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2b1600d07895612564d12965ab728279.jpg)
历史学专业科目备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4a7df524fb4274628b8d608155ecb75.png)
官方考纲要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82ef7f7fd9dac275a96da52147e453.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82ef7f7fd9dac275a96da52147e453.png)
(一)考试目的主要测查应试者是否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否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物的能力。(二)测查范围历史学类专业科目主要为应聘各院校从事历史学教学、科研、管理和文物博物工作的文职人员岗位者设置,测查范围包括史学导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文物遗产学等六个模块。(三)考试方式和时限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四)试卷分值和试题类型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4a7df524fb4274628b8d608155ecb75.png)
科目考察重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82ef7f7fd9dac275a96da52147e453.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82ef7f7fd9dac275a96da52147e453.png)
历史学类专业科目测查范围包括史学导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文物遗产学等六个模块。(一)史学导论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成果与史学实践经验;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史学形态论及历史认识主体素质;史学研究中所运用的各类方法。(二)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分期问题,民族问题,封建专制制度问题,分封与消藩问题,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传统文化问题,奴隶制与封建制经济的产生、发展与演化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程;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形成的过程、基本内涵和历史意义。(四)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古西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发展线索与重要成就。中世纪的东亚、西亚、东欧、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与重要成就。(五)世界近现代史近代世界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形成过程;20世纪世界各国先后进入现代化的历程;两次世界大战、“亚洲觉醒”、十月革命等革命高潮;第三次科技革命。(六)文物遗产学文物遗产及文物遗产学的基础知识;文物遗产主要门类相关知识;文物遗产的调查、保护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文物遗产的定名、分类与鉴定原则与方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4a7df524fb4274628b8d608155ecb75.png)
科目备考特点及难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82ef7f7fd9dac275a96da52147e453.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82ef7f7fd9dac275a96da52147e453.png)
难点1:史学导论与文物遗产学两大模块内容陌生,理论性较强。难点2: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四大模块,即通史知识部分,内容庞杂,细节知识多,识记、背诵压力较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4a7df524fb4274628b8d608155ecb75.png)
剩余时间备考建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f6964c24b265d9016000d8240755ae6.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f6964c24b265d9016000d8240755ae6.png)
(一)时间安排第一阶段 全面梳理(10-12天)结合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对六大模块进行全面梳理复习。史学导论与文物遗产学模块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内容框架及关键知识。通史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知识复习,注意适时归纳、总结易错易混细节知识。同时进行试题练习,形成错题集。第二阶段 查漏补缺(6天)结合上一阶段的错题内容及自身易错易混知识进行针对性重点复习。第三阶段 模考感知(2天)进行全组模拟练习,严格把握考试时间及题型题量,训练解题速度,检测学习成果。(二)选择题解题技巧1.三审题干一审:明确选择范围——审时、空、角度等限制条件。二审:明确中心内容及其内涵和外延——审关键词。三审:明确考察意图——审整体。2.三辨选项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辨:是否符合题干主体内容。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常用招法(1)直选法:相信直觉。(2)排除法:字斟句酌,排除错误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