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去看望罗荣桓,却被罗帅当面批评:你真的是太糊涂了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6-10 09:47:15

战争岁月当中积攒下来的战友情是最深厚,同时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感情,尤其是在几十年前那个国将不国,百姓流离失所的困难年代,是什么让共产党战士和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不是钱不是名利,而是互相赤诚相待的心,更是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

所以在历经了一场场不计生死的搏斗和战争后,战友间的感情是现在社会所难以想象的,所以那个时代形成的独特情谊让人羡慕,同时也让人怀念。

当然虽然开国将领们大多都是从一个战壕出来的生死兄弟,但是在对待不同问题上每个人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所以他们之间也没少因为工作原因吵架发火。

曾经有一次,罗荣桓当时在北戴河住院疗养,彭德怀特意前去探望,却没想到被罗荣桓还不留情的当面批评。

那么彭老总究竟做错了什么事?罗荣桓又为何发这么大的火气呢?

彭罗二人的战友之情

从战场上摸爬滚打的战友情并不是一场战役就显现出来的,而是在一场又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兄弟肝胆相照的真实感情。

1939年的冬天,日军组织大规模兵力开始对冀中、冀南一带展开扫荡,凭借当时八路军的各种装备,对抗日军的大规模袭击已然是分身乏术,更不用说原本答应合作的国民党军队此刻还在背地里搞些不为人知的小动作。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在几次会议中坚持表明,自己要与国民党冀察战区司令进行谈判,可是国民党的阵地防线离我们相距甚远,更不用说现在中间还有着好几层敌人的封锁线,日本人天天像发了疯似的围剿八路军,此刻这不是送上门去待宰的羔羊吗。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八路军迅速成立了一支护送队伍,老战友罗荣桓当即表示:“护送彭老总的任务,我算一个。”

虽然此次护送过程没出什么差错,但是彭老总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可谓是兵行险招,稍有不慎不但自己要送了性命,还要连累罗荣桓等人,更不用说敌人还会拿着自己的性命威胁我军,所以对于罗荣桓的这次鼎力相助,彭老总在心里一直十分感激。

当然工作是工作,情分是情分,1940年10月,罗荣桓组织全师开展高干会议,在会上做了自我检讨,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前不久发生的“南大顶事件”,当时日军占领山东后广泛召集汉奸,其中有一个土匪头子叫廉德山。

本来他是答应归降八路军的,但是日本人一说给他好处,他又迫不及待的投向敌人的怀抱,而且当时罗荣桓的115师几位下山负责做政治工作的八路军战士也被他当了“投名状”献给了日本人。

罗荣桓立即派两名政工委员前去做思想工作,没想到一个惨遭杀害,另一个抑制不住愤怒直接参与了攻打南大顶的战役,甚至还违反纪律私自杀了很多俘虏,这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影响。

面对这次的严重问题,罗荣桓不仅做了深刻检讨,甚至多次向彭老总提出要辞职的请求。

彭德怀知道罗荣桓骨子里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此次事件的发生也不能全怨他,两个人粗细交谈了很长时间,彭老总说:“把115师交给谁我都不放心,你的老班底还是你来带,我相信你,军队也相信你。”

事实证明老总的眼光没有错,两个人的关系也在这次后更加的紧密。

罗荣桓批评彭老总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整个民族看到了希望,罗荣桓在建国后负责全国人民检察的相关工作,公务繁忙让他的身体很快出了问题,多次在医院疗养还没好彻底,他又放心不下公务偷偷回到单位办公。

毛主席更是多次批示:“荣桓同志,为了你的身体你尽量还是少开会,甚至不开会为好。”

1953年时,罗荣桓终于因身体太过劳累,被半强制送往北戴河接受疗养。

前来探望罗帅的人也络绎不绝,虽然罗荣桓每天都很疲惫,但是看到这些许久未见的战友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直到有一天彭老总来了,罗荣桓却一反常态的有些不太高兴。

要知道1952年时,彭德怀才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其实这三四年这两位曾经亲密无间的老战友都没见过面,按理说应该十分开心激动才是,却不成想罗荣桓见到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是竖起拐杖指着他说:“老彭,你真是老糊涂了!”

罗荣桓这不是莫名其妙的发火,当时彭德怀从朝鲜回来后,在一段时间内和苏联军队有了深层次的接触,而恰好我国军队当时并没有完全整编,所有已经存在着职务职责不清晰的多方面问题。

而看到苏联“一元化”的管理制度进行的比较顺畅,于是彭老总向主席等人建议说:“咱们国家也可以延用苏联的制度施行军队管理‘一长制’。”

此言一出在党内军内发生了很多讨论,因为我们党的名称是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机关互相监督,彭老总的这个“一长制”是不是有些不太兼顾国情了。

但是当时的彭老总只看到了苏联这个制度的好处,根本没发现其内在有许多漏洞,对于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他也听不太进去,毛主席只能将这个事情暂且搁置。

这一次彭德怀外出看望罗荣桓,本来也是想说说这个事情,希望得到老战友的认可,却没想到早已听到这个消息的罗帅见到彭老总就是一顿数落。

本来自己是长官,但是听到罗荣桓振振有词,有理有据的说:“井冈山的传统经验你还记得吗?苏联的东西就这么好吗?”

被说的满脸通红的彭老总和罗荣桓交换了意见后,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检讨,最后这段“一长制”制度也就成为了一段历史,直到如今军队仍然延用着“政委”制度。

双首长制的重要作用

关于军中一直推行的双首长制,其实并非在建国后第一次施行,从历朝历代的发展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现有的体制下,双首长制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军队管理制度。

这里并不是说苏联的“一长制”管理不好,当时列宁推行革命时,发现苏联军队中的大多数将领对革命的认识是有偏差的,如果仍旧延用旧有的双重管理制度,那么其实是不利于革命战争的推进,所以为了强化领导,列宁这才推行了“一长制”管理制度,确实也是符合当时苏联国情。

只不过在后来苏联的发展中,斯大林和其他执政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政策的现实性和局限性,加之当时的军队已经熟悉“一长制”的管理制度,再委派第二个管理长官也不现实,所以一直加以沿用。

在抗日战争时红军也曾对军队管理作出过不同的效仿和尝试,但是在古田会议后王明的单方面强调政委的领导地位,强化政委在党和军队的绝对领导权这也才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大打折扣。

几经反转和改正后,毛主席对军队管理又做出了明确规定,指战员在战斗中的主导指挥作用是不可触碰的,但政委仍旧要负责大部分的政治工作,以及关注整支军队的思想状况,避免指战员一人的错误决策影响全局。

在抗日战争时期,指战员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还不太明显,可到了解放战争的中后期,尤其是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后,眼看着新中国成立就在眼前,有些指战员在战役中也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开始盲目自信,有些个人英雄主义也在军队中开始弥漫,徐向前等将领感受到了这一阵不同寻常之风,这才又开始更加强调政委在军中的绝对作用。

毕竟指战员也是人而不是神,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着绝对的清醒和正确,所以搭档合适的指战员和政委才能让军队的各项决策更加正确。

不过这倒也不是说“一长制”的不好,毕竟斯大林的苏联在二战时期已经充分证明了“一长制”制度的执行更为快速便捷,但是对于我党的发展历程和实际经验来看,“一长制”的专权还是没法在解放军内部推行,这也是毛主席等党中央高层领导集体商议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军制的推行和实施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苏联正是因为“一长制”才导致了军队的相对“私有化”,也间接造成了解体。

这也不得不佩服像罗荣桓元帅这样善于思考,敢于直面问题的统帅的高瞻远瞩,也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不计回报这才有了新中国一年又一年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1]白刃.人类庄严—典型:罗荣桓元帅纪事[J].上海文艺

本文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搬运。

1 阅读:311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