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圆润饱满,轻盈的挂在枝头,就宛如炽热的泛着红色光晕的宝石,是我国的重要蔬菜类型。
因它营养物质高,口感酸甜,汁水丰富,烹调方法多样,而且适应力强,逐渐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蔬菜。
最近几年,我国番茄消费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面积得到大幅提高,相关的产业链形态日益完善。
特别是,番茄种植技术成熟度增加,新颖的种植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知晓度与日俱增的番茄“倒插苗”技术。
同正常栽培番茄步骤接近,倒插苗还是要选择壮苗,挖苗移栽,倒栽种苗。
选择壮苗。番茄倒栽技术关键就是选壮苗,叶片要厚且鲜绿,茎秆粗壮,植株的表面分布有绒毛,无黄斑病斑。
具体的为,苗高20-25厘米,不能超过30厘米,茎粗4-5毫米,6片真叶,基茎高度不超过3.5厘米,苗鲜重达10克,根据情况调整。
挖苗移栽。移栽的番茄幼苗,根系要整齐,除去老化苗、僵苗等,适当浇灌水分,促进土壤保持疏松透气状态,缓解起苗的不良影响。
同时,移栽前,大田要清理破碎石块、杂草和枯枝,深翻晾晒土壤,并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改善土壤肥力。
倒栽种苗。把提前准备的番茄苗,横卧着放进田间土壤里栽种,即卧栽定植,这里的倒意思是放倒,不是说把番茄苗的上部和根部倒置。
常规的番茄栽种,都是直栽法,即把番茄苗直接放进挖好的坑洞里,方法优点是节省人力资源,缺点是成活率、产量低、风险大。
番茄倒栽既能产生良好的增产效果,还能避免种植过程的其它限制生长的问题。
规避徒长。因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不科学,常造成过度摄入水肥资源,秧苗徒长,茎秆瘦长细弱,根系弱,分布浅,即高脚苗。
这种苗抗倒伏能力弱,遇风雨天容易倒伏,还会遭遇病虫害侵扰,限制花芽分化和果实形成,倒栽能化缺点为优点,利用过高茎秆。
矮化植株。通过倒栽,番茄植株的高度被人为变矮,植株高度降低,既能避免倒伏,还能改善田间通风采光,促进光合作用。
同时,日常管理过程,矮化的植株能方便管理,剪枝、采摘、整枝都高效快捷,能降低人力资源投入。
促产提质。倒栽秧苗,埋入土壤的不定根能长出不定根,能增加植株根部着生部位,促使根部较直栽植株更发达。
番茄根部发达,有益从田间获得充足水分养分资源,相应的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开花着果量增加、成熟时间提前。
无论选择横卧倒栽,还是直立栽种,都要重视日常管理,把水肥、病虫害防治放在关键。
水肥管理。科学的水肥管理是促进高产高质的基础,实际管理过程,刚移栽完,要浇灌充足的水分,促进秧苗扎根成活。
秧苗彻底返青,要增施提苗肥。进入茄果收获期,每收获1台果实,就要视实际情况浇灌水肥,进而提高结果率,延长结果期。
病虫防治。番茄的常见病害类型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和溃疡病等,常见虫害类型有白粉虱和蚜虫等。
相关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既要增强植株抗逆性,还要采用对症的药剂,规范喷施,抑制病虫害的扩张。
收获管理。当番茄果实逐渐着色,就能有序收获,既能按照采收标准,集中采收,还能根据成熟情况,分批收获。
采收过程,要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损伤,遇到畸形果实、病害虫害咬食的番茄,进行分级分类贮藏销售。
植株调整。在植株高度长到30厘米,侧枝还不多,茎蔓还不长的时期,搭架绑蔓,能起到支撑植株,改善通风,减少果实损伤的效用。
生长期内,及时剪除掉冗余的侧枝、枯叶、病叶等,降低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促进光合作用开展,有益营养物质的运输转化。
最后要说,如想采取倒插苗的种植方法要先试点再推广,谨防不规范的操作,威胁植株成长,产量质量遭限。
而且,要合理管理,才能为番茄植株提供优良成长环境,方能促进植株长势旺盛,提高经济效益。