验室就是个简陋的屋子,基本的实验设施都没有。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前辈的毅力,既然没有条件,那就自己创造条件,他们自己动手改造,没有实验用的海水,他就用食盐调配,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他就四处搜集旧的电机零件,自己动手组装。

甚至他们自己实验室的洗脸盆都没能逃过被改造的命运,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伟明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科研攻关,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研究,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电机研究中。

马伟明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研究着,实验室的灯都很少熄灭,不为别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想看到中国海军的进步,不想被西方踩在脚下,马伟明的决心和行动,展现了一位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担当和爱国情怀。

一千八百多个日夜,他们没有节假日,每天都沉浸在实验中,反复地测量、记录、分析,对每一组数据都如获至宝,实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半间屋子,这些不仅仅是纸张,更是他们奋斗的见证。

马伟明带领团队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他们从不气馁,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攻克这个世界难题。在对数十万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他们不断地进行理论推导,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

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他们终于查明了电机固有震荡的原因,马伟明团队成功研制出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震荡这一世界性难题,这一成果的取得震惊了世界。

要知道,在当时固有震荡问题堪称舰船电机的世纪难题,就连欧美顶尖科学家都毫无办法,而中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都是处于空白,更不要说攻克了。但马伟明和他的团队,就是仅靠着三万五千元的经费,在如此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在没有前人的数据支持之下,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世界难题的决心和勇气,马伟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靠自己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那些曾经那么看不起马伟明“这么土的方法”的外国专家们,怎么也不会料到,这个曾经没资格和他们对话的年轻人,竟然真的做到了,他们不得不对中国的科研实力重新审视,对马伟明和他的团队刮目相看。

几年过去了,马伟明再次与西方专家狭路相逢,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带着自己团队历经千辛万苦研发出的成果,拿着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的专利信心满满地站在了国际舞台上。

当马伟明指出西方同类产品依旧存在的问题时,那些曾经傲慢无比的西方专家们又开始了质疑,他们用各种理由来否认马伟明的观点,不过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被他们轻视的年轻人,而是一位有着世界级科研成果的顶尖科学家。

马伟明没有被他们的质疑所动摇,他冷静地拿出自己的专利成果,详细地展示了其技术原理和优势,那些复杂而精确的数据、先进而创新的设计,让西方专家们哑口无言,他们不得不承认,马伟明的研究成果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

看到马伟明的成果如此卓越,西方公司立刻改变了态度,他们试图用百万美元购买马伟明的专利技术,认为这样就可以继续保持他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但是他们低估了马伟明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马伟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的高价收购,因为马伟明始终认为专利技术不属于他个人,它属于祖国的,不管西方出多少钱,马伟明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团队和国家的意愿。

马伟明和团队接连攻克了交直流双绕线组发电机系统,在当时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这项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交直流双绕线组发电机系统,这个系统为中国舰船提供了更强大、更稳定的电力供应,提升了舰船的性能和作战能力。

不过就像马伟明当初给自己定下的终身都做学问的目标一样,一个技术的高峰之后是更高的山峰,科研是没有止境的,他们马上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综合电力技术,甚至被美国垄断的电磁弹射技术,他都要带着团队克服。

马伟明带领团队在交直流双绕线组发电机系统、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电磁弹射技术及综合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多项突破,让中国在舰船供电等领域走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2000 年马伟明被提名为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候选人,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而马伟明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在他看来,行政管理工作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会让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在于攻克科研难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马伟明的选择许多人的都不理解,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学而优则仕,他有着如此高的学术成就和能力,理应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个高智商的傻子,但马伟明并不在意这些评价,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心扑在科研上。

这就是马伟明,他清楚的明白科研是他的热爱所在,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他不想被官场的繁琐事务所束缚,只想在科研的海洋中自由驰骋,他拒绝当官发财,并非因为他不懂得这些机会的价值,而是因为他心中有着更为崇高的追求。

3 阅读:229

史纪文谭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