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名誉维权案胜诉!造谣者公开道歉,但网络暴力该停了吧?

夏小仙的日常吃瓜 2025-04-07 22:41:01

导语近日,蔡徐坤与C女士的旧闻再度引发热议。不过这一次,话题焦点不再是流言蜚语,而是一纸胜诉判决书和数封手写道歉信。这场持续近一年的舆论风波终于迎来结局,但背后暴露的网络暴力乱象更值得深思。

——蔡徐坤——

事件回顾:从私事争议到法律维权

2023年,某网友爆料称蔡徐坤与C女士存在情感纠纷,随后“私生活”“堕胎”等关键词迅速冲上热搜。尽管蔡徐坤工作室第一时间否认,并强调双方已达成谅解,但舆论场仍掀起轩然大波。面对愈演愈烈的谣言,蔡徐坤团队选择以法律武器维权。今年初,法院认定多名造谣者侵犯名誉权,判决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如今,被告不仅登报致歉,还提交了手写悔过书,承认“为博眼球编造不实信息”。

——手写道歉信 ——

胜诉背后:辟谣跑断腿,造谣一张嘴

官司虽赢,代价却沉重。据知情人士透露,蔡徐坤团队为搜集证据耗时数月,光是公证材料就超过千页。而造谣者仅凭几句杜撰,就让当事人承受长达一年的网暴。更讽刺的是,即便法院已盖棺定论,部分平台仍流传着“阴谋论”:“道歉是被逼的”“肯定私下给封口费了”。这种“只信谣言,不信法律”的怪象,折射出网络时代的信任危机。

蔡徐坤沉默应对,粉丝呼吁“让过去过去”

风波期间,蔡徐坤始终低调处理争议。近期出席活动时,他仅回应:“相信法律,也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粉丝则发起#清朗网络守护计划#,呼吁停止传播旧闻:“正义虽迟但到,别再让受害者反复受伤。”

——蔡徐坤——

行业观察:明星维权常态化,但治标更要治本

近年来,杨紫、迪丽热巴等顶流均通过诉讼维权成功。律师分析,明星起诉造谣者胜诉率超90%,但高额赔偿难阻黑产链。某平台数据显示,娱乐八卦类谣言举报量年增37%,其中六成涉及明星私生活。专家指出,平台若不能从算法推荐、流量分成等源头遏制谣言,类似事件仍会重演。“吃瓜群众”亦需警醒:每一次转发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蔡徐坤——

结语:蔡徐坤案的落幕,或许能给内娱提个醒:法律能惩治造谣者,却修复不了被谣言撕裂的信任。当“吃瓜”变成“吃人血馒头”,我们是否也该问问自己——下一次面对未经证实的小作文时,能否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狂欢?

公众号互动话题#你怎么看待明星用法律反击谣言?#

0 阅读:23
夏小仙的日常吃瓜

夏小仙的日常吃瓜

日常吃瓜,偶尔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